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幼儿绘本阅读

2022-02-23 00:01邱子程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绘本阅读思维导图幼儿

邱子程

摘  要: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很重要的时期,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而阅读始终伴随在幼儿的生活中,它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幼儿绘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很喜欢各种色彩,借助思维导图,以符号、文字,色彩等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征出来,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喜好,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孩子们更乐于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从而助力幼儿绘本阅读。

关键词:思维导图;幼儿;绘本阅读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很重要的时期,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而阅读始终伴随在幼儿的生活中,它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幼儿绘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纲要》中指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个性特点,注重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在幼儿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丰富幼儿阅读内容,为孩子创设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的氛围情境,让孩子们“悦”读,助力幼儿绘本阅读。

一、借助思维导图,提高注意力

由于幼儿受年龄特征、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随意性较大,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不稳定,这给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幼儿很喜欢各种色彩,思维导图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喜好,以符号、文字,色彩等表征出来,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更乐于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如:小班故事《鼠宝宝找朋友》一课,我结合绘本内容,制作了思维导图,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模拟情境,当幼儿看到思维导图上形象生动、富有趣味的小动物陆续出场了:小老鼠        ——吱吱吱,小鸭子      ——嘎嘎嘎,小花猫——喵喵喵,小青蛙——呱呱呱……这时,孩子们被吸引了,忍耐不住模仿各种小动物走路的姿态和叫声,注意力集中起来了。在思维导图吸引下,配上老师惟妙惟肖的语言,孩子们继续聚精会神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陆续出示动物图片思维导图)

师:鼠宝宝一个人很孤单,它想找一个会跑又会跳的好朋友。

师:鼠宝宝找到布娃娃,她不会跑也不会跳,坐在一边眯眯笑。(鼠宝宝:不要,不要。)

师:鼠宝宝找到小青蛙,它会跳不会跑,呱呱呱呱整天叫。(鼠宝宝:不要,不要。)

师:鼠宝宝找到小鸭子,它会跑不会跳,摇摇摆摆去洗澡。(鼠宝宝:不要,不要。)

师:鼠宝宝找不到好朋友,急得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师:“我来了,我来了!”鼠宝宝仔细一瞧,哟,原来是小袋鼠,也是个鼠宝宝,它会跑又会跳。鼠宝宝终于找到了好朋友,乐得“吱吱吱吱”地叫。

…………

看到这些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思维导图画面,幼儿的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幼儿的注意力、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为幼儿搭建了通向阅读的桥梁,幼儿学会了“跳、跑、爬、飞”等动词,他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小青蛙,跳跳跳”“小鸭子,跑跑跑”“小乌龟,爬爬爬”“小鸟儿,飞飞飞”。这样,在阅读活动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注意力。

幼儿思维极具形象性,而借助思维导图,可以使阅读可视化、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求知的欲望,提高幼儿阅读的注意力,促进幼儿主动参与阅读活动。

二、借助思维导图,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的主要方式,而他们在观察中认识的事物,会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深刻的的印象。思维导图恰好可以再现生活场景,再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如在大班《没有耳朵的兔子》阅读绘本时,你从哪些画面发现没有耳朵的兔子孤单伤心?又是从哪些画面发现它是怎样照顾蛋从而感到幸福快乐的?我边引导孩子,边和他们一起绘制思维导图,理清故事情节发展变化。

(一)特别的兔子——了解兔子的特别之处

师:你观察到故事里面有哪些兔子呢?(一起画出各种不同耳朵的兔子)

师:没有耳朵这只兔子有什么本领呢?你是从哪里观察到的?你可以模仿一下兔子的动作吗?(幼儿说,师画兔子的动作)

师:没有兔子的耳朵身上有那么多的本领,(跑得快,跳得高,挖洞挖的深,还能一转眼工夫吃光胡萝卜山,躲猫猫总是第一名。)你觉得这只兔子怎么样?

幼:能干的、厉害的、可爱的……

(二)孤独的兔子——体验兔子孤单难过的心情

师:这只本领厉害的兔子招人喜欢吗?为什么?它的同伴们是怎样对待它的?

幼:看见这只兔子没有耳朵,兔子们都不跟和他玩,就连狐狸也不理睬他,小兔子只好一个人玩荡秋千……

师:没有耳朵的兔子总是一个人玩,你觉得的他的心情会怎样的呢?

幼:孤单的、孤零零的、孤独的、无助的(思维导图画出兔子的各種表情)

(三)幸福的兔子——明白兔子生活的变化

师:孤单伤心的兔子接着又会遇到什么事情呢?你在哪些画面观察到这只兔子很幸福?他又是怎么样照顾蛋的呢?(边观察边绘制思维导图,画出兔子的各种动作:给蛋读书、教蛋游泳、带蛋看艺术、和蛋看电影、和蛋睡觉、带蛋去爬山等)

可见,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让具体化、形象化的图形、图像、符号等多方面、多角度传播到幼儿的头脑中,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情景中阅读,既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幼儿的语言也不断丰富起来,同时幼儿的观察也发生了变化:较无意观察——有意观察——细致观察。我们在阅读活动中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三、借助思维导图,激发想象力

《纲要》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欣赏诗歌和儿歌,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是语言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思维导图更能有效地促使幼儿入情、入境,丰富幼儿阅读的想象力。

如在大班绘本阅读《云彩和风儿》的教学时,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展示:一望无际的草地,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生动有趣的画面大大地激发了幼儿丰富的想象。

师:“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激发幼儿的想象。)

幼:“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白船,飘呀飘,飘向远方。”

幼:“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鸟,飞呀飞,飞向快乐!”

幼:“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大狮子,吼呀吼,真有趣!”

幼:“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小白兔,蹦呀跳呀,真可爱!”

幼:“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胖娃娃,和太阳公公闹着玩。”

在孩子们七嘴八舌后,我在原来的思维导图上增加了四五个分支,让他们动手把自己想象到的画下来,这样,孩子们的想象更丰富了,他们的大脑中不再是绘本中的小白船、大狮子、胖娃娃等,而是有了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云彩,可见,思维导图极大地丰富了幼儿阅读的想象力,可以说思维导图,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孩子们正不断地向着深阅读迈进。

《蒲公英》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散文诗。在引导幼兒欣赏《蒲公英》后,我让孩子绘制思维导图,他们可厉害了,最后孩子们拿着绘制好的思维导图站出来,兴趣盎然地向大家展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蓝蓝的天空,开满野花的草地上,一位可爱的小朋友跪在草地上欣赏着蒲公英。它开着淡黄色的花,花凋谢后花托上结出白白的、毛绒绒的东西,一阵清风吹过,毛绒绒的东西飞扬起来,飞呀飞呀又像降落伞一样飘落下来……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清晰地理解和感受绘本的内容,感悟散文所蕴涵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幼儿运用思维导图,主动获取相关知识,不但能有效促进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幼儿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思维导图采用形象、生动的绘画方式,以形象化的手段,为幼儿搭建了通向阅读的桥梁,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绘本阅读情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作为幼儿阅读引路人的教师,我们要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展开教学,助力幼儿绘本阅读,让幼儿绘本阅读一路繁花。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幼儿园开展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XKT2701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4).

[2] 周兢.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向[M].南京师范大学

[3] 吴丹丹.初探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

[4]看得见的思考——教幼儿运用思维导图[EB/OL].[2018-1-12].

猜你喜欢
绘本阅读思维导图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