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口语学习指导例谈

2022-03-05 22:55高春梅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漆匠音变阳平

高春梅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说好普通话的作用不言而喻。笔者谈谈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普通话口语学习活动。

互动朗读,体验音变。教师出示下面几组词语让学生朗读,体会每组词变调规律的不同。

第一组:演讲稿、展览馆、管理组、水彩笔、蒙古语、选取法、洗脸水、往北走、手写体。这组词属于“双单格”(双音节+单音节)。教师引导学生读这组词时,需要把每个词的前两个上声变成阳平,读第二声,第三个上声读原调。具体读法为:(上声+上声)+上声→阳平+阳平+上声。

第二组:史小姐、党小组、好小伙、跑百米、纸老虎、李厂长、老保姆、小两口、冷处理、很友好、孔乙己、好女子。这组词属于“单双格”(单音节+双音节)。教师引导学生读时,每个词的开头音节读“半上”,第二个上声变阳平,读第二声,第三个上声读原调。具体读法为:上声+(上声+上声)→半上+阳平+上声。

第三组:缓减免、甲乙丙、水火土、索马里、卡塔尔。这组词属于“单三格”(三个单音节)。教师引导学生读时,每个词的第一、第二个上声变阳平,读第二声,第三个上声读原调。具体读法为:上声+上声+上声→阳平+阳平+上声。

第四组:地道、大意、上头、东西、大人、老子、精神、运气、利害。这组词属于去调变声(两个去声音节相连),读的时候后面一个字的去声起点比第一个字的去声略低。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让学生从语境中感受和理解语流音变的方式,体会词性、词义及感情色彩的变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变调的感性认识,把握变调的规律。

课堂训练,巩固基础。口语教学最忌空洞说教,如果不综合发挥眼、耳、口、鼻、舌、脑的作用,学生是难以从定义中找出语流音变的规律的。教師可以以绕口令为载体,安排如下闯关活动。

第一关: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年年念牛郎。郎恋娘来娘念郎。通过“牛郎”“刘娘”,让学生分辨鼻音n、l的区别。

第二关: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发挥会发黑。通过“化肥”“发黑”,让学生感受f、h发音的区别。

第三关:尤大嫂去买肉,冉大妈去买油,尤大嫂买肉不买油,冉大妈买油不买肉。俩人集上碰了头,尤大嫂请冉大妈到家吃炖肉,冉大妈请尤大嫂去她家喝蜂蜜白糖加香油。通过“买肉”“买油”,让学生区别r、y的发音。

第四关: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七巷漆匠偷了西巷锡匠的锡,西巷锡匠偷了七巷漆匠的漆。通过“漆匠”“锡匠”“西巷”,让学生挑战j、q、x的发音区别。

第五关: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十不能说成四,四也不能说成十。通过“四”“十”,让学生区别平舌音、翘舌音发音的不同。

绕口令进阶训练,能加深学生对语流音变的理解,进而准确发音。

制订计划,增强语感。要想将普通话说好,必须按计划强化训练。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让学生每天用普通话朗读1~2篇课文。用普通话大声朗读课文或其他优秀文章、精彩语段,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汲取文中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二是让学生每天坚持用普通话念绕口令。除上述列举的例子之外,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经典的、有一定难度的绕口令,比如《八百标兵奔北坡》《哑巴与喇嘛》等,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有计划的坚持练习,学生讲普通话的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作者单位:洪湖市职业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  张敏

猜你喜欢
漆匠音变阳平
河北沧惠片“阳平上”三调类方言的单字调与连调
鼓震
太谷方言阴平阳平教学初探
刷漆匠
养子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不做谈匠
汉语单数人称代词音变式的功能演变及性质
英语词汇音变分析与研究*
漆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