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也是教育家

2022-03-01 13:49张红艳
新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砖厂傅聪傅雷

文/张红艳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在教育傅聪时,始终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

傅雷在“傅聪的成长”一文中谈了他对教育的几个基本观念,其中第一条这样说:“把人格教育看作主要,把知识和技术的传授看作次要。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的教育重点,应当在伦理与道德方面,不能允许任何一桩生活琐事违反理性和最广义的做人之道;一切都以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拥护正义,爱憎分明,守公德,守纪律,诚实不欺,质朴无华,勤劳耐苦为原则。”

读到这一条,我蓦然发现:其实我的父母也是伟大的教育家。

尽管我的母亲小学都没有毕业,父亲也连初中都没有念完,而我也不过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而已。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的父母从未给我讲过任何做人的道理,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感染着我。

勤劳踏实

父亲一生无论干什么工作,始终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再苦再累,他从来没有发过一句牢骚,也没有过一句抱怨。

我上小学、初中时,父亲在砖厂上烧砖,砖厂的三个师傅二十四小时三班倒。早班是八点到下午四点,中班是下午四点到晚上二十四点,晚班是晚上二十四点到早上八点。无论排到哪个时间段,父亲总会提前一两个小时去准备接班,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后来砖厂解散,父亲到处打零工,再后来做我们村的环卫工人,尽管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但他仍然兢兢业业。

而母亲准时准点在家给我们姐弟三人做饭,从来不耽误我们上学。等到我们吃过饭到学校去之后,母亲还要到田地里侍弄庄稼,一刻也不曾停歇。

我工作之后,一直都认真勤奋,不能不说这是父母用行动给我的影响。

俭省节约

在我的记忆当中,从小到大,甚至到我上班,父母很少添置新衣服,也没有在外面吃过饭。他们辛辛苦苦挣钱,只为让我们姐弟三人吃饱穿暖,好好上学。我们家没有倒剩菜、剩饭的习惯,这顿没吃完,下顿父母一定会热了再吃掉。我上班后给父母买衣服,他们总是说别乱花钱,有衣服穿就行了。买了贵一点的蔬菜和水果,我从来不敢告诉他们真实价格。成家之后,我和爱人也很少到外面吃饭,在穿衣打扮上也从来不追求名牌和时髦。

宽厚善良

父亲不吝啬力气,年轻时没少为生产队出力,对乡里乡亲也很热情,农忙时只要有人叫帮忙,父亲一般都不推辞。父母一生当中从未与任何人发生过争执和冲突,遇事吃点儿亏,从不吱声,而且从不议论任何人,从不说一些是是非非。

后来我在书上读到“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我的父母,我觉得这就是我父母的座右铭。

养成“闲谈莫论他人非”的习惯,在生活中真的是让我们免去了许多的麻烦。

待人热情

在我小时候,我们家庭条件很不好,可是如果来了亲戚朋友,父母总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并且无论客人什么时候来,父母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先做饭。以至于后来我到城里的亲戚家,不是赶上饭点,亲戚都不问我吃饭没有时,我感觉城里的亲戚很冷漠。后来我上了班才知道:不是人家不热情,而是对于上班的人来说,时间太紧张了,工作、吃饭是特别有规律的。

我成家后,我的亲朋好友、邻居同事到我家,都会说我招待得特别热情周到,我想,这都是受了我父母的影响,有些事情已习惯成自然。

无欲无求

父母这一生,把他们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孝敬老人、养育儿女身上。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只求老人和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再无其他奢望。上学时,无论我们成绩好坏,父母从未有过半句责怪之言。

我虽然做不到无欲无求,但我一直认为,人生最主要的是做好三件事:干好工作、孝敬好父母、养育好儿女。心中始终装着这三件事的人,他的人生道路就不会走偏。

后来,我在学传统文化时,发现父母这些做人准则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父母的这些做人的准则,在无形之中为我的人生打上了最亮丽的底色。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因为我的很多缺点,让我走了不少弯路,但因为渗透在骨子里的这些做人准则,所以,自始至终,我的人生方向没有偏,我一直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去追求梦想。也因此,我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小人物会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

其实,中国有很多这样的父母,他们学历不高,木讷少言,但他们身上却有很多优秀品质,他们给孩子的是无言的教育,这种无言的教育绝不亚于喋喋不休的说教。

我向我的父母致敬:他们也是天下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猜你喜欢
砖厂傅聪傅雷
傅雷的称赞
恐惧宴会的钢琴大师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巩义康店砖厂唐墓出土器物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免费为止
傅聪:我的信不能入《傅雷家书》
遵从内心的呼唤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
砖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