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国有摩天岭林业总场楠木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

2022-02-24 22:37蒋聘珠
南方农业 2022年22期
关键词:楠木间伐林场

蒋聘珠

(兴安县国有摩天岭林业总场,广西兴安 541300)

楠木为常绿大乔木,高达40.0 m,胸径1.5 m,树干通直;材色黄褐略带浅绿,有香气,结构细密,纹理稍交错,强度中等,刨削光滑,易加工,不变形,耐腐、耐湿,抗虫蛀,为建筑、家具、雕刻、仪器、胶合板面、漆器和船舶等领域的名贵用材;种子油脂可供工业用;树姿优美,可作庭园、村庄周围的绿化树种。可见,楠木具有显著的工业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大面积、规模化种植楠木可满足市场对优质木材的需求,加大楠木市场交易量,进而提高林农收入。本文从兴安县国有摩天岭林业总场(以下简称摩天岭林场)自然条件出发,从育苗和造林技术这两方面入手,总结楠木培育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楠木产量与质量。

1 楠木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楠木多分布于四川省、贵州省、湖南省、福建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最适宜生长在海拔1 300 m以下的砂页岩山地,比如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市、百色市等地的低山、丘陵地,散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18~21 ℃,最冷月平均气温6~12 ℃,年降水量1 200~2 000 mm,能满足楠木生长对温湿度的需求,且该树种在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酸性的砂壤土、轻黏壤土和壤土中生长良好。楠木是中性偏阴树种,天然更新能力强,林下幼苗、幼树比较普遍,萌芽力强,呈深根性,侧根多,根系发达。幼年生长缓慢,高生长以50~60 年生最快,胸径生长以70~95 年生最快,材积生长以60~95年生最快[1]。

2 摩天岭林场楠木造林现状

摩天岭林场为兴安县公益一类国有林场,下设10个分场,林地面积约为1.07 万hm2,全场经营面积约为1.08 万hm2,森林覆盖率高达90.38%。摩天岭林场大力开展改培造林项目,抚育珍贵树种,已培育了秃杉、刨花润楠、闽楠、红豆杉等纯林,并打造闽楠和杉木混交林,通过杉楠混交充分发挥林木资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摩天岭林场已经培育珍贵树种685.33 hm2,杉楠混交林471.33 hm2,刨花润楠纯林86.67 hm2;不断加强兴安县森林抚育示范点建设,已经取得良好示范效益,这与该地区楠木造林技术的创新应用密不可分,故本文总结摩天岭林场楠木育苗与造林技术如下。

3 楠木育苗技术

摩天岭林场主要应用的楠木育苗方式有两种[2]。1)组培快繁育苗法,该育苗方式多应用在工厂化育苗环节;2)嫩枝扦插快繁,该育苗方式多应用于国有林场楠木造林。摩天岭林场一般采用嫩枝扦插快繁方法进行育苗,该育苗方式技术要点如下。

3.1 接穗处理

摩天岭林场利用嫩枝扦插快繁技术,促进枝条生根,且保证其生长旺盛,在苗圃地培植阶段不断提高楠木幼苗长势与长速,为后续上山造林打下坚实基础。1)从母枝上剪取枝条,枝条应为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嫩枝;2)将下端叶片剪掉,避免在扦插过程中流失过多水分与养分;3)将扦插条插入生根水中浸泡,浸泡时间约为15 min,以此保证枝条快速长出根系,提升细胞活力。

3.2 扦插方法

将扦插条插入基质中(扦插之前利用有效成分含量为1 000 mg·L-1引哚丁酸浸泡插穗底部,同时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处理基质土壤),扦插株行距为3 cm×5 cm。如果密度过高,将导致楠木生根后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出现根系腐烂和细菌感染问题[3]。

3.2.1 扦插时间

兴安县室外地温连续5 d 均维持在10 ℃以上时,即可进行扦插;如果扦插时间过早,将降低扦插成活率,或者导致植株冻伤;如果扦插时间过晚,将致使楠木枝条腐烂,扦插效率极低。

3.2.2 扦插温湿度

为使楠木扦插苗快速生根,还应控制苗圃地温湿度。室内温度始终控制在22~27 ℃即可,夜间最低温度不能低于20 ℃,以此保证嫩枝正常生长;土壤湿度维持在60%~65%即可,每周浇水1 次,浇透即可,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20 d 左右楠木即可生根。

