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馈赠

2022-03-01 13:49王近松
新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室友诗句流浪

文/王近松

当我在天晴时的傍晚看见夕阳和晚霞时,我的魂就丢了。

我喜欢云,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从小我就对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初中时,王小波先生在《黄金时代》中的句子:“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这段话几乎成了我写作文的开头或是结尾。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你会问自己:人这一生的意义?我们常常把自己比作一朵云,生来便开始了“流浪”,而流浪的生活,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孤独。在二十多岁谈论孤独,似乎是一件不应该的事。于我而言,似乎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孤独的内涵,更多的时间是在享受孤独。我有时还在想,也许只有孤独的“流浪者”,才会在意天空流离的云朵,因为他就像云一样漂泊四方。

2018年,我大学毕业,当我回去翻阅相机内存卡里的照片时,我惊奇地发现,三年的时间,我与那么多形状不一的云朵相遇过,尽管随着时间流逝,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但固定的美,总会让人浮想联翩。

我不知道它们去了何方,但每天看见云朵,我就知道那是远方的来信。

十八岁时,我到昆明求学,来到了“云”的故乡,在踏上云南大地之前,我读过许多关于云的文学作品,为了验证彩云之南的云是否真如名家笔下的文字那样,我真的来云南了。

在云南以南,便是一个旅行者的诗和远方。

刚到昆明时,这里的环境于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每当感到孤独、无聊时,我就盯着天空看看千姿百态的云朵,享受来自高空的孤独的馈赠。

我读过很多写云的诗句,其实我都记不住那些写云的诗句了,只记得那些诗句念起来总是朗朗上口。傍晚时分,几个人坐在草坪上,我告诉大家,云朵像飞马,云朵像凤凰,有时候大家会随声附和,有时候他们会回复一句:“这样的云,每天都有。”

也许“每天都有”是一个我不愿意接受的事实。相同的云朵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你看到时会有不同的感受。也许昨天你看到的时候,你的心情是好的;明天,你看到的时候,你内心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伤感,所以你看到的云朵也是孤独的,正如你的心情一样。

大一时,每个周末我们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记得有一次去法界寺,我们6个人步行五六千米,当我们站在法界寺的最高处时,风刮过来,穿透我们的身体。我们仿佛走到了时间之外,在山顶与云朵交谈。

当你张开双手,每一朵云都朝着你涌过来。同行的室友要求下山时,我内心是十分抗拒的,不禁想起90后作家李尚龙的那句:“青春就是一个不停地走错路,不停地回头的过程,当你不知道未来要发生什么,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给自己铺几条路。”或许在我看来,看云也是我给自己铺的一条路。

这条路,一定是柔软的。孤独的灵魂,也会在千姿百态的馈赠里找到舒适区。

从山上下来,我们找了一家小菜馆点菜,吃着吃着大家就变得特别感性,酒足饭饱后,我们走出饭馆,有两位室友走不动,坐在人行道边的花坛上,晕晕乎乎地数着天上的星星。有一位靠在路边的一棵树上,讲起五代十国,讲起杨贵妃,讲着讲着,眼泪就哗哗流下来。他说他来到这里,觉得特别孤独,他没有考上一个好学校,让他的父母失望。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就告诉他抬头仰望星空,仰望星空会让一个人觉得从容。

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月亮周围的云朵是彩色的,像极了梦想。我也在那个半醉半醒的夜晚,认真地读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也读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然而这样的夜晚将不再回来。

多年后,我们大学毕业,如天空的行云,到不同的地方工作、生活,却异常想念在一个叫杨林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二十岁,有我们的青春。我们也曾迷茫,也曾在毕业前夕,不知去向,但我想未来有云朵的指引,我不会迷茫,我的人生也会有方向。

如果有一天,有人问:“我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我想回答:“云朵。”我想让你成为我心目中千姿百态的云,而不是成为一颗星星。因为千姿百态的云是孤独的馈赠,它们将陪伴我漂泊四方。

毕业后,我想一个人去西藏看云,因为我已经在云贵高原看了二十多年了,我想去更高的地方,看看更稀薄的云,更稀薄的云可能会给我更多的陪伴和灵感,而这些灵感,最终都会成为我的一部分,我也会成为云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室友诗句流浪
猪一样的室友
还有梦
流浪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流浪的歌
流浪猫鲍勃
我就吃一点
给远方
考前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