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谢家湾学校:“双减”下的学校生活重构

2022-03-04 00:33刘希娅
中小学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

刘希娅

摘要“双减”对学校高质量教育提出新挑战。重庆谢家湾学校基于“轻负担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育人模式,形成“双减”实施落地的有效路径。首先是准确把握“儿童立场优先”的价值取向,立足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系统推动学校整体变革;其次是从课程全要素、生活全流程、学习全过程三方面着力,打通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整体设计学生校园生活;最后是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内驱力、教育评价力和家校协同力,家校社协同减轻学生校内外负担。

关键词 学校生活重构;“双减”政策;素质教育模式;小梅花课程;家校社协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01-0017-04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作出了重要部署。在当前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重庆谢家湾学校基于近二十年的课程改革、课堂创新实践探索,进一步完善学校“不迎合功利取向、不倡导校外补课、不增加学生负担、不落下一个学生”的“轻负担高质量”素质教育育人模式,在此基础上整体性推进学校教育系统变革,重构学生校园生活形态,进一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个性健康发展,形成“双减”实施落地的有效路径。

“双减”政策全面施行后,全国各地的实践路径百花齐放。怎样的教育实践才是切实有效的?这考验着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行动。谢家湾学校首先聚焦“双减”彰显的核心理念、“双减”导向的教育质量、“双减”背景的改革路径等问题,思考学校改革发展的基本价值遵循。

1. 彰显儿童立场,形成价值共识

近段时间以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等,都旗帜鲜明地凸显“儿童立场优先”的新治理理念。“双减”政策明确提出以保障学生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让孩子们回归更加健康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正是“儿童立场优先”理念的充分彰显。近二十年来,谢家湾学校在坚守“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践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校园文化、探索“小梅花课程”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教师普遍形成了“把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根本出发点”的教育观。“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学校从校长作“双减”专题报告,到组织教师分层分组分类全覆盖深入学习“双减”政策,促使全体教师更科学地理解“双减”政策的核心理念,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2. 立足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对分数、升学的片面追求,与党中央所倡导的“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相违背的,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双减”要求是相脱节的。我们认为,“双减”政策下的高质量教育,应该是为每一个孩子的纵向发展提供充分支持,为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发展提供丰富平台。因此,谢家湾学校通过引领家长观念、协同社会力量、改良教育生态,实现对每一个孩子现状、潜能、优势的接纳和支持,从而构建良好的学校生态,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学校也获得了全国教育领域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中国质量奖。

3. 凸显新治理理念,推进学校系统变革

“双减”推进了各省市各区域对“减负提质”的多元路径探索。但是当“双减”落地于各中小学校,“减作业、加课辅”几乎成为各学校的规定动作,但如果仅仅将着力点放在作业、课辅的种类和花样研究上,将难以实现“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求。“双减”背景下的改革路径,必定是基于学校办学脉络、整体化推进的系统变革。谢家湾学校立足“小梅花课程”轻负高质的实践基础,在深化课程改革中进一步提质增效,形成“双减”实施的有效路径。

面对“减负提质增效”的挑战,学校教育不仅要抓牢更要打通关键环节,从课程全要素、生活全流程、学习全过程三方面重构校园生活,让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充满信心。

1. 整体优化学校课程全要素

学校课程的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谢家湾学校通过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要素,形成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学校课程体系。

其一,丰富课程内容。学校通过五年研究,整合多版本教材及生活实际研发了152本“小梅花系列丛书”,为学科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与此同时,学校立足“小梅花课程”体系,建构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一体化课程,并进一步丰富拓展原有的“半日制”课程学习内容(上午为学科课程、下午为活动课程),每天下午开展517个综合实践类专题活动,以及200余个涵盖思维、艺术、运动、表达、制作等类别的社团活动。

其二,统筹课后辅导。自2019年起,我们将课后辅导纳入学校课程统筹安排,建立“社团师资库”,聘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和机构提供计算机编程、航模、民乐、棒球等课程;通过对课程资源的充分整合,充分保障课后辅导的时间、内容、师资,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2. 统筹设计学校生活全流程

课后辅导延长了学生的在校生活时间,因此学校需要整体关照学生从进校到离校全天生活的舒适感、愉悦感、成就感,科学设计每学段、每学期、每天的校园生活流程。

其一,时间上:保障学生的学习、运动与休息时间。谢家湾学校小学部上午9∶00上课,中学部8∶30上课,长短课相结合,全天没有上下课铃声,师生自主安排课间休息。学校将统一的大课间调整为每班每年创编一套自编操、每天一小時体育课,使运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2021年新创办的初中部,学校在保障语数外等中考科目符合国家要求的基础上,开齐开足开好非中考科目;保障学生每天10小时睡眠,1.5~2小时户外体育活动,将既定的体能训练与专项的社团选择相结合;每天午餐和晚自习时间组织学生收看讨论新闻联播。

其二,空间上:保障学生的交往、活动与休憩空间。学校将不同年级的教室和功能室穿插安排,让学生在混龄式社区空间中拓展社会交往;为所有学生配备午休床,宿舍设施保障个人的独立空间;将阅览室打造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温馨开放场所,成为学生最喜欢的精神栖息地。

