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安平县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产业园建设

2022-03-01 09:28田军河
河北农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总产值粪污沼气

□文/田军河

衡水市安平县总面积505 平方公里,耕地47 万亩,人口33万,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国家果蔬有机肥替代试点县、河北省农业精品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生猪产业优势区。

该县坚持“丝网强县、生猪富民”政策,已从传统养猪中培育出“种猪繁育、健康养殖、疫病防控、屠宰加工、粪污处理、环保能源、粮食种植、饲料加工”的全闭合式绿色循环产业链,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

安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总面积23万亩,按“一核、三区,两带、多点”进行空间布局,覆盖7.5 万农业人口,其中核心区面积1.8 万亩。2019 年,产业园总产值76亿元,生猪主导产业一产14亿元、二产52亿元,二产占总产值的68%。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国领先

产业园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 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2家,万头以上标准化养殖场15家,规模养殖场64家,年出栏生猪60 万头,良种覆盖率100%,创建北京老字号商标1 个、中国驰名商标1 个,京安牌商品猪成为奥运会、全国两会的特供产品。

以生猪养殖为基础,配套建设了饲料厂、屠宰厂、污水厂、沼气厂、无害化处理厂、有机肥厂、生物质热电厂等,形成了“畜、沼、粮、热、气、电、肥”循环农业体系,打造了“农业废弃物一律不剩、化肥使用量一律不增、煤炭能源一律不用”的“安平模式”。

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全国领先

设立了陈焕春院士工作站、王汉中院士工作站,与瑞士合作设立了沼气研发实验室,创建了“裕丰京安”国家级创新平台,成立了河北省生猪产业技术研究院。拥有国家专利6 项,有8 项科研成果在全国推广,其中畜禽粪便处理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荣获农业部科技一等奖;低温制沼技术,解决了北方地区持续产生沼气的难题。

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紧紧围绕养殖污水、粪便、病死动物等废弃物,先后建设完成了日处理5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年发电1500万千瓦的沼气发电厂、年处理10 万头的无害化处理厂、年产25 万吨的有机肥厂、年发电2.4 亿千瓦的生物质热电厂等治污工程,逐步实现了中水回用、粪污制沼、秸秆回收、有机肥生产等全县域、全量化工业处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

带动园区内养殖合作社26 家、种植合作社123 家,吸纳农民就业1.7 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3793 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38%,养殖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率达62%以上。2018 年11 月,全省乡村振兴现场会在安平召开。

政策措施支持有力

县财政投资1.1亿元,为产业园进一步完善了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落实生猪产业发展奖补资金4750 万元,设立粪污、秸秆收集等专项补贴资金1300万元;大幅放宽养殖占地政策,落实养殖用地1550亩,为产业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安平县把创建产业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围绕生猪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生猪产业兴旺引领区、养殖技术装备集成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绿色环保生态宜居区。到2022 年,园区可实现总产值85 亿元,生猪产业可实现总产值7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7:1,农民人均纯收入31980元,建成全国一流、绿色循环、可复制、可推广的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

猜你喜欢
总产值粪污沼气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养殖污染防治措施探讨
面积突破16万亩,总产值增超200%,宣州稻渔产业要“爆大料”
基于我国疫情期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聚类分析
沼气发电工艺中沼气干燥设备的应用
两部门:各省确保年底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
山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今年要达75%
河北九成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
2014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总产值预计达37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