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纳大学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2-27 03:43王玉琼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22年2期
关键词:慈善事业本科生慈善

王玉琼

(华东师范大学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上海 200241)

随着公益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水平专业型公益慈善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1]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社会组织81.6万个。[2]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我国慈善人才不足的问题,更是在危机中明显暴露。[3]而巨大人才需求却无法得到来自高等教育的有效回应。就本科阶段的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而言,中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礼来慈善学院是全球学院第一个开展慈善研究与慈善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它成立于1987 年,迄今已有10 余年的本科办学历史[4],其经验对中国开展本科阶段公益慈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一)本科生培养目标

1.立足研究、融合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

印第安纳大学礼来慈善学院以研究起家,并与世界多家慈善团体有深度合作,因而基于研究和慈善实践活动开展人才培养是其办学的基本逻辑。学院“以慈善研究和教育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作为战略愿景,其确立的慈善学领域以及相关研究,为世界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慧支持。礼来慈善学院认为,传播智慧和推动实践就需要借助人才培养,而培养的人才又必须能够担负起这个使命。因而,礼来慈善学院基于促进人类社会理解慈善真意并不断提升慈善实践水平的目标,力图将慈善人才的培养与慈善研究、实践结合起来。[5]

2.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前述人才培养理念,礼来慈善学院确定人才培养应该达到这样的目标:成就善于思考并富有创新精神的慈善事业领导者和实践推动者,创新和领导慈善事业并推动世界发展[6]。围绕这一目标,礼来慈善学院的本科生项目不仅要让学生形成慈善的理论与知识架构、慈善组织体系运行的哲学及方法、慈善历史与文化,还要了解“如何”在非营利组织开展工作(实践)。同时,还要形成对慈善事业发展灵敏的嗅觉——对非营利组织的新兴领域的感知以及对国家、国际社会慈善事业发展动态的反应。[7]

3.培养人才的核心素养

礼来慈善学院认为,慈善人才对于社会发展作用重大,尤其在慈善知识的创造与传播、慈善教育的开展、慈善实践的推进、非营利和非政府组织的经营等方面,要发挥领导作用。唯有如此,才能积极而有效地推动美国和全球慈善事业发展。[8]因而在人才培养中首先必须强调的是道德标准——学术诚信和实践诚信,其次是基本的价值观,即多元、尊重和包容,因为慈善实践需要面对各种人群和文化。当然,慈善思维也是素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需要立足文科并基于跨学科的视角和全球视角审视慈善问题,学会使用多种方法分析和研究慈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反思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极为重要的素养,即通过实践反思形成良好的洞察力,进而创造新想法新知识、创新慈善组织运行方式和实践方式。[9]此外,实践能力是人才素养中的核心部分,这是礼来慈善学院本科生项目的重中之重。

(二)体系设计

礼来慈善学院认为,相比较其他专业而言,慈善人才需要基于课程学习与专题研讨形成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创新思维,需要基于各种慈善实践活动和研究形成对慈善事业深刻的理解和热爱,并养成愿意致力于慈善事业的情怀,还需要具备基于相关活动形成的全球视野。

1.课程学习:广博的知识与创新思维

礼来慈善学院认为,与其他学科人才教育所不同的是,慈善教育就是跨学科教育,需要基于跨学科的方法与视角,整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进而发展学生有关慈善的意识、理念、知识与能力。[10]换言之,就课程设计而言,需要凸显知识多元,即立足文科采取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具备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素养。

2.浸润实践的能力

慈善研究与慈善教育最终指向是慈善实践,而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基于间接和直接经验的“浸润”。[11]礼来慈善学院为了让本科生充分汲取实践营养,不仅要求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参加各种慈善研讨以汲取慈善活动家和研究者所提供的实践智慧,还为学生提供了以“通过捐赠来学习(Learning by Giving)”课为代表的实践课程——这种体验课程与年度性活动绑定,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体验感。[12-13]学校强调基于实习的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具体的制度,如规定学生至少在慈善管理现场工作150小时。

3.全球视野与人类关怀

礼来慈善学院将推动全球慈善事业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愿景,本科生即是这一重任的重要担负者。学院为本科生提供了海外实习机会,以培养其世界视野和全球意识,其中包括前往世界非营利性组织最集中且最富有成就的荷兰、德国等,对其慈善机构、组织和活动进行全面考察。

