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的实质、误区与教学启示

2022-02-18 11:57何佳薇张冬梅
今天 2022年16期
关键词:学习者深度创设

何佳薇 张冬梅

(伊犁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引言

然而这一倡导在实施过程中依旧表现得差强人意。当下的深度学习的实施存在对深度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理念、运用和实施理解不够深刻,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等形式化的外部提升,使学生依旧在进行表面的机械性的知识学习;教师设定的课堂学习目标单一,在进行在教学实践时无法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过于放手,没有及时给予点拨与提示,最终讨论成效微弱。这种对深度学习本质认知不足、忽略学生多方面发展、忽视教师主导作用成为阻碍学生进行迁移运用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结合深度学习的原理旨在为教师在实施课堂深度学习中避免走进这些误区。

1.深度学习的实质

“深度学习”这一新型学习方式引入教育领域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对概念的界定和教学策略的提出。虽然学者们的界定有所不同,但对深度学习的本质理解基本上相同。有的学者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在批判的态度上学习具有挑战性的新知识,并能够迁移到其他现实情境中,[1]是批判性地学习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2]实质上是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积极参与挑战性的学习难关,体验解决困难的喜悦,获得实质性意义的学习过程。[4]深度学习既要把握结构性的本质原理,又要注重各部分知识间的关系,[5]强调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在动机去感知现实生活的学习方式[6]。

另一方面,关于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有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见解。一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一般策略,[7]另一种是调整教学理念与行为的建议。[8]

总的来说,深度学习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积极主动参与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进行新旧知识的有意义的建构的过程;是迁移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并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是锻炼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2.深度学习的误区

2.1 过于强调浮于表面的教学形式的改变,忽视对深度学习本质的探究

基于对加强课程深化改革这一倡导的响应,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有显著改变,但仅限于教学外部形式的提升。由于对“深度学习”本质的理解存在偏差,致使深度学习成效止步不前。

一是理解。理解性学习强调知识的生成与构建,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而不是被动式的接受。但由于对“理解性学习”的片面认知,存在教学过程设置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环节,却停留在对不同形式答案的重复练习,认为学生形成惯性思维就达到了教学目的,而忽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

二是整合。在对信息深度加工的过程中,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进行新旧知识间的整合,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或更新已有认知结构。有些教师把浅层学习作为深度学习的对立面,把它们割裂开来。把信息作为孤立的知识单元,忽视知识间的联结,违背学生的认知特点,忽视教学的层层递进。致使学习者仅仅学会了“怎么做”,而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

3. The city is beautiful, especially ... old buildings.

三是迁移。在形成认知框架后,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能把新知识运用到另一个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情境中汲取新知识。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停留在对不同形式答案的重复练习,认为学生形成惯性思维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实则不然,忽视知识的横向迁移不仅影响学习者实践能力的发展,还会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是拓展。在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后,深度学习鼓励学习者从教师的“安全区”中解脱出来,独立创新、合作探究。有些教师的课堂习惯结束于“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吗?”这种单向的简单提问不仅无法得到学生真实反馈,同时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拓展。

2.2 过于强调目标单一的课程教学的设计,忽视学生多维的学习结果

课程学习目标是在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教育总目标的引领下生成的对学生的培养的细化,根据国家提出的学生素养的需求而制定的标准。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许多教育者忽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出现重此轻彼的局面。

首先,知识的获得。学生在课堂深度学习中应该获得学科基本知识,了解知识的基本规律和联系,形成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有机结合,除此之外,锻炼他们处理、运用信息的基本能力。不仅是概念、本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也尤为重要。

其次,过程的体验。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学生根据问题确定解决的方法方式、搜集相关知识、处理所需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形成合作交流、互评自评、批判创新的能力。

最后,价值观的形成。在课堂深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情感的升华,更重要的是在真实情境中形成乐观积极、实事求是、宽容善良的人生态度,在学生心中确立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励学生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有些教师重在确认每个教学环节使用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进行课堂的活动,预设学生回应,预想达到什么学习目标。课堂看似流畅完整,实际上在真正的课堂实践中按照宽泛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走流程”,脱离学生生活情境,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还欣慰的认为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彰显了本节课的完成度。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目标只是完成了部分知识性目标,而忽略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不仅使学生无法进行知识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也无法发扬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深度学习难以进行。

2.3 过于强调机械的教学程序的实施,忽视课堂中教师“引导者”角色

新课改后教师多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进行课堂教学,这些新型学习方式对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质的提升。但有些教师把深度学习简单的等同于学生自己学习[9],学生在学习综合性极强的新知识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产生疑惑,教师缺乏及时的点拨,使深度学习进入僵局。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在教师确定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活动的前提下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并在困惑时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反馈。

