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中英茶文化

2022-02-23 14:27李佳美
名家名作 2022年22期
关键词:饮茶跨文化茶文化

李佳美

古代丝绸之路的出现使中西方贸易往来更加畅通,交际往来更加频繁。茶作为中国非常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受饮食、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传入英国后,逐渐发展形成了英国自身特有的茶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了达到相互顺畅交流的目的,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中英茶文化存在的差异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一定的影响,分析中英茶文化的差异,对于今后茶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中英茶文化的差异及原因

英国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茶文化,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带有英国自身特质的茶文化,并且享誉世界。接下来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英茶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中英茶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从饮茶方式上比较

由于中国土质多样、炮制方法多样,因此,中国的茶种类多样且各具特色,分为绿茶、清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共六大类。绿茶因其味道清淡,不做发酵和不添加辅料的特殊做法,受到古人的青睐,与古人注重轻饮,追求自然、修身养性不谋而合。起初,绿茶传入英国后,英国天气多阴雨,比较潮湿,绿茶属寒且难以储存,英国人还不习惯饮用。而红茶因其属温和且容易保存受到英国人的喜爱。英国人饮茶时,善于添加蜂蜜、糖和酒等佐料,同时搭配甜品和水果,以淡化茶中的苦味,增添茶中香甜的味道。

(二)从饮茶礼仪上比较

在中国,从古至今,茶都被视为一种基于物质的文化表达和文化传递,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古代,晚辈要对长辈敬茶以示尊敬,拜师学艺也要向师傅敬茶,新人入洞房前也要向父母敬茶。在当代,亲密朋友聚会,饭后闲谈时都要饮茶。此外,中国人饮茶的场所有特定的讲究,有专门的茶馆和茶楼。由于中国人对饮茶非常喜爱,饮茶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日常习惯,饮茶时间也比较随意。

在英国,茶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社交中非常受欢迎的饮品。英国人饮茶也非常重视仪式,但与中国侧重的方面却不同。饮茶时间、饮茶时的穿搭和饮茶器皿方面体现了英国茶文化的仪式感。英国人根据饮茶时间的不同来命名,即上午茶、下午茶及晚茶。上午茶一般开始于上午十一点,人们一般选择用绿茶来提神。下午茶一般开始于下午四点,是一种仅次于晚宴和晚会的非正式社交方式。晚茶,一般在睡觉之前进行,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喝晚茶。英国设有茶宴,是英国人社交、聚会重要的场所之一。茶宴上,人们的穿搭也很考究,宾主都要衣着得体。高档的茶具更是重中之重,如细瓷杯碟、银质茶具,高档奢华。

(三)从文化内核上比较

茶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英茶文化差异的根本所在。

中国茶文化的文化内核是在超越茶物质本身的条件下,为茶增添了更深层次的思想价值。中国茶文化集各家之精华,反映出了“茶文化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哲学思想。品茶如品人生,先苦后甜,怡情养性,体现了中国人爱好和平、友爱的精神内核。

英国茶文化不仅反映了一种仪式感,而且也体现出了英国人对于一种精致、轻松愉悦生活的追求。与此同时,英国人在饮茶时的分享精神也是英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中国茶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

进行良性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交际双方必须对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形成必要认知并融入。[1]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常常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以某一种具有共性的物质作为交际的突破口,例如“茶”。“茶”在世界上的传播范围很广,饮用和了解它的人也十分广泛,因而作为跨文化交际的载体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中国有关茶文化的优秀作品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陆羽的《茶经》、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及张源的《茶录》等,这些著作中记载了丰富且详细的茶知识。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其他国家的人在阅读相关著作时,不仅可以积累相当翔实的茶知识,还可以通过中国茶文化的具体情况,如饮茶习惯、饮茶器具、饮茶时间、饮茶地点等,侧面感知到中国文化的本质及其内涵,通过茶文化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能使交际双方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更加理解对方的文化,更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此外,2005年10月,中国文化部和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了“中国文化节”[2]。其中,中国话剧《茶馆》受到外国友人的欢迎和喜爱,吸引了更多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仅仅是一场文化节就对参与此项活动的外国人造成积极的影响,由此发现无论是一场话剧表演还是一场中国茶艺的展示,都有可能在外国人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有些人可能因为这场话剧,开始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好感,产生想要学习汉语或了解更多中国文化的动力。基于此,将茶文化引用到跨文化交际之中,不仅有助于人们之间顺畅地交流,还能够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