3.2.3 光照强度

将光照强度调整在2 000~2 500 Lx,土壤pH 值在5.5~6.5,光照时长不能低于12 h·d-1。合理的光照可有效促进楠木腋芽分化,保证幼苗生长旺盛,生根快,且根系粗壮,楠木叶片浓绿有活力,愈伤生长良好。

3.2.4 出圃

培育2~3 年即可出圃,此时叶片卷在枝条上呈束状,如果是规模化、工厂化育苗,其商品苗高为25~35 cm 即可出圃。选择带土(带球)运输,以此保证根系水分蒸发缓慢,避免伤根、伤苗和死苗,提高造林成活率。

4 楠木造林技术

4.1 选地整地

1)由于楠木喜阴湿,且在幼龄期间生长较慢,因此在选地时应选择排灌良好,土壤疏松肥沃,土质湿润,日照较短的林地,比如可选择山谷两旁造林或者土壤湿厚肥沃的阴坡下造林。2)经过细致整地,砍除藤蔓和多余杂草杂灌,清除树头枝芽,伐根不高于20 cm,降低炼山时火苗的高度,必要时应该设置防火线,个别陡坡地带防火线宽度需大于20 m,其余为15 m 左右。将砍倒的灌木晒干,从上往下点火,炼山时间最好选择温度较低的清晨,时间不晚于08:00。3)炼山之后将未燃尽的枝条堆砌清理至山脚,之后设置方形暗坎,利用人工块状整地方法设置定植穴,清除定植坎周围1 m 左右的杂草杂灌,定植穴规格约为30 cm×50 cm×50 cm,沿等高线按4 m×4 m或5 m×5 m 布设样点,春季造林应在2 月之前完成整地。

4.2 定植

因幼苗侧根幼嫩,因此楠木造林起苗工作应在阴雨天进行;起苗时应该修剪过长的主根和枝叶,在根茎5~10 cm 处切开,植苗时苗切面和地面平齐,即可保留完整主根,以此提高成活率。根系萌蘖后,留有1 株壮苗,该植苗方法可保证苗木易成活且生长快,尤其在春旱地区,应用率更高。

采用全垦或带垦法,株行距为1.5 m×2.0 m,可根据造林地具体情况设置造林密度,如平缓坡地可适当加大至2.0 m×2.0 m,选择2—3 月阴天或雨后初晴定植。摩天岭林场营林技术人员应根据苗木的来源、类型、育苗方法、生长情况等充分调配人力物力,保证当造林土壤湿度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时进行适时移栽。例如,选用本地闽楠(地径2 cm 以上、苗高150 cm,3 年生优质壮苗),可带土球栽植,种植时应施0.5 kg复合肥做基肥,土团(直径20 cm)用包装物扎紧,定植时把苗木放入穴中扶正,微微上提,表土回填,最后培松土以保证苗木成活。在移栽过程中,应该保证种植苗木达到I 级苗标准;摆放在林地的苗木要及时种植,摆放时间不能超过50 min,否则将导致苗木失水过多,降低后续移栽成活率;此外,弱苗、断苗、病苗不种植。

4.3 幼林抚育

4.3.1 苗间管理

栽植后对缺苗、死苗的穴,必须及时补苗(与栽植时间间隔不能超过10 d),补苗30 d 后的造林成活率必须在95%以上,否则应继续补苗,确保成活株数达到原来的设计密度。补苗在造林后连续进行3 年,每年抚育2 次,共计6 次。

4.3.2 割灌追肥

追肥时间一般集中在春夏季节和夏秋季节[4]。在造林第1 年,分别进行2 次割灌和追肥,时间在5—6月和9—10 月。把林间杂草、灌木全部割除,清除石块;也可利用草甘膦500~1 000 倍液除草,15 d 喷施1 次,选择少风多云天气喷施,保证喷施后3 h 内无雨。追肥时沿苗木滴水线挖施肥沟,施肥沟规格40 cm×20 cm×17 cm,伐根在20 cm 以下;追肥以复合肥为主,施加量约为0.1 kg·株-1,与泥土搅拌均匀,上方覆盖3~5 cm 薄土,填平,压实。

在造林第2 年和第3 年,分别进行2 次割灌和追肥,时间在6 月和9 月。沿苗木滴水线挖施肥沟,施肥沟规格40 cm×20 cm×17 cm,伐根在20 cm 以下,追施复合肥0.1 kg·株-1,与泥土搅拌均匀,上方覆盖3~5 cm 薄土,填平,压实。