4.以“研究”推动学生智慧发展

创新和引领慈善事业发展是礼来慈善学院对本科生寄予的厚望,帮助学生形成对慈善的研究潜力,是本科生培养中的重要内容。礼来慈善学院为本科生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机会,并设立了研究基金。此外,学院还十分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为学生提供了职业规划清单Undergraduate Philanthropic Studies (PHST)Majors,并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指导以及资源。

二、人才培养举措实施

依托立体、结构化的模式开展本科生培养,是礼来慈善学院本科生培养的重要举措。礼来慈善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也为后来者提供了重要借鉴,并成为一种经典模式。高超的专业能力、广博的知识以及优秀的文化素养,是慈善人才培养的重要追求。按照学院的设计,通过本科阶段学习,学生应该形成结构完整的慈善知识体系(慈善理论、慈善发展史、慈善原则与价值观、慈善组织的理论、世界慈善文化)、科学的能力体系(慈善事件与现象、慈善与社会互动的认知与分析能力、慈善数据收集与处理能力、沟通与展示能力、协调与领导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先进的慈善理念、价值观以及对慈善事业的情感。

(一)课程设计

为有效规范本科生教学,凸显对学生发展区域的关注,印第安纳大学于2009年开发了本科生课程矩阵。[14]矩阵按名称列出每门课程,并根据本科学习原则(PUL)[15]对课程分为三级关注或者强调级别:重点关注(3级)、中度关注(2级)和次要关注(1级)。在此之下,对每门课程进行评估并形成重点学习目标,教师需要根据这一要求对学生课堂学习所需达到的专业水平进行评估。本科教学原则也成为本科生课程设置、教学和评价的依据——教师明确地说明课程的重点和评价指向。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方面展开合作。[16]根据这一原则,与礼来慈善学院慈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将学校的要求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特有的课程方案。礼来慈善学院将课程重点区域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语言技能、量化技能、信息资源技能、批判性思维、知识整合与应用、对社会和文化的理解、价值观和道德、智力发展(深度、广度、适应性)。从设定的维度来看,基本上围绕着作为慈善人才应该面对未来的职业和生活展开,凸显了对其基本文化素养、对人类生活的理解以及智慧生活与工作技能方面的关注。

1.凸显关注基本素养的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思想成熟、富有创见和奉献精神进而在世界上智慧地生活的人,[17]这也是未来慈善从业者的必备素质。学校层面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含核心沟通、分析推理、文化理解)和促进智力广度和适应性的课程(含生命和物理科学、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18]为此,礼来慈善学院在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基础上形成了有针对性的方案。其基础知识技能课程涵盖了分析技巧(包括数学、分析、计算机运用和逻辑等)、生命与物理科学(含1 门实验室科学课程)、历史(其中美国历史为必选)、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理解。而核心沟通课程则覆盖礼来慈善学院所强调的写作课程、演讲课程、外国语(其中包含了美国手语、阿拉伯等十余门课程供选择),课程弹性空间大,自主选择空间大。

2.凸显培养专业能力素养的专业课程

按照礼来学院的设计,为让学生体验“慈善”,专门设立了“第一年体验”课程,以研讨会等形式学习捐赠与志愿者服务课程。在此基础上,课程(40学分)在多次完善之后凸显了“聚焦”和“系统”色彩,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学习志愿服务、慈善捐赠等方面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知识体系,其中必修课程由包含“慈善学概论”在内的理论课程、包含“非营利管理和领导”在内的数门实务型课程、包含“实习和职业准备”的职业规划课程、包含“慈善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性课程。此外,还要求学生参与慈善研究的高峰研讨会,通过与行业成功者的交流,提升对慈善的理解。必修课程之外,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共计9个学分3门课程的选修方案——在理论课(如“伦理理论”等)、实务课程(如“电话和社区”)、研究课程(如“慈善研究高级专题”等)、体验课程(如“通过募捐学习”)中进行选择。

3.指向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高级课程

此类课程比之前的各类课程难度要高,包含了5 门课程(15 学分),也是学位课程的必备部分,学生可以在“伦理理论”“慈善研究课题”“宗教和慈善事业”等若干门课程中选择。此外,还提供了部分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共计5门课(15学分),以帮助学生达到毕业所需的120学分,这一部分课程都为自由选修且不受本科生教学原则约束。

(二)实践能力

慈善专业本科毕业生是未来专业慈善的主体力量[19],而作为实践层面的重要推动者和慈善实践的创新者,实践能力与技巧是其必备的核心素养。因此,礼来慈善学院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了实践能力养成计划。

