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情深

2022-03-01 13:49陈清云
新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清华园恩师母校

文/陈清云

我是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2021届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科实验班。在清华园紧张求学之余,我不时会回忆起高中学习生活中的趣事。我一直放不下对母校的一往情深。

2018年9月,我步入了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我当初选择到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就读,不仅仅是因为它刚成立不久,有崭新的教学设施,更重要的是它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母校所倡导的“近仁教育”理念给临高教育带来一个全新的可能。在那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一次次地感受到了学校的温馨。恩师对学子的关怀与呵护将会影响我们一生。

三年时光,匆匆逝去。在高中求学生涯里,母校的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对我们尽心尽力,不辞辛劳。不能忘记高一年级第一次参加校运动会期间,我们的班主任李仁华老师特意准备了用老母鸡炖的汤来犒赏运动健儿,当时我喝了一碗,顿感身心舒畅,如今依然回味无穷;也不能忘记,偶遇头痛脑热,焦文杰老师的嘘寒问暖。他给我们递水、拿药,像父母一样悉心照顾。同窗好友,指点“江山”,憧憬未来,情同手足……高中校园生活,点点滴滴,永生难忘。

谈到学校的“五自教育”,我颇有感触。“五自教育”即自醒、自励、自信、自强、自成。这五个环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每个人对其的理解与践行方式有所不同。对我而言,“五自教育”的践行顺序依次是自信、自醒、自励、自强、自成。高中一、二年级,我始终保持自信,但没有做到自醒。直到高三上学期,我才真正自醒,而后持续从自醒到自强再到自成,一气呵成。“五自教育”强调的是“自强”,由内而发,从而达到自信、自醒、自励、自强、自成的过程。这并不是说这些过程只能依靠自己,外部力量的帮助也必不可少。在我看来,在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的那段时光,学校给予我的最大帮助是营造了浓郁的“求真、向善、立美”的育人环境,一种“求知若渴”的氛围。是它引导着我向着既定目标自发地去努力。别人一百次的教导不如自己感悟一次,当初我的自醒也并非凭空出现。高三生活,所有同窗都在努力奋斗,我的舍友更是竭尽全力,我看在眼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再想起师长对我的期待,实在是不醒悟都难。

如今我就读于清华园,有大好未来待我奋斗,“五自教育”理念始终激励着我奋发进取,引导着我砥砺前行。老子曾言:“自胜者强。”愿我与在校学弟学妹们共勉。当初的我也不是奔着胜他人的目标去的,只为胜过自己。希望诸位校友能够自胜自强,展现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人的风貌。今朝我以母校为荣,不忘恩师教诲,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明日母校必以吾辈为荣。

猜你喜欢
清华园恩师母校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2021年河南省高考理科考得比较好的同学谈高中学习心得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告别母校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曾字拜见恩师
母校情
谢谢您,我的恩师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从清华园走出的教育新产业——习冠创业导航仪
追思恩师黄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