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桃城区科技描绘特色农业新图景

2022-03-01 09:28董志水赵克
河北农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鸡舍庄园大棚

□文/董志水 赵克

深冬时节,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北苏闸村的冬暖式大棚里暖意融融。菜农苏秀娟给自家的千禧番茄整完枝,习惯地拿出手机,拍摄视频,在微信和抖音上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她的抖音号和微信群里,众多客户时刻关注着她的西红柿成熟采摘的消息。

近年来,衡水市桃城区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为导向,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以畜牧、蔬菜两大产业为主导,引进、推广了一批前沿科技成果,设施蔬菜、育苗、观光农业、蛋鸡养殖等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展现了桃城区特色农业产业生机勃勃的发展新景象。

传统蔬菜大棚遇见前沿科技

北苏闸村是桃城区最早发展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村庄,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有的日光温室大棚已经“服役”将近30 年。熟悉设施蔬菜生产的人都知道,传统日光温室使用年头多了,棚内土壤、墙体、支柱等含有的病源菌会大大增加,作物病害频发,防控成本激增,菜农常常不堪重负弃棚而去。

而在北苏闸村,由“棚菜种植状元”安广申领办的大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多项先进科技成果,成功解决了病虫害防控难题,农药施用量锐减90%以上,不仅节约了大量农药农资成本,劳动用工也大大减少。在生产上,合作社种植的千禧西红柿、葡萄、草莓等品质优、口感好,作为精品果菜受到远近市场欢迎,销售到了上海、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中城市。

帮助大山合作社众多传统大棚实现“超期服役”的,除了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支持,河北千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科技产品“温室双H 型杀菌抗病害专用灯”功不可没。据介绍,该产品发射出的光线,具有特定的两个光谱波段的光量子,所产生的紫外线+臭氧在杀菌抗病毒方面可以替代化学农药:可以破坏病源菌、病毒等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使其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每天早晚开上10分钟,即能够有效控制大棚内病害发生。在害虫防控方面,采取棚外黑光灯诱杀,棚内悬挂粘虫板和释放丽蚜小蜂、捕食螨,很好地控制住了多种害虫。

公司负责人介绍,“量子科技”系列产品最显著的特点是绿色安全,在出色完成杀菌杀毒的同时不产生任何残留,是对环境友好,有效节本增收的科技利器。

桃城区蔬菜技术推广站龚俊良站长介绍,目前桃城区像北苏闸村这样的零散传统大棚还有不少,通过示范推广一批科技成果,把菜农们从繁重的大棚管理劳作中解放了出来。像北苏闸村苏秀娟,她家种了4 座大棚,茬口是冬季一大茬西红柿,夏天一茬丝瓜,一年下来,每个大棚都能带来4万多元的效益。

科技助力废坑塘育出“苗”产业

在桃城区,得益于“量子专用灯”这样的科技成果助力,对环境和病虫害防控要求更严格的蔬菜育苗产业闯出了一篇新天地。

走进桃城区邓庄镇邓庄村的蔬菜种苗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满目翠绿的白菜幼苗长势喜人。2020年,邓庄村抢抓“美丽中国河北样板村”项目契机,结合村情实际,成功申报了蔬菜种苗种植基地项目。村两委班子整合村里的废弃坑塘地进行提升改造,建起了蔬菜种苗基地。目前,基地已建成3360 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大棚一座、144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大棚两座。

从事育苗产业多年的技术员刘晓国介绍,蔬菜种苗虽然生育期短,但根茎叶质地娇嫩,一旦发生病害防控起来非常困难。目前,邓庄村蔬菜种苗种植基地已经形成年育苗2000万株,品种包括茄子、辣椒、西红柿、白菜,育苗产品全部通过订单销售到山东寿光、德州和北京新发地、山西等产区。

邓庄村党支部书记邓文智介绍,育苗种植基地采取“村集体+承包户+农户”的运营模式,由村集体公开招标,把大棚租赁给承包户,租金用于村内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支出。承包户雇佣附近村民,负责日常种植管护。“村集体每年收取承包费5万多元,资金用于发展特色种植,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邓庄村党支部书记邓文智说,当初,育苗基地立项后,村民担心技术不过关,普遍存在观望心理。“在技术专家帮助下,我们很快就轻松掌握了整套育苗技术,也很快打消了农户的疑虑。”

承包大棚的李贵香看着长势喜人的白菜苗,笑呵呵地说:“以前从没想过,我们常种的白菜也要大规模育苗,也能够帮我们赚钱增收!”

