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对外投资现状及发展策略

2022-03-01 09:28刘宇鹏王晓燕王博文
河北农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投资规模河北省农业

□文/刘宇鹏 王晓燕 王博文

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河北省农业对外投资企业的投资规模不断增长,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经营领域也不断扩大,有力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推动了河北省农业发展的国际化。全省各级政府也积极支持,不断提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统筹利用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投资效果。目前,河北省已经初步形成多地区、多领域、多形式的农业对外投资格局。

一、河北省农业对外投资总体情况

截至2019 年底,全省已有25 家典型企业定期向农业农村部报送农业对外投资情况。河北省农业对外投资主要投资于畜牧业和种植业,其中投资于畜牧业的投资存量为48.98%;其次是投资种植业的投资存量,占44.71%;而投资于农业其他行业的投资存量比重较低,只有不到6.02%。目前,河北省投资林业对外投资存量非常少,而且仍没有在境外投资渔业的农业企业。可见,河北省农业对外投资结构不尽合理,畜牧业、种植业和农业其他行业投资迅速增长的同时,其他农业产业投资则停滞不前,需要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

二、农业对外投资规模

由表1 可知,截至2019 年底,累计投资规模超过2000 万美元的企业有4 家,比2018 年增加1 家,占企业总数的16%;累计投资规模在1001~2000 万美元的企业有2 家,占企业总数的8%;累计投资规模在501~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4 家,占企业总数的16%;累计投资规模在201~500 万美元的企业只有1 家,占企业总数的4%;累计投资规模在101~200 万美元的企业有5 家,占企业总数的20%;累计投资规模在0~100 万美元的企业最多,共9 家,占企业总数的36%。可见,河北省农业对外投资企业多数投资规模仍比较小,累计投资低于200 万美元的企业数量超过了一半,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累计投资超过了200 万美元。这与其他东部沿海省份相比,投资规模明显偏小。

表1 企业农业对外投资规模分布情况

三、农业对外投资区域和国别情况

从境外农业投资地区分布来看(表2),河北省企业境外农业投资在世界各洲均有分布,大洋洲累计投资额最高,达到了15993.8 万美元,占全省对外投资总额的45.66%;其次是非洲,14031 万美元,占40.06%。此外,亚洲和欧洲对外累计投资额分别达到了6.96%和5.75%,而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对外投资额均未超过1%。

表2 河北省上报企业农业对外累计投资额(分区域)

四、河北省农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层面

据调研,河北省农业对外投资企业自身实力以及融资能力相对不足,投资规模均较小,国际化能力不强。企业资产规模在200 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占了56%,资金压力较大。大部分企业的农业“走出去”的经验不足,能力较弱。农业“走出去”的目标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国内很多农业技术人才不愿意到这些国家去,导致缺乏农业技术人才。另外,河北省农业对外投资起步晚,多以初级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为主,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对产品加工、收储、流通、定价、销售等缺乏有效掌控,导致其产品在当地乃至国际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2.国家政策层面的问题

由于我国严格限制种质资源,列入种质资源“不对外交换”目录和未列入目录的品种及杂交作物亲本种子原则上不允许出口,这对推广国内优质种子造成了很大影响。据调查,中国先进常用的种子大部分都没有列入“可以对外交换”目录而不能出口,省政府特批对种子的数量、品种也有严格要求,导致很多“走出去”企业缺乏优质农产品种子,在国外大范围种植极为困难,需要艰难的扩繁过程。

3.东道国层面的问题

东道国的政策往往会给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造成一定风险。通过对河北省25家主要农业对外投资企业进行深入访谈,笔者发现一些企业经常面临东道国政府的“歧视”,主要表现在东道国出台的“歧视”中国企业的政策。这些东道国往往通过设置土地购买、租赁方面的特殊政策,对中国企业实施歧视性限制,给投资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投入和损失。另外,存在社会环境动荡、当地政府缺乏诚信、基础设施供给不到位、劳工政策繁琐等现实问题,都会增加企业“走出去”的风险。调查中有企业反映,虽然该企业肉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当地政府不授予国外企业屠宰权,出栏肉牛只能低价出售给当地屠宰场,而牛肉加工品的高端市场价格却与企业无关。

五、政策建议

1.构建农业“走出去”服务体系

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政府收获的是经济影响力和地区贸易话语权。加强国家对农业走向全球的宏观指导和服务能力建设应该是今后农业“走出去”的重点工作之一。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对全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统一管理和指导,谋划出台“农业对外投资的专项战略规划”,进一步完善农业“走出去”服务体系建设。各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与国家服务体系配套的地方服务体系,为对外投资企业打造健康发展的良好内部环境。

2.加强对农业“走出去”企业的支持

调查显示,25 家企业中有22 家均表示资金是企业境外投资的主要瓶颈,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一定的资金或金融支持。因此,建议省政府加强对农业“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支持。重点支持企业通过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内保外贷等多种渠道解决境外融资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强保险服务,鼓励境内保险公司与“走出去”企业直接对接,开发适合境外农业风险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承保方案,使保险服务尽可能多地覆盖企业海外投资风险。

3.推动双边共建农业合作园区建设

根据河北省农业生产优势特点,立足现有农业对外投资基础,充分利用河北省与北美、澳洲、中东欧、非洲等地区农业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双边共建农业合作园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绿地投资、股权并购等方式,完善境外基础设施配套,延伸产业链,建设涉及科研、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境外农业产业园区,争取农业农村部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认定挂牌,形成河北省农业境外投资的标杆。中小型企业可与本省、京津或国内产业相关企业抱团“走出去”,或利用境外已有农业产业园区实现“走出去”,降低境外投资风险,形成“走出去”合力。

猜你喜欢
投资规模河北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河北省冬季奧运会交通应急保障指挥系统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菜鸟开店(五)——确定投资规模与合伙人制度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创业投资的资金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对非洲投资现状的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