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安装施工技术应用与分析

2022-02-17 17:39马三磊朱跃兴
技术与市场 2022年7期
关键词:建筑安装预埋预制构件

马三磊,朱跃兴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1 装配式建筑安装的现状

在传统建筑安装施工中,往往需要大量施工操作人员,具有较低技术性和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加上建筑工程安装周期相对较长,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安装施工作业环境相对恶劣,各专业之间交叉作业,在整个施工阶段,常常会遇到误工、返工或者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的大量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尤其是大多数机电管线构件可以通过工厂化进行预制加工,实现流水线式的生产与加工制作,与此同时,还无需考虑施工现场加工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大大降低施工场地面积,并起到充分利用材料、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除此,装配式建筑安装施工可以减少扬尘、噪声等污染,在施工现场,便可以进行成品预制构件拼装,减少因为施工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构件,均可通过工厂化进行加工生产,尤其是机电设备安装方面,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机械化利用率,降低人工成本和减小施工安全危害。

安装施工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一环,安装施工涵盖内容很多,不仅需要种类繁多的零部件,还需要复杂先进的技术支持。因此,想要高效、快速地完成各项安装施工工作,必须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始终保持较高的技术水准,能够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创效、安全生产的目标。

2 装配式建筑安装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市场应用当中还不算成熟,但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作用下,目前一线城市在快速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且已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已覆盖80%左右。而我国建筑工业化起步晚,技术还不成熟,在装配式安装施工工程当中存在较多问题。

1)设计、审图、施工、验收等均缺乏依据。一方面,对于整个装配式建筑安装施工质量而言,施工图纸的影响很大,而当前装配式施工尚未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设计阶段。

另一方面,装配式施工所采用的构件均可通过工厂化完成加工制作,但是因为不同构件生产企业不同,无论是在加工水平还是完成度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制定出一套健全、规范的施工标准,尤其是在完成管线、砌筑墙体等拼装作业后,有了标准,便可以按照标准进行验收,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质量隐患。

2)构件的质量和运输问题。在装配式建筑安装施工中,管线可通过工厂化完成加工,标准件可实现批量化生产,如果构件极为特别,在工厂机械化加工与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高度、重量或者宽度不符合问题,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构件生产进度和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还会加大运输困难程度。因此,在构件质量与运输方面,需要做好控制工作,不仅要做好构件质量把控,还要充分考虑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问题。

3)安装质量控制问题。在装配式建筑安装施工当中,往往会遇到施工环境、人员操作、机械设备等多种因素对安装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一旦遇到这些问题,必定会影响安装施工质量。如施工人员没有完全遵循施工规定的结构要求进行施工,为了赶进度、缩工期、控成本,常常会简化操作,但对于施工工序来讲,一些细节至关重要,因此,这样很容易埋下质量隐患。

3 装配式建筑安装措施

3.1 制定规范的施工标准

为保证装配式建筑安装施工质量,明确施工工程质量监查的技术规范,需要提前制定施工标准。标准施工旨在把精细、规范、统一的科学管理应用到施工过程的细节当中,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环保标准、成品保护标准、材料码放标准执行,进而实现工程质量的标准化。 要求贯穿安装流程的各个环节,大到设计思路,小到插座位置,在图纸、造价、设计、施工人员、现场环境、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部、质控部和监察部的工作方面都有标准。明确材料尺寸与质量规格,文字描述详细,现场使用更直观、透明、便捷,检查隐患更清晰。

3.2 加强构件质量及运输管理

预制构件的质量好坏决定了工程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在预制构件的制作准备阶段,为确保构件的质量和外形尺寸符合要求,需要对构件生产使用的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进行检验。生产使用的模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和精度。模具的安装与固定要求平直、紧密、不倾斜、尺寸精确。部分板类预制构件截面尺寸较小,应选择小型振捣棒辅助振捣、加密振捣点,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构件成型后,需要对其外观质量和尺寸进行检验,对有缺陷的构件要及时进行处理,通过控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保证构件的使用性能。常见的外观缺陷有外伸钢筋松动、外形缺陷、露筋等,尺寸偏差检验有构件长、宽、高及主筋保护层厚度等。

