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手段促课堂教学

2022-03-05 22:55熊瑞卿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青头肚子所学

熊瑞卿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小学生受年龄、认知、视野等所限,对事物的理解多停留在浅层次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所学,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不够的。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为例,谈几点看法。

制作PPT,了解主要内容。《在牛肚子里旅行》写的是蟋蟀青头、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惊险旅行过程。对三年级学生而言,这个旅行过程是无法想象的,教师借助文字说明也很难让学生直观理解。因此,教学时,笔者制作了《在牛肚子里旅行》的PPT,并在PPT中巧妙嵌入图片和音效,让学生很直观地看到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惊险过程。然后,笔者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它们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层层深入,将学生引向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学生也很希望通过文字跟随蟋蟀一起完成牛肚子里的旅行。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复述课文内容:“结合PPT内容,你从文字中读出了哪些信息?请用‘首先、然后、紧接着、最后’这样的词语说一说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这样,笔者将信息技术与文字信息有机整合起来,使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文本主要内容。

剪辑动画,理解抽象知识。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所限,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情,多从形象思维角度设计教学。如此,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学生才能对所学产生兴趣。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各种信息资源都可作为课堂教学的手段。

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时,对于文中牛有四个胃、牛进食后会有反刍现象等比较抽象的知识,笔者没有空洞地讲解,而是从网上搜集牛胃的特殊构造资料、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反刍机理等内容,然后运用Flash软件将这些内容剪辑制作成动画。在讲解这些知识时,笔者将动画投射到教室前的大屏幕上,让学生从动画播放中直观地了解了这些抽象知识。

设计微课,巩固课堂所学。课堂巩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采用多种巩固方式,能加强学生对课堂所学的记忆。笔者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时,没有按照传统的书面练习形式进行课堂巩固,而是利用微课形式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

微课是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一种直观、高效的教学形式或手段。运用微课巩固课堂所学,有利于学生及时、直观地加深对所学的印象。笔者设计《在牛肚子里旅行》巩固练习时,结合本课的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制作了一个五分钟的短视频。五分钟的微课包含4个知识点:①会认本文中的15个生字,会写本文中的13个生字;②将动物“反刍”过程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了解牛肚子的構造及其进食方式,指导学生感受“在牛肚子里旅行”时的惊心动魄;③重现对红头“旅行”时的心理描写及其与青头的对话场景;④播放青头对红头的安慰语及施救方式,让学生感受青头遇事冷静、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形象,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友情的重要性。借助微课教学,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潜江市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青头肚子所学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肚子里有只噗噗叫
肚子里的风
非所学
愣头青和青头愣
四川省成都市青头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美丽”附小
世界稀有青头潜鸭在武汉繁衍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