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的本质要求、逻辑理路与科学方法

2022-03-02 22:36马健永
关键词:党史中国共产党历史

马健永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党和人民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创造复兴伟业的发展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必须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本质要求、逻辑理路与科学方法,坚持不懈用正确的党史观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本质要求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2]这一科学论述明确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本质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擘画了清晰的“路线图”。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只有牢牢坚持这一本质要求,从党和国家发展大势的战略视野出发,才能使党的百年历史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一)学史明理: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头脑

所谓学史明理,就是强调要从百年党史的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依据、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进程中去理解,不断开辟党和人民理论创新的新境界。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第一动力,不仅集中反映了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理念方法和成功经验,而且还凝结着治国理政的新战略、新思想、新要求。习近平指出,“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以思想教育打头,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问题”“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4]159。党的理论创新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全过程,是党和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前提和基础,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系统总结了党在革命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从党的革命历史中把握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本固元和守正创新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形成了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毛泽东思想。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8年来,在领导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历程中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5]606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6]235回首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继承和发扬理论创新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方法,“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7]6,以大历史观统领党的理论创新始终是广大干部群众矢志不渝坚定理想信念的动力之源和思想之基。

(二)学史增信: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认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8]413。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9]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便把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奋斗目标。因此,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驱动力。1925年11月,毛泽东在《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一文中明确指出:“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10]正是由于这种坚定执着的共产主义政治信仰的精神支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才能立足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在总结人民革命运动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揭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任务、领导力量等一系列关乎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为最终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时任首相中曾根康弘时指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1]这些论述是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而提出来的,对于构建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指出:“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7]3习近平还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4]23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政治信仰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有效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与风险,系统总结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正确认识世界、主动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式,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百年党史中所蕴含的经验与教训,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践行初心使命铸就了一把校准前进方向的行动标尺。

(三)学史崇德: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涵养高尚品德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工作作风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斗争中奋起、在曲折中探索、在改革中前行的强大力量。党的优良传统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内涵,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精神主线,以密切联系群众、勇于自我革命为着力点,成为生动阐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鲜活标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从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优良工作作风出发,指出:“今天中国的进步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有了共产党,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有了数十年革命的优良传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十七年的历史经验。”[5]452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力量源泉,成为党和人民正确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的制胜法宝。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从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建设入手,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好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他明确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6]306党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道德集中彰显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内涵,成为将全党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思想道德支撑,为中国共产党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江泽民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奋发图强,扎实工作,沿着老一辈革命家开拓的道路继续前进。”[1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实践探索中加强思想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与优良传统的思想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锻造了高度凝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强大精神谱系。

(四)学史力行: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行动自觉性

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只有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磨砺、思想升华与情感体验、品德塑造与行动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显著成效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行动。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中华民族由被动挨打到自立自强的历史,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苦奋斗史。因此,在百年党史学习中只有把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史与贯彻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才能使党和人民贯彻治国理政新方略的具体实践彰显出更加鲜明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4]144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它不仅寄托着中华民族追求自由和解放、民主和文明的美好愿望,而且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重维度上确保党和人民在时代潮流迅速变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最前列。

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客观评价,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克服和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左”倾与右倾错误思想路线,增强了全党自觉贯彻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尤其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了实事求是、客观辩证的科学评价。“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13]由此表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的实践中走出来的历史。因此,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只有坚持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强烈政治意识为统领,才能使党史学习教育在广度和深度上更全面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要求,更有力地推动“学史力行”的本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厚实践基础。

二、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逻辑理路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立意深远、影响广泛的系统性工程,只有深刻把握其逻辑理路和推进规律,才能更有效地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健康发展的实践中真正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指南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高度重视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14]。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整个哲学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它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出发,不仅有力驳斥了唯心史观和历史虚无主义者不顾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片面夸大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的局限性和荒谬性,而且还在准确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人们全面、准确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史提供了根本指导原则。因此,党史学习教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理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社会矛盾运动的观点去观察和思考百年党史中的各类历史现象,才能为人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把握百年党史的本质和规律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15]党史学习教育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引领,这既体现了统筹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必然要求,也为党和人民从大历史观出发思考问题、分析形势、制定政策找准了实现新突破的着力点。马克思曾指出:“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杠杆。”[16]这启示人们,在百年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只有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分析社会生活领域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过程和趋势,才能正确区分创造历史活动中的决定力量和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从而为把握研究对象的内在本质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学习指南,把百年党史作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生动教材,是人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深刻把握的理论逻辑。

