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记纪念莫扎特逝世230周年音乐会

2022-02-22 10:50胡冬亮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萨尔茨堡爱乐莫扎特

胡冬亮

2021年12月5日,纪念莫扎特逝世230周年音乐会在杭州大剧院上演。这场音乐会,由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执棒杭州爱乐,“95后”青年钢琴演奏家万捷旎弹奏。在冬夜的钱塘江畔,满场戴着口罩的听众,以一次跨越时空的聆听,对话这位历经人间悲欢仍不失爱与达观的音乐天才。

“青春”,是莫扎特音乐的标签,音乐会选取的三首作品,都是莫扎特20岁左右所创作,直面而来、洋溢而出的青春气息,或多或少能给疫情下紧张的城市空气,给予一丝纾解。上半场的开篇,是第九号钢琴协奏曲K271,这首“叶莱荷梅”,是莫扎特21岁生日,在萨尔茨堡为邂逅的那位少女钢琴家而谱,充斥着不甘平淡的渴望,这部杰作也被后世的爱乐人评价为“世界的奇迹之一”。 这首交响性突出的作品,虽冷门却不失为开场的一种选择,这是在国内的莫扎特作品演出中不常见的。清新明丽,蜿蜒隽永的序章,带着明显的古典主义风格,铺陈不疾不徐的主题,迎接它的是钢琴的单刀直入,开宗明义。这段起始乐句,曾在18世纪开创了协奏曲的开端。

轻快跳跃的乐音,出自这位生于德国的年轻演奏者指尖,缓缓下行,倾泻而出。李心草指挥是莫扎特的忠实拥趸,2020年也是在杭城,他以莫扎特的室内乐做呈现,可惜我没能亲临现场。在他的布置下,弦乐呼出顿挫有序的气息,小行板之后的乐团与钢琴反复对话、融合渗透,音符于弥漫的音乐回声中竞相绽放。

下半场,李指挥与杭州爱乐乐团呈现了A大调第二十九号交响曲K201和D大调第十一号嬉游曲K251两首作品。前者的有力与后者的俏皮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本应是设计者的巧思,可逐渐上升的音乐厅的暖气加上柔和平稳又重复不断的交响主题,似乎削减了听众的耐心。当第二乐章的行板中,加了弱音器的中提琴又增添了一丝冗长时,有人意欲起身,大概就要担心远处响起的咳声鼾声了。好在圆号等待在接续而来的小步舞曲中,在略显沉闷的一刻,浓郁的萨尔茨堡风味扑鼻袭来,开合的弓弦发出新的主题,狩猎的号角附点愈发铿锵,又将听众的注意力拉回。嬉游曲据称是对2020年音乐会的呼应,是指挥的“特殊”偏好,作为终章,以进行曲的形式宣告了可能2022年“他还来”。

每年的莫扎特乐季,都有各种乐团上演那些浩瀚的莫扎特作品,在那些纯洁、升华的表面之下,蕴藏着微妙而激烈的冲撞,他们中有很多丰富了爱乐者音乐知识的边界,有很多开拓了听众全新的丰富体验,当然,也有许多演出“大跌”了观众的理解。可是疫情之下,还能遇到如此多的爱乐人齐集一堂,共襄对一个遥远“明星”的抚今追昔,去感受那股来自莫扎特音乐中把我们冲撞出瘀伤的力量,并用之疗伤,应该也是一件值得怀念的乐事吧。曲终人散,从地铁站走出,耳机里播放着里赫特与法国国交的K271,一片硕大的梧桐落叶,正巧掉在秋风扫过的昏黄灯影前,记起萨义德对莫扎特的那句评价——“奇迹的创造者”。

猜你喜欢
萨尔茨堡爱乐莫扎特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与昇和影音同行,服务上海爱乐者 专访乐颂坊卓亦丰
奥地利古城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女武神》:亚洲首演,全球绝响
轻浅不是莫扎特
《爱乐之城》:敬那些做梦的人
这里一年有7个音乐节,精彩不断
2013年“石狮爱乐杯”全国个人赛6局
依托“爱乐”平台 提升专业素养——记浙江省奉化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爱乐”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