一方面,课堂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新课改以来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局面,大多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取而代之,有些教师对这些方法应用自如,却忽略了“引导者”这一角色的重要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对应的。只有学生参与的探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意义的,正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促进学生课堂深度学习的关键。

另一方面,深度学习中学生思维的发展一般包括对知识的深度加工、理解、评价和迁移运用。从课堂深度学习的完整度来说,一些教学确实涵盖这些内容,但在各个环节的实施中表现得参差不齐。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运用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正确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打破学习“瓶颈”,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但这一倡议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落实,用批评、赞扬等无实质性内容得评语一句带过依旧不在少数。

3.教学启示

教师要推进课堂深度学习,需要避免现有误区,深挖深度学习的内涵、精心创设学习目标、建立系统的教学模式。

3.1 深入挖掘深度学习内涵,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对标深度学习特征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方面,教师必须把握深度学习的本质。教师对“深度学习”的特征有准确全面的认知,才能促进课堂深度学习的进行。此前综述了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深度学习本质的探究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了解“深度学习”概念演变的路径有很多,例如从报刊杂志、网站链接等途径,以时间为节点纵向探索深度学习的历史发展进程,或以地域为划分横向探索国内外对深度学习界定的差异等。通过细读前人的探究与总结,在创设课堂时以深度学习为载体,调整课堂学习方式,改变机械的知识记忆和被动的探究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思维方式,才能正确实施深度学习。

另一方面,观看优秀教学录像,学习如何提问以激发学生思考、如何把任务置于“最近发展区”以驱动学生拓展思维、如何运用过程性评价来建立学生自信心等实施深度学习的方法,以优秀教师的教学作为样本,对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内容设计、课堂评价等,进而改进教学,形成正确的深度学习路径,最终在教学中感悟个人风格。

3.2 创设多维学习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深度教学

从宏观的目标来说,为培养学生社会发展必备品格能力,以“昨日共识-今日走向-明日发展”为线索创设学生深度学习目标。“昨日共识”指向“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已经达成共识,教师在设立学生学习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学习成绩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加强,还要注重学生社会生存技能的全面的发展。“今日走向”指向“深化课堂”,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创设道德情感、智力发展、身体素养多维度的目标,不能为了成绩达标而忽略学生身体的锻炼,也不能仅仅关注学习结果而忽略道德品质的提高。“明日发展”指向“终身学习”,一方面,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要求学习目标与时俱进,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动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中贯穿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生养成积极上进的态度,建立追求而美好生活的自信心。

从微观的目标来说,一方面,落实到学科教学,基于学科的独特性来创设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多维度的学习目标,不能一则目标涵盖多种能力发展,要有针对性,做到不遗漏、不偏费。另一方面,每个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差异要求教师在设立个人学习目标时要有所不同,以自己为超越对象,使优等生和后进生都能体会到收获知识的喜悦。

需要重视的是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在创设目标时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并要搭建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深度学习时感受到知识的连贯性。

3.3 建立充分体现师生双方互动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推进学生深度学习

课堂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实施深度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也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对于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每个环节都应该建立在双向互动上,而不是单向教学。

其一、正视“引导者”角色。这一角色与学生主体地位并不冲突,正是难以衡量这两者之间的度,才更要正确把握深度学习来实施课堂实践。一是创设情境,教师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能清晰表述,逐步引出知识核心内容;二是知识建构,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要注重知识的连接,仔细观察学生讨论动态,在学生产生疑惑时树立一个正确标杆,引导学生走出“迷雾”;三是运用迁移,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另一个情景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批判性思维的提升,激发学生思维的拓展。

其二、重视过程性评价。首先,评价的对象要全面。教师要给予学生公平展现自己的机会,不能只关注优等生而忽略后进生的发展,教师的重视更能够激发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其次,评价内容要恰当。对学习者而言,很可能因为教师的不当评价而厌恶一门课程。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用恰当的方式和语言使学生接受、认同并纠正自己。再次,评价要全面。教师在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不仅要准确点明学生学习的缺点,也要对优点进行多一些实质性评价,把批评与表扬升华为建议与鼓励,避免学生对失败产生恐惧,这样更能够促进他们进行学习的深度探索。最后,评价要及时。在实施深度学习时,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动态,以及时作出相应的引导。

猜你喜欢
学习者深度创设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