阿尔茨海默病要早发现早干预

2022-02-17 07:56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徐俊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1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菌群

●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 徐俊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性痴呆主要的组成部分,但并非老年人专属疾病。这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65岁以前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年性痴呆。

容易被延误的疾病

2021年9月15日《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国人知晓率和就诊率调查白皮书2021》发布,指出受访者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率并不低,但主动就诊率极低,这成为患者病情被延误的重要原因。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通常缓慢且相对隐匿,从轻度认知障碍发展到重度痴呆,短则5年左右,长则10余年。少数患者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可表现为症状迅速明朗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到医院就诊时多为中晚期,而到了这个阶段是没有特效药物可以逆转病程的,丧失的脑功能不能恢复,生活质量低下。

测评系统已升级发展多年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技术进步很快,对该疾病的干预范围日益扩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起到延缓和预防作用。

从2018年起,对阿尔茨海默病诊治的重点逐渐从缓解临床轻中度症状向早期关注过渡。研究发现,有些患者会在青中年阶段就出现认知方面的问题,有的患者虽没有认知问题的主观感受,但有阳性家族史。当父母中有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那么孩子在年轻时就可以尽早进行该病的检测和诊断。

最初,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依据是用各种神经心理测量表测评,不同测量表能够检测出患者当前的症状特点。比较常用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包括记忆测试中的视空间测试、钟表测试、词汇测试、计算执行测试。如果患者在记忆方面存在损伤,就会很难准确答对量表中的题目。

2012年开始,Cog-12快速筛查量表(认知障碍简明评价表)在门诊被大量使用,它在已有记忆力损害测评的基础上,增加了情感、行为、语言、是否出现幻觉等非认知损害方面的题目。由于其操作简捷、敏感、具有提示价值等特点,非常适用于社区筛查,有助于全国范围内阿尔茨海默病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

新技术让超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过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停留在“对症下药”阶段,以缓解患者的痴呆症状为主,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更早地识别、更精准地管控。

自1903年阿尔茨海默病被发现以来,医学上对该疾病的治疗一直未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过近期的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脑中聚集了一种叫做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或者斑块,而这种物质的沉积在痴呆症状出现的15~20年前就开始了。这一发现为超早期诊断技术提供了依据。

如今,新技术可以通过分析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水平、其他蛋白质水平检测大脑中斑块的形成,在认知障碍症状出现之前预测疾病。

此外,肠道菌群与认知障碍关系的研究也在开展,研究中发现了两者存在病理性相关。首先,肠道菌群紊乱,其代谢产物会对大脑造成影响;其次,肠道菌群通过血液迁移、免疫细胞的迁移、炎性信号的释放等,可能对大脑功能造成影响;再次,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造成大脑营养失调。

影像技术也在积极助力。通过对脑部动脉自旋回波成像的监测,目前能够看到脑部结构萎缩的变化。

最新的一项名叫p-tau217的血液测试,能够在认知障碍发作前20年进行识别。这项血液检测投入使用后,能够改善认知障碍患者的识别、诊断和护理。

“脑心同治”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在提倡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以来,“脑心同治”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其最大意义在于启动零级预防,在生命早期进行干预,延缓痴呆症状的发生。

非药物治疗是干预的最重要手段,它可以尽早控制危险因素,包括增加大脑认知储备、减少脑损伤、减少大脑炎症反应。具体做法有: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肥胖;此外,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地中海饮食、规律运动、进行认知锻炼、参加社会活动。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预防痴呆指南,其中包括身体活动干预措施、戒烟干预措施、营养干预措施、酒精使用障碍干预措施、认知干预措施、社交活动、体重管理和高血压管理。

2020年,国际上对预防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认知障碍有了更系统的建议。在45岁之前,接受更多的教育有助于减少患认知障碍的风险,在45~65岁,要加强对各种慢性疾病的管控,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通过服药控制血压、规律生活作息、加强运动、合理膳食等。65岁后,则要注意戒烟、预防糖尿病、保持一定的社交活动。

重视营养膳食,促进脑健康

营养与膳食作为影响生命过程中微生物组成的关键因素,在脑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所需七大营养素的充足供应,对维持神经元结构完整和代谢正常具有重大意义。

2015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肠内营养指南》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最为突出的营养状况是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同时营养不良又会扰动患者肠道菌群健康、神经元的代谢和脑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在疾病早期,患者可能由于忘记进食或准备食物能力下降而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会因为精神行为异常而进食困难,同时出现情绪激动等大量消耗能量的行为,导致营养缺失;在疾病晚期,患者可能会由于丧失咀嚼吞咽能力而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菌群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