(二)历史逻辑:党史学习教育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汲取不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向历史学习、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为党和人民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规律性特征指明了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系统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惨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目标和依靠力量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毛泽东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17]3他对中国革命的“朋友”和“敌人”的辩证分析就是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革命运动史的基础上,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及时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转化为指导革命运动的基本原理的生动体现。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过去的革命战争证明,我们不但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军事路线。”[17]184由此可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具备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善于从人民群众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中探索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善于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从基本历史事实出发在改革实践中想问题、作决策、谋规划,从而使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史的学习和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1980年,邓小平在谈到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时指出,“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18]。党史学习教育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4]7因此,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自大,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党史文化转化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现实逻辑:践行初心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中始终贯穿着强烈的初心使命意识,始终彰显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追求,为党和人民更好地把握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政治性和原则性提供了鲜明的方向指引。党史学习教育是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现实需要,“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5]532-533。民族复兴梦想越接近,改革发展任务越繁重,越是要通过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借鉴百年党史中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近平指出:“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19]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既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部署,同时也是更好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深入学习领悟百年党史是党和人民实现“自知”“自胜”的必由之路。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关键着力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只有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才能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凸显了“善于学习”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优势,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使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逻辑上更加清晰、在理念上更加科学、在内涵上更加丰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4]261新时代,党和人民要战胜“四大考验”、抵御“四种危险”,就必须深入学习、全面领悟党的百年历史所蕴含的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在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实践中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科学方法

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是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关键举措,只有坚持科学的方法才能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学习活动中更深入挖掘百年党史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推动党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更加深入人心。党史学习教育只有坚持以科学方法为指引,以先进理念和思维方式为支撑,才能真正使百年党史成为涵养中国共产党人高尚道德和优良品行的重要源泉。

(一)把握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题主线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贯穿百年党史的鲜明主题和主线。百年党史学习教育需要从理论渊源、历史依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等多方位多角度诠释“马克思 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理论和实践课题。关于党史学习和研究的正确方法,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必须是科学的,不是主观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是主观主义,应该找出历史事件的实质和它的客观原因”[2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开展革命运动的根本目标和发展动力,注重在革命斗争中认真考虑和对待工农群众的意见和需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准备了充分的群众基础和思想条件。1949年,毛泽东在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中指出:“应当说,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打仗,是为人民求解放;和平解放,团结改造,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21]由此可见,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情怀不仅是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全过程的鲜明逻辑主线,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只有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主线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统一的逻辑出发点,聚合党和人民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对人民幸福生活的追求,才能使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实践广度、理论深度、历史厚度上实现质的飞跃和提升。把握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题主线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态度,是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源流、民族基因和实践特色的根本指针。习近平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4]160只有主动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题主线,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出发点、价值旨归点和逻辑耦合点,才能不断深化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真正使百年党史成为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之帆、精神之魂。

(二)树立问题导向意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问题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树立问题导向意识要求人们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要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突破口,以深入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为切入点,善于透过历史现象看到历史事件的本质和规律,从历史的偶然性中把握历史的必然性。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问题为导向把握矛盾的内在规律往往与认识错误、纠正错误紧密联系在一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在同各种错误思想路线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党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建设规律和中国革命运动规律的认识。例如,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7年来的历史。他指出:“十七年来,我们的党,一般地已经学会了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斗争的武器,从两方面反对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方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又一方面反对‘左’倾机会主义。”[5]530这表明以问题为导向,以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为着力点,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是人们在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中准确把握历史客观事实,系统总结社会历史规律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问题导向意识,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百年党史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准确,把历史现象的全貌和真相调查清楚,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才能正确识别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是非原则界限,不断增强党和人民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学党史、悟党史,要求人们必须树立强烈的自我批判意识;在自我批评中发现问题、认识缺点,在纠正错误中走向光明和胜利。邓小平指出:“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就不会及时地总结经验,修正错误;也不会用正确的和错误的经验,正面的和反面的经验,来教育干部、党员和群众。”[22]因此,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只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国际和国内相联系的宽广视野出发,在深入探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增强学习本领、提高决策能力。

(三)培养历史思维,增强全党全社会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历史思维就是一种善于运用历史的眼光来认识和分析事物发展的总体进程和客观规律的思维方法,坚持把历史、现实和未来三者贯通起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倡导站在历史发展的全局高度思考和处理社会问题。马克思曾指出:“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8]152这里他所强调的“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就彰显了历史思维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洞悉客观规律、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价值和意义。列宁曾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23]作为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历史过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内在联系、彼此制约的辩证统一过程,历史思维就是通过历史主体的主动选择性科学地阐释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历史依据的科学方法。在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中,只有培养历史思维才能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大势,在对百年党史的深刻领悟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历史思维在治国理政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紧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课题,相继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蕴含着历史思维智慧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勇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和优良作风。新时代,只有把培养历史思维作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转化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根本指针。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4]9历史思维是引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第一动力,是增强全党全社会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只有善于运用历史思维观察和思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一系列关乎全局、影响长远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才能更全面、更科学地把握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深刻历史逻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奋发进取的磅礴伟力。

猜你喜欢
党史中国共产党历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