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读书的时光

2022-03-07 06:19王怡然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书香鲁迅文字

王怡然

时光如水,记忆深处,那一段读书的日子在时光的缝隙里悄然无声地流淌。我徜徉于字里行间,漫步于诗词歌赋中,站在书籍成堆的高山上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读过的书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成为了我无形的力量,让我的内心更加强大,脚步更加坚定。

文字的魅力是那样强大,沉浸在那段时光的我爱上了中国文学,流连在诗词歌赋的华美乐章中,陶醉于文人墨客笔下的大好河山里,憎恶战争中人性的丑恶,敬佩那铮铮铁骨的英雄的壮举。当我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仿佛真的看到了鲁迅先生那张熟悉而又坚毅的脸庞——那粗黑的眉毛,圆框眼镜下一双锐利的眼睛闪耀着爱国的光芒。我看着他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我看着他拖着疲惫的病躯还在坚持写文章。“看着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鲁迅先生的一番豪言壮语,让我感叹于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唤醒国民的执着。我对他进行了简单的“剖解”:敬妻爱子,但更爱国家。他弃医从文,在万恶的旧社会中以笔为武器,写下了固执倔强又饱含锋芒的文字。《呐喊》《彷徨》《狂人日记》的诞生是先生发自内心的呼吁。

通过阅读,我被书中那些可歌可敬的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行走在文学的道路上,我的热爱从未有一丝减少,正确的三观與健全的人格在阅读中铸就。

唐诗的豪放,宋词的婉约,元曲的缠绵,让我无数次想穿越到那古色古香的时代。我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斟一杯清茶、执一卷古书。打开《红楼梦》,我看到了宝黛二人的木石前盟,看到了封建大家族的黑暗与罪恶,看到了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女子最终也追随家族没落的步伐而消逝。翻开《唐诗三百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展现了陆放翁的豪情,这样一个豪放的男子,你可知他亦有柔情的一面,不信你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包含了多少爱而不得的无奈与心酸!

阅读《名人传》,让我了解了国外一些名人曲折而又精彩的人生,贝多芬用流血的手指弹奏出震撼灵魂的乐章;米开朗基罗满怀一腔对艺术的热爱,为后世留下了不朽之作;列夫·托尔斯泰为真理而进行的斗争不是为了拯救自己,而是为了拯救全人类。他们的人生令我震撼——原来人的一生,可以这样度过。“真正不羁的灵魂不会去计较什么,因为他们灵魂深处有国王般的骄傲。”这句话让我学会了宽容大度,做一个心有丘壑、眼存山河之人。文学的魅力在于它使你的内心境界变得开阔与远大。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过人生的三重境界,其意境甚远,需要我们内心的从容与坚定,读书也是如此。余生,我愿带着诗书上路,挥动梦想的翅膀,飞向那灵魂深处的诗和远方。

有位诗人曾说:“在书香里跳跃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在书香里浸渍的生活,一定是美丽的生活。”我们的人生能够到达什么样的高度,取决于我们品读过多少文字,品味过多少书香。经典的文字里有智慧的启迪,读书可以涤荡我们的灵魂,读书可以为我们插上双翅,让我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慈海学校,指导老师:马克玉】

点评

这篇作文称得上是一篇关于读书感悟的佳作,字里行间体现着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作者通过对不同书籍的阅读,体现了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才能使每次阅读都有独特的感受和不同的人生体验。作文引经据典,以充分的事例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思想;语句优美,展现了作者飞扬的文采。读书能使人变得积极向上。读书是一个促人成长、激发正能量的过程,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勤读书。

猜你喜欢
书香鲁迅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墨韵书香
热爱与坚持
墨韵书香
孔乙己
梦中的文字
书香海报
阿迅一族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