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以《滥竽充数》一文为例

2022-02-18 19:56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教师应支架文本

黄 涛

“支架”这一说法最初来自于建筑脚手架,而支架式教学也是由“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衍生而来,其是建构主义教育者大力推广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教学模式是将学习者水平作为教学基础,并利用多样化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对各项知识技能进行建构,随后在概念框架下促使学生智力从基础水平发展到更高水平,如脚手架一样逐步攀升到最高点[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与小学生个体认知规律相符,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且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促使其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一、支架式教学实施依据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依据可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建构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表明学习主要是学生内部心理表征的建构过程,其强调的是在新信息意义建构的同时也需要对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与改造。建构主义理论针对学习提出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情境教学、随机通达教学和支架式教学。其次,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支架”最初是建筑领域的学术语言,是建筑行业中所运用的脚手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脚手架”指的是为小学生提供学习框架,从而让其能够更好地完成知识建构。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立足于学生当前能力水平,以此为基础,促使学生完成支架建构。在学生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教师应把握时机撤掉支架,引领学生尽快继续学习。最后,“最近发展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该教学方式的应用有助于小学生更为综合地理解问题,并且能协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促使其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是动态性原则。不论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教师所选择使用的是哪种教学支架,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变化。在支架式教学实施前,教师需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进行全面了解。例如,分析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时的状态以及学习兴趣的高低,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进行精准评估,并对其近期发展情况进行预测。这样也可使教师在设计教学支架时的针对性更强,从而更为有效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而在教学准备环节,语文学习要素较多,学生个体心理及兴趣也有明显差异,所以在协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时也应突出动态性及多态性特征。从教学角度讲,语文教师在进行讲解时,要明白学生的理解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应围绕学生群体需求有计划地开展设计。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选择多种类型的教学支架,使多种支架并行存在,并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应明确小学语文支架式教学需要坚持动态性原则。

二是时效性原则。每一类教学支架能独立使用也可相互作用,而在具体应用时,“脚手架”的辅助作用会逐渐变弱,直至消失。因此,教师需对支架式教学的时效性进行充分把握,并要紧抓其应用有效期对小学生群体进行引导。当教学支架同时或独立发挥作用,并且学生对支架需求减小时,教师则可适当撤掉支架。

三是基础性原则。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建立在一定经验和基础之上的,例如,先学拼音,后学认字,最后开展文本阅读。面对小学生展开支架式教学会有一定难度,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较少。教师在课程讲解时要时刻谨记支架构建不可超过学生个体认知能力及水平。合理构建教学支架不仅可调动小学生知识探索的欲望,同时也可引导其围绕新知识深入思考。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后,其内在学习潜力也会被彻底激发。

三、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根据学情,合理构建

为保证教学支架搭建能够让学生接受,教师应提前对学生主体认知心理、学习能力和习惯加以了解,以此为依据对其“最近发展区”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也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选择工具支架和教学图表,通过对其合理应用可让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和形象。小学语文教材为使学生能够直观获取知识,大部分文章中都会配置相对应的插图,这是为了增加教学直观性。教师在构建教学支架时也可利用这种方法,将语文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的直观图形,以此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以《滥竽充数》一文为例,该篇文章属于寓言故事,通过课堂讲解,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该故事的内涵,使其能够认识到“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迟早是会被发现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正确的做人做事准则。课程教学前,教师可设置表格支架。具体的支架内容可由一系列问题组成,如“南郭先生是如何做到滥竽充数的,为什么可以滥竽充数,最后又为何逃走了”。通过相关的支架问题让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并且让其通过阅读找出具体答案。这一方式有助于小学生梳理文本脉络,从而对整个故事情节掌握得更为精准。教师也可利用文中插画以及板书构建教学支架,让学生通过可视化图形获取直观感知,增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

教师在搭建教学支架时,一定要依据学生主体认知水平,积极唤醒其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在未知和已知事物中间搭建桥梁,帮助小学生从现有水平提升至潜在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启发及引领的作用,以搭建问题支架的方式激发学生群体对问题的探究思考,引领其逐渐向更高水平发展。与此同时,语文教师也要抓住时机,结合学生兴趣及需求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最大限度地协助小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在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实情为学生群体提供合适的学习支架,以强化其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深度。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构建图表支架激发小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及分析兴趣,也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这样既能刺激小学生听觉和视觉感官,又能调动其对语文的学习动力。通过多种教学支架的搭建,学生可在有针对性的引导下对所学文本进行阅读。同时,教师可着重引导学生圈出文本中的关键词汇,从而理解文意,并且让学生选出感触最深的句子进行延展分析。除此之外,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寓言时可以通过情境支架搭建的方式实施教学,授课过程中通过将图片、视频等充分融合,让小学生思维空间得到有效拓展。直观的教学情境也有助于小学生提高自身思维逻辑性,促使其对语言内容的感悟更加深刻。

