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2-21 01:43杨玉环
医疗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心率通气

杨玉环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以气流持续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引起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若不及时予以治疗,可并发呼吸衰竭,导致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多以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以快速纠正缺氧状态,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作为临床治疗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常用方法,具有无创、人机协调性好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增强肺通气、换气能力,从而纠正低氧血症,促进病情好转[2]。但该疗法易引起腹胀、口鼻干燥等并发症,降低通气舒适度。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属于新型通气技术,具有耐受性好、吸入气体可经充分加温加湿等特点,更符合人体的生理吸气状态,有利于减少鼻腔干燥等并发症,且在高流量气体的冲刷下,呼气末残留在鼻腔等部位解剖无效腔的气体可被清除,并可减少下次吸气时二氧化碳的吸入量[3]。鉴于此,本研究比较HFNC与NPPV治疗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54~78岁,平均(64.35±5.12)岁;COPD病程3~11年,平均(6.89±1.12)年;吸烟史,29例有,7例无;体质量指数19~25 kg/m2,平均(22.14±1.52)kg/m2。试验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53~79岁,平均(64.38±5.13)岁;COPD病程3~12年,平均(6.93±1.14)年;吸烟史,28例有,8例无;体质量指数19~25 kg/m2,平均(22.16±1.53)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4]中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相关诊断标准;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60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50 mmHg;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循环系统严重障碍,意识不清,呼吸机支持禁忌证,多器官功能衰竭,鼻面部严重外伤。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抗感染、化痰、止咳等治疗。

对照组采用NPPV治疗:仪器选用V60无创呼吸机(伟康加利福尼亚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63085139),帮助患者佩戴合适的面罩或鼻罩,调整呼吸机参数,将吸气压力设置为8~10 cmH2O,呼气压力设置为4~6 cmH2O,吸入氧浓度设置为30%,呼吸频率设置为12~15次/min,后续可依据患者通气状况对参数进行调整,每次通气时间>6 h。

试验组采用HFNC治疗:仪器选用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提供的AIRVO2经鼻高流量吸氧仪,将仪器与专用鼻塞导管连接后,帮助患者佩戴合适,再进行呼吸机参数调整,将初始温度设置为36~38 ℃,吸入氧浓度设置为30%,氧流量设置为30~60 L/min,后续依据患者氧疗情况对参数进行调整,每次通气时间>6 h。

两组均维持血氧饱和度≥90%。

1.3 评价指标

(1)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及治疗48 h后,采集两组动脉血2 ml,经肝素抗凝后于15 min内采用BG-800E型血气分析仪(深圳康立生物医疗有限公司)监测PaO2、PaCO2和氧合指数(oxygenatin index,OI)变化,OI=PaO2/吸入氧浓度。(2)呼吸频率、心率:治疗前及治疗48 h后,选用SRP9000A型床边监护仪(深圳施博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监测两组呼吸频率及心率变化。(3)并发症:比较两组胃胀气、口鼻干燥、鼻出血、面部压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血气分析指标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两组PaO2、OI均高于治疗前,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aO2、OI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

治疗前,两组呼吸频率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两组呼吸频率及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及心率比较(次

2.3 并发症

对照组发生胃胀气2例,口鼻干燥4例,面部压伤1例,鼻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8/36);试验组发生胃胀气1例,鼻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55%(2/36);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41)。

3 讨论

COPD可引起肺部过度充气、气道阻力增加、气流受限等病理生理变化,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久之可引起呼吸衰竭,加重气体交换障碍,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多器官缺氧性损害[5]。目前,临床多采用常规抗感染等辅以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PPV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对机体无创伤,可在患者呼吸时提供压力支持,帮助其克服气道阻力,减小呼吸做功,从而增加肺泡通气量,增强肺通气、换气功能,减轻机体缺氧程度[6];NPPV还可调节气体与氧合交换,纠正患者肺内气体分布不均现象,以促进气体弥散,阻止肺萎缩。但该疗法并发症发生风险高,患者耐受性不佳,会降低其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8 h后,两组PaO2、OI均高于治疗前,PaCO2、呼吸频率及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aO2、OI均高于对照组,PaCO2、呼吸频率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其原因为,HFNC是经高流量鼻塞为患者提供持续、可调控的加温、加湿气体的一种通气方式,可在输送高流量气体的同时,维持一定水平的呼气终末正压,促使肺泡持续开放,有助于机体进行气血交换,促进呼气末肺泡复张,维持稳定的高吸氧浓度,进而有利于冲刷生理性解剖无效腔,加快二氧化碳排出,改善机体血氧状况;HFNC输入气体均经加温、加湿处理与生理状态下呼吸道气体的温度及湿度相似,有利于减少机体温化、湿化代谢消耗,降低呼吸做功,并可减轻冷气体对机体呼吸道纤毛系统和黏膜功能的损伤,避免患者发生口腔、鼻、咽喉干燥[7];此外,HFNC持续冲刷可稀释气道痰液,加快呼吸道上皮细胞和纤毛功能修复,促使气道黏液纤毛清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与NPPV相比,予以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HFNC治疗,可快速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纠正机体缺氧状态,减慢呼吸频率及心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心率通气
心率多少才健康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