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双赢的实现路径探索

2022-03-07 00:08李丽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李丽

摘 要:在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在课堂中拥有完整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在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体验,因此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个人需求展开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水平。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枯燥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师要想实现教与学双赢的局面,不仅需要利用空余时间提升个人的教学技能,还要充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一定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双赢;实现路径探索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不能仅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应当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趣味性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主题为学生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知识技能,同样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变换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重要。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手段,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逐渐燃起。这样,教学双赢的目的就能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得到实现。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堂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在语文课堂中,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在课堂中只重视知识内容的讲解,以及课文的背诵,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丝毫不重视。讲授和讨论的教学手段过于传统,学生长期在这种课堂模式中进行学习,只会更加抵触语文课堂的学习,这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通常以课文的阅读和讲解为主,学生在其中需要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课文的阅读,生字的认读和书写,段落的背诵等等,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不仅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沉闷,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课堂的教学失去了一定的意义。

(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解时,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教学工作,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极少,两者之间缺少交流,教师不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状态,无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学生逐渐与课堂脱离,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没有任何帮助。总而言之,在当下阶段,语文课堂仍旧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教师要想实现教学双赢的局面,应当及时改变當下的教学模式,重视语文课堂的评价与反思,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体验。

二、初中语文教、学双赢的实现路径探索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教师要想实现教、学双赢的目标,应当主动跟随当下的发展趋势进行教学工作的创新,使学生在课堂中拥有完整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喜好和需求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地展示教学主题内容,利用情境的创设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锻炼教师的个人技能,师生共同进步才能够实现教学双赢的目标。

比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教学时,可以结合题目展开提问,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童年经历中具有趣味性的事情。在讨论中,教师可以逐渐带领学生走进课堂,展开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课文的阅读,为了渲染情境,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主题,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作者鲁迅相关的视频,教师可以发现,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迅速集中精力进行课文的阅读。在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顺序讲一讲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在课文读后有什么感受。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展开仿写,在其中利用顺叙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童年经历,利用这种方式增加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印象。

(二)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内容的拓展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语文课堂中缺少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针对以上情况,应当进行教学形式的改进,教师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并且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课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帮助下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与教师一同实现教学双赢的局面。

比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土地的誓言》一课的教学时,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九一八时期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对于九一八事变的了解,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东北人民的心境。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文的阅读,然后让学生找出文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更加痛恨历史上的外来侵略者,爱国主义情感也逐渐被激发。在文章中作者利用强烈的词语表达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情感,学生可以从“炽痛、梦萦魂牵、嗥鸣、喷涌”等词中感受当时内个时代的恶行,人们在当时最奢侈的愿望就是活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让小组自愿展开调查,深入了解九一八事件的故事背景,下节课带到课堂中进行分享。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提升,对于知识的渴望更加强烈,教师的能力也逐渐提升,整个班级变得更加高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教学双赢的目标,应当根据当下的教育理念进行工作的创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课堂中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展开教学工作,教师应当学会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形式的改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实践性活动,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学生的积极性会明显提升,学习效率也逐渐增加,教师的专业技能在课堂中也得到了发展机会,整个班级的教学和学习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参考文献:

[1]史向梅.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相结合,让初中语文教学达到“双赢”之局面——初中语文读写教学分析[J].中华少年,2018(9):100.

[2]蔡瀛.践行“教学做合一”思想构建初中语文教与学的双赢课堂[J].中学课程资源,2019(10):38-39.

[3]金立宁.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双赢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1(18):151-152.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运用生活元素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策略
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
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