(二)研究内容,增进理解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小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促使其实现情感及思维层面上的转变,同时也让其能够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及思维启迪。而对于偏抽象的文本知识,为加强理解和记忆,教师可选择知识图表进行支架搭建,由此使知识的呈现更加形象化,通过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调动,使其更快地接受新知识[3]。仍以《滥竽充数》为例,在学习本寓言故事时,小学生通常已对其有了充分了解。因此,在进行讲解前,教师可再次对学生讲明寓言故事的内涵和学习价值,随后可引导学生讲述一则自己记忆深刻的寓言故事,让其依据自身所描述的故事情节,讲述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这一环节能够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已有知识及经验,从而促使其在学习《滥竽充数》时更加投入,并且也可降低该文章的学习难度。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偏方法性的知识内容,教师可选择恰当时机为学生构建范例支架,让小学生掌握更多文本阅读方法,使其阅读能力有明显提升。具体教学时,教师可围绕文本关键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从而完成“脚手架”搭建。《滥竽充数》这篇故事较短,但阅读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符号标出文章关键点,如“装腔作势、逃之夭夭”等词语。面对该类关键词,教师可要求学生以查阅字典、结合上下文的方式展开分析并理解。而针对情感类的文章内容,教师应善于带领学生一同体验文本内容,让其主观情感得到充分激发,同时领悟文章的内涵。鉴于此特点,教师应结合学生需求为其搭建情感支架,进一步引领其深入文本素材进行体验。教师可利用现代化设备或语言引导的方式完成情感支架搭建,如教学前可结合所要讲解的故事内容选择与之相符的教学课件或动态视频,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情感。通过对图像、声音的多方面接收,小学生会对教学素材背后的故事含义及情感表达理解得更加深刻。教师也可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小学生联系实际,缩短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在讲授《滥竽充数》时,教师可提问“生活中是否经历过滥竽充数的事情”,并将其作为教学引导,启发学生围绕实际生活进行反思,提高教学成效。语文教材中部分内容会与小学生生活状态有所偏离,所以此时若教师仍一味采用强制灌输的方式展开教学,则无法保证授课效果。但情感支架的构建可使这一教学弊端得到改善,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其将语文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连接。这样不仅可使学生理解能力得到增强,还有助于其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学习体系[4]。

(三)兼顾环境,启发引导

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时,语文教师要兼顾空间、时间等多种元素,同时也应善于利用图表等可视化教学手段,以此启发小学生群体进行思考。此外,搭建教学支架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心理特点。若师生间沟通氛围良好,且能够以平等的状态进行交流,教师可优先选择层次性问题支架,通过该方式引导学生跟随问题逐层深入探索相关知识内容。在该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时刻强调以问促思,通过问题设计帮助小学生厘清学习思路,探寻文本内涵。但若学生本身合作意识较强,教师可尝试用合作支架构建的方式落实教学任务,通过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学会集中讨论、分享和争辩。该支架的搭建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应确保各学习小组能够做到分工明确,并且每一小组成员皆应参与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该方式下学会倾听意见和自主表达。这样既可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也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交流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5]。除此之外,在小组合作交流环节,教师也不可脱离学生,要全面掌控小学生的分析与讨论过程。只有在了解小学生的基础学情后,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支架教学流程。例如在《滥竽充数》教学时,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组,要求其围绕“本故事中有哪些人物、齐宣王和齐湣王对音乐的喜好特点以及滥竽充数的最终下场”等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并从文中找出答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实施支架式教学,一方面可将人员分散及课堂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充分解决;另一方面可使教师深入学生群体,协助学生顺利构建学习支架,优化学习质量。小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大灵活性,因此,原则上教师可选择独立使用一种支架类型或搭配使用多种支架类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保证教学效果以及支架应用的合理性,教师首先应避免使用过多支架类型。小学生本身思考空间有限,所以面对过多思考内容时容易陷入学习困境。其次,教师应保证各类支架融合运用时逻辑关系的清晰,如此一来学生在围绕某一语文知识展开学习时才能够条理分明。最后,教师一定要时刻谨记时效性原则。小学生心理状态是持续变化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实情后帮助其科学搭建学习“脚手架”,若时机选择错误,即使有支架作为学习辅助,它难以使其发挥最大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围绕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及兴趣特点构建支架,既能激起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原动力,又能有效改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类型支架构建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帮助,并由此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师应支架文本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