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对多系统结节病诊断及与淋巴瘤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22-02-25 02:54韩晓雨郝珊瑚曹剑峰张国旭
临床军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淋巴瘤对称性淋巴结

韩晓雨, 郝珊瑚, 曹剑峰, 张国旭

北部战区总医院1.核医学科;2.心血管内科,辽宁 沈阳 110016

结节病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器官而病因不清的多系统良性的慢性炎性疾病,其中以肺、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受累最为常见,约占90%,有时可表现出影像学征像重而临床症状轻的特点[1-2]。结节病的诊断建立在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存在一个或多个器官非干酪样细胞肉芽肿的组织学证据和没有致病微生物基础之上[3-4]。由于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影像学所见往往成为诊断结节病的主要手段,而PET/CT为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最敏感与最有效的技术。因此,充分了解结节病的PET/CT征像是对其进行准确诊断的基础,但有时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易误诊为淋巴瘤等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18F-FDG)PET/CT对多系统结节病及与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1—2021年收治的47例结节病与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疾病类型将其分为结节病组(n=24)与淋巴瘤组(n=23)。结节病组: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50.2±1.2)岁。淋巴瘤组: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6.3±1.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Discovery 710.PET/CT扫描仪及GE Discovery VCT PET/CT。18F-FDG由美国GE MINItrace回旋加速器及自动合成系统制备,pH 值为5.6,放化纯度>95%。所有患者检查前均禁食6 h以上,控制血糖<11.1 mmol/L。根据患者体质量,按3.70~5.55 MBq/kg,静脉注射18F-FDG,显像前嘱患者多饮水充盈胃肠道,40 min时排尿后,行全身PET/CT,扫描范围从颅顶至股骨上段。低剂量CT扫描参数为120 kV电压,矩阵:512×512,层厚 3.27 mm,体部采集每床位3 min,6~8个床位。采用衰减校正及迭代法对PET图像进行重建,融合图像为美智医疗工作软件处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结节病组患者全身多系统受累情况与肺内CT征象表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受累淋巴结最大直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maximum,SUVmax)、受累淋巴结对称性及密度与融合情况、结外器官受累情况。

2 结果

2.1 结节病组患者全身多系统受累情况 淋巴结受累24例(100.0%),包括双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增大24例(100.0%)、颈部淋巴结肿大13例(54.2%)、腹腔淋巴结肿大8例(33.3%)、双腹股沟淋巴结增大5例(20.8%)。结外器官受累19例(79.2%),包括肺19例(79.2%)、脾4例(16.7%)、肝2例(8.3%)、腮腺1例(4.2%)、甲状腺1例(4.17%)、骨1例(4.17%)、皮肤及肌肉1例(4.2%)。

2.2 结节病组患者肺内CT征像表现 肺非间质纤维化:A结节19例(79.2%),B实变4例(16.7%),C磨玻璃密度影6例(25.0%),D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2例(50.0%)。肺间质纤维化改变1例(4.2%)。胸膜改变8例(33.3%):胸腔积液3例(12.5%),胸膜结节8例(33.3%),胸膜结节合并胸腔积液3例(12.5%)。

2.3 两组患者受累淋巴结最大直径及SUVmax比较 结节病组患者淋巴结最大直径为(2.19±0.71)cm,小于淋巴瘤组的(3.91±2.1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病组、淋巴瘤组SUVmax分别为(11.36±3.95)、(10.63±3.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受累淋巴结对称性、密度及融合情况比较 结节病组患者的两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发生率高于淋巴瘤组,淋巴结融合发生率低于淋巴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坏死、淋巴结钙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受累淋巴结对称性、密度及融合情况比较/例(百分率/%)

2.5 两组患者结外器官受累情况比较 结节病组患者肺部受累比例高于淋巴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器官受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结外器官受累情况比较/例(百分率/%)

3 讨论

18F-FDG PET/CT全身性显像特点不仅反映胸部病变,还可以显示胸外增大淋巴结分布情况及其他器官受累情况,有助于检出胸外活动性病灶[5]。结节病为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非干酪样性肉芽肿性病变。病理上,肉芽肿结节的中心有类上皮细胞,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组成,外周包绕着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纤维母细胞[6]。结节内伴有较丰富的微血管结构,一般无干酪样坏死,偶尔可见结节内小灶性纤维素样坏死[7-8]。SUVmax为FDG的标准化摄取值,用来描述葡萄糖的代谢情况,淋巴瘤的恶性肿瘤细胞及结节病病变组织中炎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均会增加[9-10]。两者SUVmax有重叠,无特异性,因此了解淋巴结形态、密度及分布等特点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结节病组患者的两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发生率高于淋巴瘤组,淋巴结融合发生率低于淋巴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良性病变的结节病双肺门淋巴结增肿大基本呈对称性,PET/CT示淋巴结呈典型的“λ”分布,此征像支持结节病的诊断[11-15]。不同于恶性病变的淋巴瘤,其生物学特点,决定了其逐级或跳跃式进入不同节段淋巴结,并在不同时间、空间先后发展起来,因此累及纵隔甚至肺外淋巴结、表现大小不等、形态及分布不规律。结节病为良性非干酪性肉芽肿性病变,病程长,有自愈性,可自行变小或吸收[11]。结节病淋巴结包膜多完整,其肿大的淋巴结很少出现坏死及融合,而淋巴瘤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快,发展迅速,具有侵袭性,容易出现融合现象[12-15]。淋巴瘤病理上少数组织可发生坏死,显微镜下小灶坏死CT扫描不易显示其密度差,此病理基础决定淋巴瘤的平扫密度均匀。淋巴瘤受累淋巴结只有相互融合成较大肿块因血供不足才发生坏死。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结节病组患者肺部受累比例高于淋巴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病肺部表现中以结节最为常见,而淋巴瘤肺部表现可多种多样,无特征性。两组患者其他器官受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结节病的18F-FDG PET/CT显像表现具有多部位、多样性改变,与其不同的病理改变具有密切关系,其中以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结节病较淋巴瘤更易累及肺部,在伴有肺内病变中,以肺小结节最为常见。除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增大之外,结节病的受累淋巴结长径多小于淋巴瘤及淋巴结极少融合,有别于淋巴瘤。

综上所述,18F-FDG PET/CT显像可全面、准确地评估结节病的全身病灶分布范围,并对鉴别淋巴瘤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淋巴瘤对称性淋巴结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淋巴瘤为什么不叫“癌”
高中数学函数对称性的应用探究
高中数学函数对称性的应用探究
颈部淋巴结肿大啥原因局部炎症、结核、肿瘤等都可能引起
肿瘤专家眼中的癌症治疗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