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邓庄村蔬菜育苗种植基地带动村民就近务工,实现年人均增收近2000 元,成为了村民“家门口”的致富园。

和美庄园“南果北种”更甘甜

元旦过后,位于桃城区北沼村和美庄园也开始忙碌起来,大棚里的草莓红了,人气渐旺,三五成群的游客正忙着采摘草莓,其乐融融。放眼望去,鲜红的草莓挂满田垄,宛如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绿叶之间。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香甜。

近年来,北沼村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利用毗邻衡水市区的区位优势,以打造具有城郊经济特色的现代农业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形成了以南果北种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园区。目前园区种植的南方水果有火龙果、杨桃、木瓜、红心柚子、鸡心果、沃柑等十余种。

和美庄园总经理陈春芳介绍,为了保证种植质量,庄园一边儿引进种植南方果树,一边儿攻克技术瓶颈,用精细化的栽培管理技术提升果实品质。除了充分利用设施温室的保温功能,水肥调控和病虫害防控方面一系列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得管理技术更加精细、精准、可控。由于技术管理到位,加之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更好,品尝过和美庄园火龙果、沃柑的游客都夸比南方的水果口感更好滋味更足!

目前,和美庄园已经建起了24 座大棚,占地100 多亩。除了特色水果,和美庄园还发展起了多肉植物大棚种植,引进了田园鸡、跑步鸡、鸭、鹅等家禽。园区打造的游学教育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各项活动有声有色。采摘园内还设置了休息座椅,大棚外墙上绘制了各类卡通图案,并有技术人员科普南方水果知识。市民无需长途舟车劳顿,在这里就能品尝到南方热带水果风味。周末和节假日陪家人、带孩子到和美庄园采摘火龙果、沃柑,挑选心仪的多肉盆景,已经成为衡水市民乐享田园的日常生活。

蛋鸡智能养殖自动养鸡解放

2021 年3 月,桃城区润丰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400 万元的智能自动蛋鸡养殖鸡舍建成投产。已经投入使用,合作社法人唐新志和妻子马上体验到了这套智能自动化养殖设备的科技含量:鸡舍内的电力照明、温湿度调控,饲料混配投喂、给水,鸡蛋收集传送,粪便收集清理全部自动控制,一旦哪个指标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

“跟过去相比,有两个最明显的感受,一是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过去这些活计我们两口子加工人紧紧张张,现在只需要日常鸡舍巡查,看看蛋鸡状态是否正常即可;二是生产用工明显减少了。目前我们这一栋鸡舍两天收集一次鸡蛋,到时候只需要四五个人装装箱子。”唐新志深有感触地说。

在此之前,唐新志已经有了20 多年养鸡的从业经历。但那时候他们的鸡舍建在村边,规模小,设备陈旧,拌料饲喂、处理鸡粪、捡拾鸡蛋等日常管理都需要人工操作。尤其是鸡场就在村边,气味难闻,村民很有意见。在桃城区农业农村局、环保局等单位指导帮助下,唐新志在赵圈镇前王庄家村外重新建设了占地34亩的养殖场,并从唐山遵化引进这一套全自动养殖鸡舍。

唐新志算了一笔账,目前,鸡舍现存栏蛋鸡3.6 万只,从2021年6月开始产蛋,日产鲜蛋1.7~1.8吨,截至2021 年12 月底,实现产值331.2 万元。鸡场每天消耗玉米、小麦等饲料约5000斤,所产生的鸡粪发酵处理后可供500亩农田施用。鸡场运营良好,收回成本指日可待,让唐新志夫妻俩信心倍增。他们已经做好了发展规划,2022年再投资建设一栋鸡舍。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科技的持续发力。伴随一项项新技术、新成功的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正在桃城区农业农村发展图景中,描摹下产业特色鲜明、提质增效明显的亮丽色彩。

猜你喜欢
鸡舍庄园大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大棚妹子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慢屋·青麦庄园
鸡舍救无人机
喂鸡
别请狐狸建鸡舍
孙云朵和她的云朵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