预制构件如果在存储、运输、吊装等环节发生损坏将会很难补修,既耽误工期,又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大型预制构件的存储工具与物流组织非常重要。预制外墙板需要采用专用运输架竖立方式运输,且架体应设置于枕木上,避免外墙板运输损坏。此环节需要根据运输构件实际情况、装卸车现场及运输道路的情况、施工单位或当地的起重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供应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最终选定运输方法、选择起重机械(装卸构件用)和运输车辆。同时,对于一些不适合吊装的设备构件,工作人员可采用二次运输的方法进行安装。如今国外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已经采用了储存运输一体化的方式,该方式将在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构件一块块码放在专用货架上,这个专用货架在工厂内也是储存架,专用货架配合预制构件专用运输车使用,不用再次通过卸和装的过程,直接将构件运往工地,大大减少了构件多次装卸过程中的损坏。

3.3 提高安装质量控制水平

3.3.1 配电箱和多媒体箱管线设计合理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讲,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应从图纸设计阶段下功夫,做好工厂、现场预留预埋工作,尤其是在安装户外配电箱和多媒体箱的管线当中,要求从以下3点入手:①两者管线可以采用多环路方式,但是强弱电管在实际应用当中很容易发生交叉问题,因此,在两个电箱埋设时,可以采取现场浇筑法。②在配电箱安装当中,可在钢筋上直接固定施工开关装置或盘墙上的强弱电箱,可按照现场施工的壁厚,固定钢筋,确保箱体安装质量。③施工结束后,盒内需要填充泡沫盒,并通过胶带捆绑固定,从而起到盒体保护的作用。

3.3.2 优化预埋管路管线

在预埋线路管路的过程中,可通过建筑结构中的保护层,安装回路管道、塑料管,同时,做好现浇混凝土厚度,避免影响楼板质量。与此同时,还要确定管线走向与设计相符,类型相同的预埋管线应集中布设,但对于叠合板回路管线应尽可能少用。

3.3.3 叠合板电气预埋装置合理

一般施工过程中,普通灯线装置有6 cm高,并向层合板内嵌入,此时,施工操作难度最大的点在于线路连接,堵塞问题十分常见,一旦出现此类问题,便会大大增加费用。为此,必须做好检测工作,防止出现现浇位移,或者设置轻铁丝装置,同时,采用特殊灯线装置,高度为10 cm,并进行2个对称钢筋组设置。

3.3.4 叠合楼板管路准确定位

在复合楼板预埋管道现浇施工当中,定位管控制是一大难题,因为很容易出现线路错位情况,线路管常常会被外墙压扁,进而出现线路管堵塞问题,导致工期增加。因此,在施工当中,可以采用PC建筑线管道预埋定位模板,施工环节尽可能控制好人工测量误差,同时,检测叠合板的特定点,保证现浇预埋线设计合理,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线路及管道安装效果,确保安装施工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在具体应用当中,PC建筑模板相比其他类型的模板,其不仅可以实现重复循环利用,还可以达到保护环节、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待完成预制配管之后,应马上进行清管,避免管道堵塞,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应及时处理,或修改管路方案。为了避免二次堵塞,在后期抹灰前,需要再次进行清理,加大管道保护力度。

叠合板吊装时,起吊时利用模数化吊装梁,起吊过程缓慢,确保叠合板平稳;吊装过程中,距离作业层300 mm处,稍停顿,调整、定位叠合板方向;吊装过程中避免碰撞,停稳慢放,保证叠合板完好。安装时底部要做临时支架,支承点间距是150 cm,每个开间支架设置2~3排。如果进行结构层施工,则要设置双层支架,一层叠合楼板结构完成施工后,现浇混凝土强度大于等于设计强度的70%时,才可以拆除下一支架。

4 结语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装配式建筑由于高效、环保等特征,在我国也得到大力推广应用。安装施工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点内容,提高安装施工施工技术水平,有助于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更好地推进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安装预埋预制构件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建筑安装工程预结算造价控制措施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建筑安装工程中造价结算的审核探讨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梁侧幕墙预埋板定位筋精准预埋施工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及桥梁交通工程的预留预埋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