3. 系统转变课堂学习全过程

其一,对接差异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学校通过三年研究,将国家课程标准分解细化到每节课,在此基础上精准化设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总结提炼分层教学实践经验,编写出版七门学科的《教学建议》,形成30余万字的谢家湾学校课堂标准,保障6000余节随堂课的课堂质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益,增强了每节课对学生差异的个性化关照与回应。

其二,探索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策略。谢家湾学校不断深化生态生活生长、主动生动互动的“三生三动”课堂学习模式。我们尝试拆除教室讲台,自主设计并使用圆弧形围坐式课桌,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实现从被动“听练背”向主动合作、探究、质疑、创造等学习策略转变。

其三,建立拓展型、创新型作业模式。我们将作业作为高效课堂的拓展延伸,通过对接课堂教学、立足学生差异,建立“巩固型、拓展型、创新型”作业水平分级制,分层给予学生相应的学习支持。与此同时,我们将“当天作业当天完成”纳入教师教学评价标准,促进教师全批全改、面批面改,保障作业天天清、堂堂清、人人清。

在这种不靠时间堆积、作业堆积、压力堆积的校园生活中,谢家湾学校的孩子们成长得快乐、舒展、自在。学生不仅笑容多、爱运动、乐交流,而且在市区质量监测中学业成绩好、综合素质强,阅读、数学、思维、质疑、创新等20余个监测指标均名列前茅,成为吃饭好、睡觉好、运动好、品行好、心情好、成绩好的“六好”学生。在每年200余个到校研修团队与学生的常态交流中,阳光自信、主动交流、善于提问、质疑创新是到访者评价学生的高频词。

学校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内驱力、教育评价力和家校协同力,促进教师“多进行年级学科教研、多进行家校沟通、多进行作业研制”,引领家长“多学习、多沟通、多陪伴”,家校协同减轻学生校内外负担。

1. 管理创新:全方位关照教师需求,激发其专业内驱力

在“双减”背景下,我们首先创新管理机制,全方位关照教师的基本需求,为教师“减压”,让教师在收获专业成长的同时获得职业幸福感。

其一,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一方面,学校通过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设置学术假、亲子假、临时假等,解决教师工作时间延长的难题;另一方面,学校还全天候为教师提供一日三餐、咖啡餐点,关照教师在学校的生活状态。在规定课辅课时费标准高于普通教学课时费标准的同时,学校也相应建立了高要求的课辅评价标准,以保证课后服务质量。

其二,满足工作中的价值需求。学校每年以学科组、教研组、班级等团队为单位,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为教师提供大量展示交流的机会;我们还为教师提供外出交流宣讲的平台,让教师到全国各地上研究课、做学术报告,围绕学科教学、班级管理、队伍建设等主题交流经验;同时为教师研究成果的物化出版提供充足支持。

在谢家湾学校,教师的专业尊崇感与价值感高,常态持续深度的研究让他们远离职业倦怠和补课漩涡,教师的研究时间是上课时间的5倍,学校90%的教师没有职业倦怠感,85%的教师感觉自己的工作“有价值有前途”,学校十余年没有一位教师开展有偿补课。近年来,各学科教师参加国家级、省市级赛课屡获佳绩,为基础教育领域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索贡献了新的思考与实践。

2. 学生评价:聚焦对学生的全方位支持,增强教师的教育评价力

其一,日常评价聚焦潜能发展、个性成长。学校打破横向比较评价范式,纵向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通过评价为每个孩子的潜能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我们以区发展性评价手册为依托,围绕学生综合素养,每月学生评、教师评、家长评;通过每学期的“朵朵成长卡”,全方位记录学生的学业表现、活动参与、人际交往等方面情况,然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成长建议;常态化开展“榜样”评价活动,学生自主拟定个性化目标,时间贯穿每周、每月、每学期,类别涵盖班级榜样、年级榜样、校级榜样,持续激发学生个性全面成长。同时我们还将学生负担情况、学生参加校外补课数量纳入教师评价维度。

其二,质量监测关注结果分析、科学应用。学校联合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共同探索区域质量监测的命题方式、监测方式、结果分析,倡导看“三率”“平均分”而非高分段数量,并且充分利用科学的评价结果,为每位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提供支撑。

3. 家校协同:注重常态化开展,增强教师的家校协作力

其一,畅通沟通渠道,引导家长更新观念。学校利用“谢家湾小学教育集团”“希娅分享”微信公众号,在全校家委会会长群实时高频推送家庭教育、认知科学、心理成长等方面的精选文章,由会长带领班级家长共同学习、持续学习。公众号对家长开放留言权限,家长可以跟学校随时沟通互动。

其二,完善互动机制,引领家长转变行为。学校一方面创新家长会形式,根据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分层分类组织召开家长会;另一方面与时俱进拓展家长会主题,如近期各年级以落实“双减”作为家长会主题,由教师向家长宣传“双减”精神。此外,家长代表可全天候驻校,参与学生全天学习生活监督和评价。

通过全校教师多形式宣传、培训、引导,家长普遍树立了更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发现孩子的优势、接纳孩子之间的差异性,亲子陪伴时间、孩子们的休息睡眠时间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编辑 谢 凡)

注释:①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有经费课题“立德树人导向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效应研究”(课题编号:2020-08-077)、重庆市教育学会第十届(2021-2023年)基础教育科研立项重点课题“中小学对话评价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H2021A20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