三、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英茶文化的启示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会依据对文化的认知寻找交际的匹配点,理解目标语的含义,同一信息点的不同文化内涵将会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3]交际的双方只有了解并理解对方文化的内涵,才能有效地避免在交际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进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一)尊重文化差异,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之间文化因素的有效输入与输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非随意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则,需要遵循“推动—接纳—适应—变革”的跨文化交际路线。[4]交际双方要有明确的动机以激发交际活动中的主动性,接纳与自身不同的文化,正是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交际才更加具有价值,交际双方在了解文化背景及内涵的前提下进行跨文化交际,才能促进交际顺利进行。交际双方要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避免文化差异对交际造成影响。跨文化交际物是变革的主要对象,当它被接纳后,要对其进行变革,以适应不同文化间的交际。

首先,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俗话说,没有真正了解过别人,就不能随意地评价别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双方,由于所处国家不同,文化、知识背景也不相同,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思维差异。对于中英茶文化而言,起初,茶是由中国传入英国的,但是受到英国的饮食习惯、思维方式及文化的影响,发生了变革和得到了发展。理解与自身文化不同的其他民族文化,有助于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随着了解的不断加深,茶文化的内涵也逐渐会显现出来,理解其他民族文化内涵更有利于跨文化交际。

其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财富,要充分重视文化的重要性。有人认为只要语言沟通顺畅就代表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其实,跨文化交际是借助于语言来表达语言背后的文化,正如中英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为了更流畅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要充分重视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学会利用茶文化作为沟通交流的切入点,例如优秀茶文化作品等,促使交际双方在接受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后,应该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意识。只有交际双方能够正视文化的差异性,积极探索文化背后的内涵,相互了解和学会接纳不同的文化,才能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进而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正如优秀的茶文化,只有我们有文化自信,积极传播茶文化,而对方也能抱着一种尊重、包容的态度,才能通过优秀茶文学作品让西方人对中国茶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的效果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知识需要实践活动来检验和巩固。理论的教学有了进步,实践教学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国际中文教师在“茶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中英茶文化和跨文化交际中茶文化的研究和理解,以满足现实的教学需求和提升教学效果。

茶文化并非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针对“茶文化”的教学,国际中文教师应该站在国际视角下,与时俱进。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茶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完善汉语教学的知识体系。教学要以茶文化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并进行拓展和升华。教学内容可以涉及有关茶的成语(粗茶淡饭、三茶六礼、人走茶凉等)、诗词(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谚语(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切忌生搬硬套,脱离教学实际,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此外,充分理解中国茶文化内涵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国际中文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茶文化教学的效果。此外,由于学习者国别不同,将对比法作为茶文化的教学方法更为合适,以中英茶文化的差异作为导入,通过对比中英茶文化,帮助学习者了解中英观念、习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让学习者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只有明确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对交际双方的文化内涵有更深的了解,这样不仅能减弱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的抵触心理,有利于汉语学习者更灵活地掌握和使用汉语,还有利于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推动交际双方更加高效地进行交际。

(三)开展茶文化活动,积极创设交际机会

交际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真实的文化活动,外国人在茶文化活动中不仅能够加深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进而理解茶文化背后的中国文化的内涵,还能够在活动中创造交际的环境,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首先,汉语学习者应该积极开展和参与茶艺等实践类活动,“茶艺”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他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体现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在茶艺实践课上,参与者可以直接接受中国茶文化的相关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汉语水平。另外,实际的茶艺活动能满足参与者动手实践的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外国人在参与的过程中感知到自身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其次,茶文化交流角和茶艺社团等为外国人创设了学习和了解茶文化的平台。茶文化交流角作为一个自然轻松的交流与分享的平台,为喜欢中国茶文化的学生提供了很多用汉语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参与者不仅可以相互分享和交流观点,还能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茶艺社团更是将喜欢中国茶文化的外国人聚集在一起,通过定期组织的相关交流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对中国的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也能在实践过程中提升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英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茶文化受不同文化背景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我们要学会正视并理解这些差异,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下促进交际双方都能顺畅地交流。文化交流离不开文化载体,茶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可以体现不同文化的内涵,我们应该养成借助茶文化或其他优秀文化载体作为沟通的切入点的习惯,不断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促进中国文化在其他国家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猜你喜欢
饮茶跨文化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文化的“办案经”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四季饮茶与健康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