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师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探讨

2022-03-07 00:08刘芬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刘芬

摘  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进步及发展。从高校層面分析,要想带动高校建设事业稳步、可持续发展,则需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在文化自信大环境下,则有必要树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提升高校师生党员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使高校师生党员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因此,本文以文化自信的内涵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师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措施,希望以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价值建议。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师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力举措。与此同时,高校师生党员树立文化自信,有助于培育自身崇高的理想信念,积极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将来为祖国、为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此外,在文化自信视野下,加强高校师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必然诉求,是带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有效路径。由此可见,本文围绕“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师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展开分析探讨价值意义显著。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概述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与积极践行,同时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的一种表现。需认识到的是,文化自信绝非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中国民众需要拥有的一种感情,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增强自身国家、民族、政党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积极践行中国文化,从而提升自我修为,使自我与国家之间形成命运共同体,相辅相成,协同进步及发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并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并且,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活动与讲话当中,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充分展现了出来,使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得以提振。此外,文化自信的内涵丰富,一方面能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能够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正确科学的指导。此外,能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奠定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

因此,国内各大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使高校师生胆管理想信念教育的质量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则有必要以文化自信为基础,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涵、创新方式方法,使文化自信渗透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稳步、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师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措施分析

(一)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加深师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为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国家、社会、公民个人发展起到桥梁作用,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带动国家文化事业在整体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在高校师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开展期间,需以文化自信为基础,使师生党员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加深认识。比如,在高校师生党员当中,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弘扬,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行培育,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行培育,在加深师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认识的基础上,增强高校师生党员的国家、民族文化自信,使高校师生党员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个人思想修为等。

(二)合理借助文化自信,有效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在我国社会不断改革发展,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背景下,国家意识形态中渗透了多元文化,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价值观念、文化的冲击下,使我国主流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为了使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得到有效保护,需从高校入手,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期间,合理借助文化自信,有效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使高校师生党员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持有自信态度、观念,并培育高校师生党员的正确思想意识,知行合一,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充分明确。此外,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期间,还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础,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主动权稳稳抓住,在对文化自信坚定的基础上,使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充分筑牢。保证在具备正确的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使高校师生党员具备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以文化自信为“桥梁”,讲中国故事及提升师生党员思想政治素养

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因此在文化自信视野下,有必要以文化自信作为“桥梁”,在高校师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开展期间,通过讲中国故事的方式,对中国自信文化进行宣扬、传播,在中国故事宣扬、传播过程中,渗透中国文化、中国梦以及中国制度等内容,丰富中国故事的内涵,使自信文化渗透其中,进一步在提升师生党员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带动社会大众文化自信的提升。此外,在高校思政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当中,均包含了丰富的自信文化内容。因此,教师需深挖课程内容中的自信文化内容,在课程教学中讲解自信文化内容,并将自信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逐步提升师生党员思想政治素养,树立文化自信,使高校课程教学工作的价值意义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的内涵丰富,有必要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加深师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认识;同时,合理借助文化自信,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效开展。此外,还有必要以文化自信作为基础“桥梁”,通过讲中国故事,促进自信文化传播,并提升师生党员思想政治素养等,进一步使高校师生党员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并全面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质量水平。

【本文系2021年南昌工学院党建研究项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背景下高校师生文化自信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NGDJ-21-04)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沈焓.美育视域下工匠精神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4):70-71,74.

[2]李文昭,邓崇阳,颜雄.新时代西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1,23(6):128-131.

[3]陈丽.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基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调查[J].学理论,2020(4):110-112.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创造性分析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