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名花盛开

2022-02-23 01:56
妇女之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南园汴京咏梅

江野梅花,在宋代始为名花,画家笔下始有墨梅。

某日旅次,我在《苏东坡新传》一书中读到“南园”。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苏洵在汴京买了房,称为“南园”,位于汴京宜秋门内,苏辙陪苏洵住在那里。后来苏东坡从陕西回汴京,也住进南园,在《与杨济甫第四简》中提到了这所房子:“舍弟差入贡院,更半月可出。都下春色已盛,但块然独处,无与为乐。所居厅前有小花圃,课童种菜,亦少有佳趣。傍宜秋门,皆高槐古柳。一似山居,颇使野性。”这么一处小庭院,让苏东坡一生很是怀念。

苏东坡数十年后还记得南园所居厅前小花圃,可见宋代花事繁荣,文人以其独特的尚雅审美观,将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便体现在种花、赏花、插花、簪花、食花、写花、咏花、绘花之中。比如北宋理学家邵雍尤喜赏花,并对赏花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曾言:“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文人赏花不在于花的美丽芬芳,而在于花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内涵,这种花之精髓是人们无法制造出来的。

《诗林广记》后集卷九有一段对话曾记述,在苏东坡心目中,梅花即人,人即梅花。

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入狱一百多天,结案出狱,被贬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出狱的时候,已经是年尽岁除,转日便是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在这万家团圆欢聚的日子,苏东坡却不得不远赴流放之地。去黄州途中,在麻城春风岭上看见一株株明艳高洁的梅花,其时雨雪霏霏,梅英将落,大学士触景生情,显然是从身处荒山僻野、任受风雪摧残的梅花联想到了自己,刚脱险境、百感交集,抑制不住内心激愤,不禁自吟《梅花二首》:其一,“春来空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昨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其二,“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这两首诗即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梅花诗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苏东坡唯一留世的大草作品。

苏东坡在黄州修筑雪堂时,屋前屋后皆植梅树,其一生作咏梅诗词多达四十二首。宋人周紫芝《竹坡诗话》这样写道:“林和靖赋梅花诗,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语,脍炙天下殆二百年。东坡晚年在惠州,作梅花诗云:‘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此语一出,和靖之气遂索然矣。”在惠州,苏东坡还写了一首《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东坡是因王朝云病逝而写这首词的,将悼亡咏梅合二为一,全词从外形到品格為梅花更为王朝云吟唱了一首深情绵邈的颂歌,表示斯人已去高情已歇,自己也从此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读苏东坡愈深,愈感觉王朝云的凄婉。

据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九月,苏东坡请求外放到杭州任职,一日游杭州凤凰山,宴饮时看到年仅12岁的歌女王朝云,只见其天姿娉婷,舞姿优美,苏东坡顿生爱怜之意,苏东坡夫人王闰之将其收为丫鬟,成为苏东坡贴身侍妾。“独朝云者随予南迁”,苏东坡遭受贬谪,是王朝云陪伴他一路到黄州、惠州。美好的故事总是触动人们柔软的内心,而现实的真切有时却让人无法直视。年龄相差这么多,在苏东坡与王朝云之间,是不是有着真正的爱情?或者自始至终,都是王朝云在小心翼翼地仰视着苏东坡,而苏东坡则只是以欣赏的态度俯视着王朝云?

朝云如梅,不与梨花同梦,让我又无端地想起莫泊桑的一句话:“我们所爱的,常常不是一个男人,而是爱情本身。那天晚上,月光才是你的真正情人。”

编辑/虽然

猜你喜欢
南园汴京咏梅
浅述“水洗(刻绘咏梅)”的创作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点绛唇·咏梅月
汴京:繁华背后危机重重
一张图带你游汴京
唐诗赏读——南园之一
唐诗赏读——南园之三
汴京诗群
《清明上河图》带你逛繁华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