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2022-03-04 07:39杨兆菊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实务审计工作国有企业

杨兆菊

(临沂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简述

内部审计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特征、以增加组织价值和提高运营效率为目的的咨询、评价活动。内部审计质量主要是指单位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符合标准的规范程度以及发挥作用的具体效果,它是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集中体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则主要指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准则要求与内部审计质量的一致性而制定和实施的必要政策和程序。

二、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在内部审计实务中,能够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实施环境因素,即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内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是关键,企业组织架构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制度章程的健全程度等都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了相关条件,一旦内部环境存在问题,则内部审计质量势必会受到影响;二是内部审计程序因素的影响,即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不合理不规范的内部审计程序可能会引起风险防范失效,浪费审计资源,进而影响内部审计质量;三是内部审计资源因素的影响,即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离不开较为充足的财力、信息技术、物力以及人力资源,因此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人、财、物以及技术等资源会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是国有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一个较为独有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国有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监管途径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社会责任的承担,内部审计是其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内部审计能否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主要取决于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可以在国企运营中发挥以下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有效提升,即严格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可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内部审计高质量实施,最终推动审计工作沿着既定目标和进程去实施,有利于为内部审计效率和效果提供保障;二是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实现全局统一,步调一致,进而及时找到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能够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一些不良因素并加以修正和完善;三是可以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层次以及审计要求也逐步加深和完善,内部审计在国企运营管理中的监督职能被提到了更高的层次,而要发挥内部审计职能,深化内部审计层次,核心在于通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推动其规范化、科学化和法治化。

四、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分析

1.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其内部监督职能的核心和关键。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实务中,受不同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以及对内部审计重视程度的差异影响,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缺乏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其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具体体现在:对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领导方式统计分析,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隶属于董事会,受党委会监督,被董事长直接领导的占比42%左右,由监察委员会领导的占比22.56%左右,由企业总经理负责领导的占比31.75%左右,其他方式占比3.69%左右,其他方式中甚至出现了财务部门代理审计机构及人员职能的现象。不同的领导方式造成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划分以及工作开展在实务中出现了诸多阻碍因素,例如:审计计划制定较慢、计划审批程序冗长而复杂、内部审计效率低下等,从而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不利影响。

2.内部审计流程规范性不足

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严格遵循内部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并完整执行所有环节流程,规范性不足的内部审计工作是无法保障审计质量,发挥其内部监督职能的。当前,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流程规范性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内部审计计划制定时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不足。内部审计计划的制定是事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同时也是内部审计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实务中,国有企业在制定内部审计计划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科学性和独立性不足,集中体现在:一方面是在内部审计立项时易受管理层牵制,基本以常规审计项目为主,内部审计计划与国有企业总体的运营情况以及财务情况的适应性较差;另一方面则是在内部审计计划制定时,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指示干预较多,并且内部审计部门也更倾向于工作经验,既没有较为健全的风险评估基础,也没有形成科学的内部审计计划体系,无法对国有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

二是内部审计的内容覆盖面有限,限制了其增值功能的发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将价值增值纳入了内部审计机制的核心内容,但是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实务来看,其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因内容不全面而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最终也对内部审计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其重心主要停留在对财务信息的遵循性检查上,内部审计活动主要集中在经济责任、财务收支核算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性等方面,较少涉及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防控、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评价等内容,这种覆盖面欠缺的内部审计无法充分保障其在企业增值方面的事中监督作用。

三是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后缺乏较为科学的后续跟踪审计。后续跟踪审计是内部审计流程的事后监督环节,同时也是内部审计总体机制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因为它关系着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成果的利用效率问题。在实务中,部分国有企业不注重后续跟踪审计,忽视了该环节的价值,没有及时根据内部审计结果以及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结果的反馈情况制定相应的跟踪审计计划和流程,督促被审计对象积极采取纠偏措施,导致部分企业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复出现却无法落实整改,难以体现内部审计在业务风险的控制以及内部监督方面职能的发挥。

3.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较低

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内部审计实施环境是确保内部审计效率以及质量的主要因素。国有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仍然以传统的线下审计为主,较少通过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来开展线上内部审计工作,这在当前新冠疫情环境下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实现内部审计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疫情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的各种局限和阻碍;另一方面则是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对于大数据以及信息共享技术的应用度十分有限,大数据的数据价值挖掘能力部分是人工无法取代的,它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共享的各项基础数据结合一定的数据分析模型和分析技术快速发现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异常信息和风险点并进行预警,这为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程序的执行提供了较为精准的靶向,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这方面的应用较为欠缺。

五、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对策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主要包含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体系,在此分别结合这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1.在国有企业内部构建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

(1)要明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国有企业在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战略指导原则,即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应当以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为总前提,通过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将企业的运营管理向战略发展方向引导;二是可行性原则,即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所制定的评价指标等数据信息要具有易获得性,进而确保评价工作能够科学进行;三是成本效益原则,即在进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时要以成本效益为导向,不能单纯为了评价而不惜耗费巨大的人财物资源;四是动态化原则,即在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时要及时根据企业的管理需要、市场环境等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2)在原则指导下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

第一步,确定内部审计质量评价的方法。在实践中,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等级量度法、平衡计分卡法、绩效棱柱法、经济增加值法等,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如表1,国有企业可根据自身管理需求综合使用这些方法。

表1 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第二步,以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为核心,筛选各种评价指标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五个相关因素考虑:一是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二是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度,三是财务成果因素,四是内部审计流程因素,五是学习与成长因素。

第三步,结合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可利用定性指标模糊分析法对各个指标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指标评价分数情况计算内部审计质量的综合分数,进而评价内部审计质量情况。

第四步,根据内部审计质量评分情况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供较为客观、明晰的依据。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的改进措施

在构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当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措施体系进行改进和优化,具体可从以下角度来实施:

一是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架构中的层级以及领导方式进行规范和统一,为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提供一定的保障,必要时建议国有企业通过内外部结合的联合审计方式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二是对内部审计流程的规范性进行强化。在实务中,建议从三个角度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流程的规范性进行强化,其一是在制定内部审计计划时从减少管理层的人为干扰、以一定期间的运营管理目标为根本依据、着力于重点业务领域的风险等途径来科学、独立地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其二是拓宽内部审计内容,重点从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以及经济效益审计等方向对内部审计业务进行拓展,提高内部审计的覆盖面,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其三是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后续跟踪审计机制,提升内部审计成果的价值转化率。

三是在国有企业搭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平台,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的环境。建议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实务中,以大数据和信息共享技术为核心,以财务管理数据平台作为内部审计数据获取的主要端口,及时动态地从财务系统获取审计的各项基础数据,然后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分析模型,进行多维度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然后采取一定的修正措施,在提高内部审计效率的同时改善内部审计质量。

六、结束语

综上,本文以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国有企业改进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的对策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水平的改善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猜你喜欢
实务审计工作国有企业
关于《民法典》中不动产登记实务要求的新变化新思考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