1.“双导师”为特征的制式实习:能力全方位发展

作为本科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制式化实习备受重视。礼来慈善学院以制度化的方式,以“能力的结构化发展”为核心,对实习做了明确规定。制式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有三个特点:充足的时间保证、双导师针对性指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保证真正做到实践浸润,在实习时间上做了要求,即在学院名单中的非营利组织现场工作至少150小时(全程参与实习承担方及其合作方开展的活动),且全程必须遵守商定的实习工作时间表。对应的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必须注册完成至少15个学分的慈善研究课程,进而为其顺利开展实习活动提供支持。而由现场导师(现场实习主管)和学院导师(学院实习主管)组成的双导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给实习生进行指导,以其实践经验为学生基于实践的能力发展提供帮助。双导师不仅帮助学生完善简历和制定实习计划,还定期与实习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实习生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来帮助实习生解决实习问题。在实习协议形成后,实习生与潜在的实习组织、现场导师(现场实习主管)和实习管理人、学院导师,将举行10-15分钟的电话会议。电话会议之后,实习生才被允许注册慈善研究实习课程并开展实习。而实习协议所规定的实习生职责、学习计划、学习目标也将成为双导师进行实习评价的依据。

2.“非制式”实习项目:实践领域的专家助推学生能力发展

“非制式”实习项目实际上是在学期间的兼职实习,这种项目主要依托单位是与学校有良好合作的非营利性组织,可选择的实习单位有礼来公司基金会、里利儿童基金会、埃特尔乔格博物馆、美国红十字会等数十家高级别非营利性公司。学生在实践中有机会得到来自高水平专家的指点,同时还能够在真实的慈善场景中发展能力、拓展视野,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还有机会与慈善组织领导人建立联系,为其毕业后求职提供便利。另外一种实践是海外实习(含资助)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基于与欧洲比较的角度获取第一手慈善经验。该项目中,学生有机会向在慈善事业最为发达的荷兰和德国的慈善研究人员、慈善政策制定者和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人学习,并有机会实地考察非营利组织、大学、联邦机构和慈善基金会。学院还提供了多种海外实践奖学金,以支持学生拓展国际视野。部分海外实践项目时间跨度约为2-3个月。

3.体验与感悟:能力的涵养

礼来慈善学院要求学生在4年学习中,每年都必须参加相关讲座、论坛、研讨会,出席学院及合作单位组织的慈善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学生有机会分享高水平慈善活动家、慈善研究者和慈善组织领导人关于慈善的观点、经验,甚至得到他们的指导。代表性的研讨会有筹款学校为筹款专业人士提供的一系列网络研讨会。网络研讨会强调了礼来家族慈善学校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解决了该领域最紧迫的问题,为所有经验层次的筹款者提供了一个负担得起的独特学习体验。每年一度的“通过捐赠来学习”活动,则是在导师指导下的捐赠实物操作实践:学生将对基金会提供的10 000美元赠款进行捐赠管理——制定任务说明、分析赠款建议、进行实地考察,形成赠款决策。[20]基于慈善服务实践活动的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情感都具有重要作用。[21]

(三)职业发展

深入了解慈善事业、形成对慈善事业的情感、科学规划职业发展、基于职业认知和职业需求不断完善自我,是礼来慈善学院对学生的职业期许。为此,礼来慈善学院形成了以伴随式职业发展动态计划(Career and Leadership Preparedness,CLP)为核心的职业规划与调校、基于与已毕业的慈善从业者的职业互动、基于课程和讲座的职业经验提升。CLP的设计体现了这样一个思想:随着学生课程学习与实践的深入,他们对职业的认知也不断深化——这是一个自我反思与调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也会根据未来职业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的内容、节奏、深度与广度。第一年,职业初步规划。入学之初,学院就提供相关工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职业等方面进行测试,并通过与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以及招生主管)进行面谈,进而形成初步的职业规划。同时要求学生参与专业组织活动以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并获得相关经验、参加关于职业发展讲座。同时,建立关于职业规划以及相关活动的电子档案,以便于学生进行反思和调整。第二年,引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研究。如果说第一学年的要求是学生必须对职业进行初步了解,则第二学年的要求是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了解关于工作面试的信息、接触并了解慈善领域成功人士(案例)、进入慈善组织进行兼职、参加校内外慈善活动和招聘会、参加学院的职业发展讲座、在导师指导下创建简历(并随着技能的发展不断更新简历)、参加学院的工作坊。第三学年,将实习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这一阶段,学生除了参加学院安排的制式实习(以获得学分)外,还要与学生事务管理者沟通,对自己能否按期毕业以及职业取向(目标职位、公司、区域)等做出说明。同时,还需要就职业发展以及相关问题与导师进行沟通。此外,学生还要继续参加慈善企业的活动以便有效地建立关系网,参加学院举办的职业发展讲座,并继续开展兼职活动。第四年,求职与调整阶段。在继续开展兼职实习以丰富工作经验的同时,在导师的帮助下不断明确职业偏好——目标职位、组织和地域偏好,至少在毕业前6个月利用各种求职系统开始寻求全职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从入学到毕业,学生关于职业发展的材料都会进入其电子档案,供其反思。除了CLP职业规划与调校设计外,学院还设立了职业课程(1 学分),并设计了与毕业生结对机制——学院向在读学生提供已毕业学生的信息,不仅展示他们的成功经验,还帮助学生与毕业生结对,为其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

