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山前平原区豌豆-夏谷一年两熟栽培技术

2022-03-01 09:28马继钰韩玉翠王健郭振清林小虎
河北农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燕山谷子豌豆

□文/马继钰 韩玉翠 王健 郭振清 林小虎

燕山山前平原区受光热资源禀赋、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传统的作物栽培制度有春玉米(花生)-冬小麦-夏玉米两年三熟制、春玉米一年一熟制等。传统作物栽培模式很难在一个自然年度(1~12 月份)内实现一年两熟,光热资源利用上存在“一熟有余,两熟不足”的情况,造成了光热资源浪费、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豌豆为长日照和早春播作物,适应能力强,并且对土壤有很好的固氮作用,近年来燕山山前平原区豌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谷子属于C4作物,气候适应性强,且具有抗旱、耐瘠、营养丰富均衡、粮饲兼用等特点。燕山地区在绿色可持续生态发展、质量发展和营养导向型农业发展目标下谷子种植面积逐渐恢复,不同的谷子品种在燕山山前平原区气候条件下根据生育期可以选择春播、晚春播或夏播方式,均可以正常成熟。

为创新燕山山前平原区粮食作物一年两熟栽培技术模式,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杂粮杂豆)冀东燕山山区综合试验推广站团队成员近年来在昌黎地区开展的“豌豆(早春播)-夏谷(夏播)一年两熟栽培模式”研究获得了成功,并形成了地方标准,提升了燕山山前平原区杂粮杂豆生产水平。现将这一栽培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一、基础条件

1.气候条件

燕山山前平原区全年无霜期大约为190 天,10℃以上的积温大约为3800℃,常年降水量在600~700 毫米。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温度适宜,符合“豌豆(早春播)-夏谷(夏播)一年两熟栽培模式”所需的气候条件。

2.土壤条件

豌豆的适应能力极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不宜在盐碱含量高、低洼地中生长;谷子耐干旱、耐瘠薄,但籽粒小、芽弱、顶土能力差,不宜在低洼处,过酸的土壤中种植。燕山山前平原比较平坦,为壤土或沙壤土,土壤通透性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条件适合种植豌豆和谷子。

二、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

结合燕山山前平原区气候特点和生长环境,一般选择适于本地区种植、产量高、抗病性强、抗逆能力强的品种。豌豆品种选择适应性强、抗旱、抗白粉病且生育期短的品种(90~100天),例如中豌6号、中豌9号等。夏谷也选择生育期短(90~95天)且抗倒伏、抗病等方面表现好的品种,例如冀谷39、冀杂金苗1 号等。豌豆及夏谷种子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4404.1和GB4404.2。

三、豌豆栽培管理技术

1.整地和施肥

播前整地,结合整地施入有机肥1500 千克/亩,同时施入氮、磷、钾总含量45%的复合肥20~30 千克/亩作为基肥。

2.播种

豌豆不耐高温、喜冷凉、抗寒性强,更适宜在湿冷的环境中生长。在3 月上旬顶凌播种,即惊蛰前后进行播种。在种子播种前晾晒3~5天,对种子进行精选,拌防虫药剂等可以有效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效果。

采用条播方式足墒播种,行间距为30厘米,播种量为15 千克/亩,因品种略有差异。播种深度为3~5 厘米播后覆土轻轻压实,防止水分过快散失。

3.追肥

如果豌豆幼苗生长健康正常,则后期不需要进行追肥,如果在幼苗时期出现地瘦苗黄的现象,则需要采用速效氮肥进行施肥,达到增产效果,可追施10 千克/亩尿素。

4.病虫害防治

在豌豆生长苗期重点防治白粉病、褐斑病、蚜虫、潜叶蝇和斑潜蝇。本着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在化学防治中,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其选择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标准。

5.除草

豌豆在播种后在出苗前选用封闭除草剂防治杂草或者在出苗后除草,根据杂草种类可选用防治禾本科草或阔叶草的除草剂进行出苗后茎叶喷雾防治。除草剂的选择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标准。

6.浇水

在豌豆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灌溉,在出苗后15 天左右、开花期和结荚期视墒情各浇水1 次。尤其是在豌豆的开花阶段,生长速度会变得非常快,豌豆叶面积也会不断的扩大,需要进行及时的灌溉浇水。

7.收获

鲜食豌豆于开花后18~20 天,籽粒饱满时开始采收;干籽粒豌豆在80%豆荚枯黄时收获,在早晨露水未干或傍晚时进行收获,以免爆荚落粒。

四、夏谷栽培管理技术

1.整地和施肥

6 月中下旬豌豆收获后及时整地,尽量降低农耗,墒情较好的地块可免耕。整地时施加1500 千克/亩有机肥与30 千克/亩的复合肥做底肥,并且在灭茬后播入夏谷种子。

2.播种

夏谷喜温、喜光,在前茬豌豆收获后,争取及时播种,一般在6 月下旬至7 月初进行播种。适时播种的种子出苗快,幼苗出土正值初夏季节,有利于蹲苗和根系下扎,生长后期有利于抗旱和抗倒,同时能使谷子的光照、需水等规律与自然光照和降雨相吻合。

根据土壤肥力、品种分蘖能力等综合条件,夏谷足墒情况下的播种量为0.4~0.5 千克/亩,采用条播方式,行间距为40~50 厘米,播种深度为2~3 厘米。覆土应均匀一致,不宜过深,覆土后进行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提高谷子出苗率。

3.病虫害防治

谷子主要病虫害有白发病、黑穗病及地下害虫等,防治同样本着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农药的选择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标准。

4.除草

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的方式进行。化学除草选用在谷子出苗前喷施封闭除草剂防治杂草或者在谷子出苗后,杂草2~4叶期进行除草。例如封闭除草剂使用谷友的量为每亩140 克谷友对水50 千克,均匀喷施地表,可以有效地防治狗尾草、谷莠草、马唐、牛筋草、千金子、狗尾草、马齿苋等杂草。谷子出苗后除草时要定向且距地面25厘米喷洒地面,不要喷到谷子心叶上。除草剂的选择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标准。

5.苗期管理

谷子3~5 叶期进行间苗,间苗可以和定苗结合进行,根据种植密度定苗,一般亩留苗3.5 万株左右,株距5~7厘米。谷子抗旱能力强,全生育期一般不需要浇水,如果土壤过干,可适度灌溉。

6.中耕培土

在谷子7~9 叶期进行中耕培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接纳雨水,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提高产量,防止倒伏。

7.收获

谷子完熟初期进行收获,特征为谷穗上90%的谷粒变成本品种的特征色。

猜你喜欢
燕山谷子豌豆
盛开在燕山深处的山桃花
——怀念何理老师
打谷子
燕山大学
晒谷子(外一首)
豌豆笑传
豌豆笑传之拔罐
家在燕山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