4.3.3 间伐更新

幼林生长慢,造林后3~5 年内,每年夏、秋季须加强抚育[5]。切忌打枝和损伤树皮,如林冠交错,林分郁闭,出现被压木后,应分期采用弱度的抚育间伐。1)萌芽更新。楠木砍伐后,根基长出很多萌芽并高出杂草后,每个根蔸选留壮苗1 株,后续随着枝条萌发可生长为成林。2)天然更新。主伐时,每667 m2均匀选留高大优良母树3~4 株,种子成熟前清除林地杂草、灌丛和枯枝落叶层,翻松土壤,以便天然下种,更利于成林。

在楠木中龄林期间进行间伐抚育,在幼林开始郁闭到森林成熟主伐前,在整个生长过程采取综合培育措施,改善林内卫生状况、调整林分组成、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单位蓄积量,是楠木种植过程中为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目的的重要营林措施。以萌芽更新为例,其间伐技术要点如下。

1)抚育间伐原则。摩天岭林场营林技术人员应该确保间伐均匀,适时适度,禁开天窗,同时始终坚持因林制宜,全面规划;以抚育为主,去小留大、去劣留优、去密留疏,多砍伐濒死木、断梢木、多头木和病腐木,拔除被压木,不得片面追求短期营林效益,也不能只顾木材产量过早进行间伐;禁止“以取材为第一目的”的间伐理念,保证间伐后郁闭度在0.6 以上即可,可视木材应用情况、造林目的和培育目的,灵活调控间伐后密度,但不得低于0.5,不能高于0.8,间伐强度在35%左右。

2)抚育间伐对象。摩天岭林场根据现有林分疏密度、郁闭度、林下植被状况、林木对生长环境的特性要求条件选择应抚育对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先考虑幼龄林。对于郁闭度大于0.7、生长率高、林木分化明显、自然稀疏强烈的林分进行抚育间伐:幼林郁闭后,林木内部出现竞争,要想强化林内目标树的培育,应及时进行采伐,一般造林8年可以进行透光伐;中龄林郁闭度大于0.8,林分出现自然整枝或分化明显时进行疏伐,疏伐强度在30%左右;对遭受轻微自然灾害的林分,进行抚育间伐。

3)抚育间伐开始期和间隔期。透光伐:幼林郁闭后,目的树种受到非目的树种、灌木杂草压制时开始间伐。生长伐:郁闭度超过0.8,胸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时开始间伐,枯立木与濒死木数量超过林木总数30%时开始进行生长伐,抚育采伐间隔期为5 年[5]。

4.3.4 营造混交林

在现代化林业发展背景下,摩天岭林场不断改进营造林模式,将楠木和其他类型林木进行混交。与传统单一纯林方式相比,混交营林方式更能丰富土壤菌落,提高林间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抑制病虫害发生。摩天岭林场经营树种以闽楠、刨花润楠、红豆杉等珍贵树种为主,尤其是楠木的种植面积已经突破5 333.3 hm2。

摩天岭林场自2018 年开始实施杉楠混交林项目,混交面积为106.67 hm2,其中楠木的种植密度为100~110 株/667 m2,定植时树龄为2~3 年;杉木的种植密度为50~60 株/667 m2。杉木在冬末春初造林,在造林当年进行1 次割草除冠,割草除冠过程中及时观测林苗生长情况,如果存在死苗应补植;同时在整个杉木、楠木生长期间及时做好人工修枝,清除多余枝干,割除死亡枝和徒长枝,保证林间内膛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利用50%杀螟松乳剂500 倍液+50%辛硫磷乳剂3 000 倍液+20%甲氰菊酯乳剂3 500 倍液综合防治杉梢小卷蛾;利用48%毒死蜱乳剂2 000 倍液+18%杀虫双水剂2 500 倍液,综合防控楠木蛀梢象鼻虫;利用40% DM 粉剂+50%氯丹乳剂2 000 倍液,可有效降低白蚁虫口数量。

5 结语

在楠木育苗过程中,嫩枝扦插快繁技术可提高育苗效率;在营林阶段,应该根据楠木生长特性和生物学特点,为其营造良好适生环境,如选择合适的定植时间,及时补肥、施肥,做好除草除灌,选择合适的间伐方式等,以此增强树势;必要时可营造混交林,提高林间物种数量和土壤菌落,在降低病虫害发生频次的同时,更新营造林发展模式。创新种植管理技术,有利于楠木木材产量和长期经济效益的提升,最大限度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单位蓄积量。

猜你喜欢
楠木间伐林场
周发祥:“我老了,让我儿子来守护楠木林”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茶盘洲的楠木王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林场起火了
楠木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金丝楠木不神奇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