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22-03-01 17:59陈兆艺
新课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爬山虎情感过程

陈兆艺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榜山第二中心小学,福建漳州)

小学生心思细腻,对外界的感知意识非常强,同时,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的过程中,除了更好地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价值之外,必须更好地增强情感教学,让学生理解汉字文化,具备运用汉字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感知语言之美,在潜移默化中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优秀思想品德,使其具备积极情感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立足语文课堂开展情感教学,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优势分析

情感本身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情感教学则是依托教学唤醒学生的情感认知、关注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积极人生观、推动学生学习认知的重要途径。情感教学的落实对学生学习、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一)情感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

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材所选的文本资源文质兼美,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进行阅读赏鉴。在课堂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鲜活、有趣的语言引领学生学习知识,更要发挥文字本身的魅力,引发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头脑中呈现鲜活画面,从而可以更好地为深度教学奠定基础。在情感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单纯地向学生抛出知识,而是要通过启发性语言层层引导,深度唤醒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训练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达到较高的层面。

(二)情感教学的落实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

以生为本理念指引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单纯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通过精练、诗意、严谨的语言启发学生的学习认知,通过语音、语调、语速、停顿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人文情感。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慈爱的眼神、恰当的手势、有感情的朗读以及师生之间的一些近距离互动,都可以更好地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心灵距离。在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并灵活运用教学机制引领学生互动学习,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勇气。

(三)情感教育的实施可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情感教学,首先要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让学生积极品读,深度挖掘其中传递的正确价值观念。在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更好地以文启人、以情动人、以理育人,将文本背后蕴含的丰富意蕴有效传递,让学生的认知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而情感教学的落实,能够更好地唤醒学生的细腻情感,让学生与作者共鸣、与文本互动,并引领学生积极表达,发出童真声音的同时,在学生心底种下美德的种子。

二、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不是由教师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言语说教传递给学生,而是要更好地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为主,通过外部的情景烘托氛围和学习活动的落实,让学生自主反思、有效体验,唤醒学生心底的感悟意识。所以,情感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景教学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主动去亲近教学、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学习参与,深度贯彻以生为本理念,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二)互动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比较多,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情感教学落实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感受也会深浅不一。为了更好地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要以师长之爱、学生友爱、互敬互爱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语言交流、话题讨论、表达实践。以学生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习理解,营造积极、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指导、交流互动,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激励性原则

小学生天性善良,勇敢无畏。他们热衷一切美好的事物,同时有丰富的学习创造力。在情感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平台,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发挥教学辅助作用的同时,让学生的自我学习效能感显著提升。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情景剧表演,还可以让学生用简笔画再现其中的美好情景。教师给学生一个学习表现的舞台,让他们灵动展示鲜活的思维,并给予正面、积极的肯定和恰当、机智的激励,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成功,使情景教学的效果进一步提升。

三、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的有效步骤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学落实的重要一步需要教师首先对教材做好研读工作,围绕教材,教师要充分分析每个作品背后细腻的情感故事,并以教材为依托,将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智慧有机结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有效调动学生情感。教学实施的首要一步就是教师要研读文章,这既包括课文,又包括作者,还需要参考他人对文章的一些解读。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围绕课文的题目、插图、注释、句段、特殊符号、新颖句式、标点、对话、课后习题,教师都要进行有效挖掘,更好地寻找恰当的情感基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

以《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为例,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描写植物的课文。爬山虎作为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通的植物,学生常常接触,但是对它的观察却并不深入。叶圣陶先生通过准确、艺术、生动、细致的描写,为我们分别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脚”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在教学落实的过程中,除了从文本结构层面让学生自主解读之外,教师还要挖掘教材中一些巧妙的情感点。如“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在这句中,“拂”和“漾”两个字就精炼、传神地写出了微风吹过时爬山虎的美妙姿态。在描述爬山虎爬的过程中,作者的文字运用也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如“触”“巴”“弯”“贴”“爬”等字眼的运用,都向我们传递出爬山虎昂扬向上的生命姿态。

在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抓住文本中语言的情感点,与学生有效互动,接着要从作者细致观察能力的角度引领学生学习借鉴。另外,爬山虎自身的旺盛生命力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情感点,作者字里行间都体现出对这个小生命的热爱和敬意。教师立足这三个层面有效挖掘,就可以为课堂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二)学生情感基础分析

每次课堂教学展开之前,分析学生都是必要的一环。分析学生首先要能够把握学生的情感需求,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仍以《爬山虎的脚》为例,“爬山虎有脚吗”这样一个问题抛出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认知意识。把握了学生的情感基础,教师就要从如何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积极展示的角度,更好地揣摩问题的设计。

情感课堂的构建要力求做到生动、有趣,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产生深刻记忆。同时教师通过眼神、手势、语言等给予学生有效的学习启发,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学习创造力。同时,在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并与原文进行语言的对比。这样可以更好地兼顾学生的学习基础,引领学生有效借鉴,使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高效达成。此外,情感课堂讲究处处留心皆学问,无论是课堂的主题,抑或是文本的主旨,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都要有效捕捉,这样才能够推动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情感课堂的教学推进

小学语文情感课堂的构建要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有效推进整个教学流程。第一步,教师要通过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感知意识。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故事情境、激趣情境、生动挂图、媒体图片、学习体验、生活印象等为学生创设鲜活的情境,引领学生进行学习认知。例如,在《咏柳》一课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春天万物复苏、柳树吐芽入手,让学生有效观察,以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再比如,《司马光》这一课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版故事引导学生首先了解这个故事,再去学习这篇文章。这是古诗之外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文言文形式,通过动画形式引出课文,既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又可以降低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难度。

情感教学的推进,要让学生先初步阅读,接着再仔细研读。另外,围绕文章中的一些动情点,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教师要为学生预留充分的阅读感受空间,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以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之美。在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文章的词组、句子、段落进行有效的赏读、勾画、仿写,并鼓励学以合作展示,营造生动的课堂。

在整体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教师还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分析教学预期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和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迸发了哪些创新性思维。以学生的学习表现,助力教师更好地反思和提升。

总之,小学课堂教学的推进不是简单的教师完成任务,而是要以师生的密切交流促进其共同成长。教师要从文本和学生出发,有效分析,寻找两者之间的接洽点,以教学艺术推进课堂互动。这样课堂情感场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期待才能全面激活。

猜你喜欢
爬山虎情感过程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