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DCA提高医院行政总值班工作质量*

2022-02-28 07:48——陈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事项流程

——陈 琳 王 敏

医疗服务工作的特殊性、连续性要求医院管理要做到全天候无缝衔接[1]。行政总值班是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保障医疗安全的一种补充管理机制,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PDCA管理理论,通过分析某医院行政总值班工作现状,发现问题,探索针对性改进措施,以优化行政总值班管理,切实保障医院工作平稳有序,助力医院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1 行政总值班现状分析(P)

1.1 总值班工作记录情况

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地区17家三甲医院行政总值班工作制度及相关资料,以此为基础梳理行政总值班工作记录内容与职责,并以此为基础主题框架,形成总值班工作记录分析主题。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总值班记录进行分析,共梳理出有效记录1 961条,将每一条记录作为一个分析单位,以上述主题框架为分类主题,将工作记录归类为以下5个类别,详见表1。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总值班常见工作事项中,处理频次最多的3项分别为:(1)传达落实文件通知类,占比31.82%;(2)后勤维修保障类,占比29.58%,其中协调信息系统故障维修比例较高(26.72%);(3)协调医疗事项类,占比19.28%,主要包括协调值班期间的院内外会诊(7.39%),协调急诊绿色通道、诊室饱和等事项(6.83%),协调危重患者抢救(0.36%),协调床位/设备、取血、患者死亡等医疗事项(4.69%)。

表1 总值班常见工作事项统计结果

通过分析总值班工作记录,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某些总值班记录格式混乱、有错别字、条理不清晰;业务咨询事项无具体内容,记录简单;某些事项处理无闭环跟踪,缺少回访或处理结果记录等。

1.2 总值班人员基本情况

对某院行政总值班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6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参与行政总值班的人员平均年龄为40.3岁;工作年限和参与总值班年限均以10 a以上为主;学历水平主要集中在本科;专业背景大部分为管理背景;职称以中级职称为主;中层干部占比32.70%:详见表2。可见,目前医院总值班人员中具有医疗相关背景的人员较少,且中层干部比例偏低,人员结构相对不合理。

表2 总值班人员基本情况

1.3 值班人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采用Likert 5级评分调查总值班人员对总值班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1分~5分表示“完全不清楚~非常清楚”,结果详见表3。可见,在总值班人员必备专业知识中,对于医疗相关核心制度以及医疗流程的掌握情况相对不充分。

表3 总值班人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1.4 总值班工作处理难度情况

调查了解总值班人员认为处理有难度的工作事项。结果显示,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患者投诉或医疗纠纷处理(55.7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46.15%)、突发安全事件处置(44.23%);认为需要进一步明确处理流程的工作事项,排名前三项的分别为:急诊相关事件处理(46.15%)、院内外会诊、转诊(44.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44.23%)。详见表4。

表4 总值班工作事项难度调查情况[n(%)]

1.5 总值班人员工作压力情况

采用Likert 5级评分调查了解总值班人员关于值班工作的压力情况,1分~5分表示“非常有压力~完全无压力”。结果显示,有5.77%的人员感觉值班非常有压力,有28.85%的人员感觉较有压力。进一步调查了解压力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排名前三的原因分别为:紧急事件或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有限(63.64%);专业知识局限,处理问题力不从心(52.27%);相关制度流程不熟悉,担心犯错(50.00%)等,详见表5。可见,值班人员对总值班工作感觉有压力,主要还是由于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医疗背景欠缺。

表5 总值班人员工作压力产生原因

1.6 制定总值班工作改进方案

基于上述总值班工作记录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以问题为切入点,选取了包括总值班人员、相关部门医院管理者等27名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总值班工作改进方案。