三、经验与问题

(一)礼来慈善学院的经验

1.基于对慈善事业和慈善人才发展精深理解而形成的人才培养理念。

礼来慈善学院以研究立身,基于对慈善事业的研究和慈善活动的组织与参与,形成了对慈善事业精深的理解。其对慈善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有着精准的把握。可见,慈善学科建设、慈善研究、慈善实践和慈善研究队伍(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其本科生培养的“智慧”之源。为服务于其“研究性”学院建设,服务于引领世界慈善研究和慈善实践的发展目标,先于本科生培养之前而开展的研究生培养和短期培训,为后来的本科生培养提供了办学方面的经验。学院始终将慈善智慧的汇聚和世界慈善实践的发展视为慈善发展之本,并将这一精神全面渗透在本科生培养项目之中——培养能独立研究与思考并具有创新精神、引领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领导型慈善精英被定为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2.科学的培养体系

虽然学院本身在本科生培养上并无充足的经验,但其背后的“大树”——老牌的世界一流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具有丰富的本科教育经验,并形成了完善的培养体系(课程、实践以及评估)。在学校开发的本科生课程矩阵和标准指导下,学院结合慈善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院的优势,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职业发展体系,为本科生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慈善讲座、慈善活动的课程化,为本科生将理论与实践对接,实现能力、职业情怀的双发展提供了支持;参与慈善研究和聆听行业顶尖人物讲座,为学生提供了慈善智慧滋养,为其以后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发展提供了支持;区域和全球实习(尤其在慈善事业发达的欧洲),拓展了其慈善视野并培养其慈善情怀;不间断的实践和实践研讨(讲座)、职业咨询顾问的支持、学长助力(分享成功经验)为其奠定了深厚的职业素养;在实习过程中,“双导师”的引领、支持和服务,有效地支持了本科生能力的发展。

3.实践资源体系支持:为学生的发展营造多维平台与广阔空间

学院极其看重与世界慈善组织和领导者、政府的合作和伙伴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为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提供平台支持和智慧支持(合作方实习导师)。正由于此,礼来慈善学院不遗余力地维护和拓展与世界慈善组织的合作关系(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慈善组织、无政府组织和机构建立的良好的互动),并积极参与各种慈善实践活动。[22]

(二)礼来慈善学院公益慈善本科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1.慈善人才作为一个本科项目,需要学科的支持

学科与课程不同,而课程恰恰是礼来慈善学院早期能够提供的——限于培训。其后,硕士项目是为了适应参训者和行业人才提升的要求而生的,这种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课程式”的。而慎之又慎的则是其博士培养(适应学院研究力量增加和其他相关高校人才需求),正是有了博士培养,礼来慈善学院才在外界人才急需的背景下启动本科生项目。但就目前笔者目力所及,慈善的学科建设还没有建成——系统化的、体系化的慈善学科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23]显然,礼来慈善学院不断加大研究体系、实践体系和学科队伍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正反映了学院领导人对于学科建设的追求。

2.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还未建成

就笔者目力所及,礼来慈善学院在培养体系的评估上,还没有形成标准,更没有建立相关的监测体系、实证研究体系。也就是说,当前的培养体系,尤其是课程体系,是不是科学?如何优化与创新,尚没有一个科学的回答。比如,课程设计上大量的研究性课程和跨学科课程,是否有效(对学生发展有多大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如何优化等等问题,亟待破解。此外,对人才的评价体系也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即在长时段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与体系,进而反过来推动培养体系的优化和学科的发展创新。[24]这些问题都是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所需要破解的。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本科生慈善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慈善之路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慈善义卖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