2 Do(实施阶段)——工作改进方案

2.1 完善总值班相关制度和流程

联合医院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各类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完善相关制度流程[2]。医务部门修订了急诊绿色通道及“三无”人员欠费、急诊诊室饱和、医疗纠纷等处理流程[3]。院办进一步完善总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职责、值班工作程序和要求;修订完善全院各项应急预案;优化值班记录表,规范总值班工作记录;信息部门增设值班手机,便于值班期间信息故障报修;后勤部门优化派车、订餐流程等,规范相关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2 优化总值班人员结构,合理安排值班

目前,医院总值班人员中具有医疗相关背景的人员偏少,且中层干部比例偏低,无法满足每日排班要求。为优化人员配置,重新梳理目前参值人员,增加具有医疗背景的人员及行政中层干部值班,安排时采取“中层带科员”或是“老带新”的搭配,进一步优化值班人员队伍,保障值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4]。

2.3 加强总值班人员培训

前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值班人员普遍缺乏医疗背景,对于医疗核心制度和常见医疗流程的掌握情况不理想,且值班工作压力也与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因此,需加强总值班人员的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培训。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医务、门诊、保卫、信息等相关部门专家对总值班人员进行授课,包括行政总值班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医疗核心制度、各项院内应急预案、OA文件处理、医患纠纷处理、危重孕产妇转/会诊等内容。在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保障前夕,重点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安全事件、信息系统故障等应急处置的培训,提高总值班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对新参值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同时,在总值班工作群和总值班室放置培训材料,供总值班人员及时学习参考。

2.4 建立跟踪反馈机制

为及时解决总值班日常出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行政总值班晨交班机制。定期对总值班工作记录进行梳理,对于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总结,在值班工作群或是培训会上强调工作要求,强化值班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闭环管理意识,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效率服务于临床,提高工作满意度[5]。

3 Check(检查阶段)——分析改进方案实施效果

通过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发现方案执行中的问题,并定期总结,结合问卷调查,分析方案实施效果如下:

3.1 总值班人员队伍及结构更加优化

经过对总值班人员的梳理,新纳入总值班人员8人,其中中层干部1人,具有医疗背景的人员5人,总值班人员队伍更加壮大,人员结构更加合理。在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严格落实三级在岗值班制,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单独设置医疗应急总值班,抽调具有医疗背景的人员负责,保障特殊时期总值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3.2 总值班工作记录更加规范

对比分析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值班工作记录发现,2020年总值班工作记录格式与内容更加规范,总值班人员工作的责任意识和闭环管理意识均有所增强。例如,患者咨询记录较之前增加了咨询内容的记录;上级文件处理的时效较之前明显提升,能够做到及时通知到相关科室负责人,并记录明确。

3.3 总值班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提升

总值班人员培训覆盖率100%。调查显示,总值班人员中有40.38%认为总值班培训对其非常有帮助,有46.15%的人员认为有帮助。具体业务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总值班相关制度流程掌握度(76.92%)、应急预案掌握度(67.31%)、协调解决医疗相关事务能力(65.38%)、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55.77%)、文件处理能力(34.62%)及值班责任意识和闭环意识(36.54%)。

3.4 总值班工作满意度提升

实施总值班工作改进措施1年后,为了解临床医技科室人员、医疗二线/三线及行政后勤人员对总值班工作的满意度,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9份。结果显示,相关人员对于总值班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为97.96%,对于事件跟进情况、电话畅通情况及响应速度、工作态度的满意度也为97.96%,处于较高水平;但协调解决问题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水平相对较低,为91.84%。可见,总值班人员工作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态度都较好,但业务能力还有待提升[6]。

4 Action(处理阶段)——总结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

PDCA管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管理过程,不断检查、发现问题、改进,然后将未解决的问题再纳入下一个循环,以此不断改进工作,实现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7]。通过运用PDCA管理工具,发现医院总值班工作已有较大改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频繁集中开展全员培训工作,系统化培训力度还不够;未制定总值班工作奖惩机制,人员激励不到位[8];医院其他值班岗位配合不够,联动机制有待加强等。以上未解决问题也将纳入新一轮PDCA循环,不断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事项流程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重大事项决定权探究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一周重大重组事项一览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