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乎情

2022-03-07 06:39赵桂珠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亲身经历竹子经历

赵桂珠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有感必发”“不平则鸣”就是抒情,简单说,就是“我手写我心”。抒情必须情感真实、健康,既要与人和事的描写有机结合,又要注意语言的形象、准确、精炼,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不仅仅是语言技巧的运用,更是自我情感的载体,因此,一篇作文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它是否具有真情实感。如果你的作文能感染读者,震撼读者的心灵,那么这篇作文就成功了。

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说:“愤怒出诗人。”刘勰也曾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些名言明确指出了情感与文章的关系。流淌在作文中的情感,不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的结果,而是在日常积累的基础上,动笔时的自然流露。那么,如何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呢?这里以几篇学生习作为例来具体谈谈。

一、述亲身经历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作文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人。构思时,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同学们的生活经历也许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生动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如习作《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写的就是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我慢慢长大,步入了中学的校门,而您的鬓角也长出了几缕银发。您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早上一睁眼,便能看到桌上摆着的美味早餐,那是我还在熟睡时您早早起来精心准备的;每天接送我上学的是您,为我煮饭、洗衣服的也是您。看您操劳,我主动要求分担些家务,虽然我做起来很笨拙,但您总是耐心地指导、鼓励我。在您的帮助下,我学会了洗碗,也学会了缝补玩具熊被我拽下的尾巴……

这些小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印象深刻,写出来自然有真情实感。

二、明人事要素

具体和真实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作文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具体。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相信。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写人,要写出人物的外貌、性格、动作、神态等;写事,要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时间、地点、人物)。如习作《为自己喝彩》的开头部分:

我坐在座位上,正捧着《简·爱》心无旁骛地读着,忽然听到一个消息:“明天要体检了!”体检?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打听:“都体检些什么?”同桌不以为然地说:“身高、体重,这些都免不了呗!”啊?我心里发虚,低头看看自己的“虎背熊腰”,想想自己矮矮的个儿,又听见后排两个身材苗条的女生半真半假地对自己的身材做“自我批评”,真是欲哭无泪。

这个开头把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问些什么、想些什么等要素都写出来了,读来仿佛身临其境,给人真实的感觉。

三、多细节描写

写作时的真情流露离不开生动、典型的细节描写。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同学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体验程度的深浅。如果作文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习作《我喜欢童年的竹林》中就有许多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

我伸出手,扶住竹子使劲一摇,“哗哗”一阵响,雪花“簌簌”地如天女散花般飘落下来,钻到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我不禁“咯咯”地笑出了声。

……

有时,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摇啊,荡啊,从秋千底下,摇出我们心中的歌。

“我”调皮地摇竹子,竹子“哗哗”作响、雪花“簌簌”飘落;“我”还从家里“偷绳子”,拴在竹子上做秋千,这些细节不仅真实,而且写得极富童趣,读来令人会心一笑。

四、用生活语言

作文其实就是用语言记录生活,因此必须要有生活气息,体现生活的原汁原味。用生活语言,就要准确反映生活实际,生活是怎样的,作文就要写成怎样的,不能走样、变味。

如习作《我喜欢童年的竹林》,文中用了不少拟声词,且用得非常准确。如用“哗哗”形容竹子摇动的声音,用“簌簌”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用“咯咯”表示“我”快樂时的笑声……把生活中真实的声音生动地搬进了作文中,显得自然、真实、有感染力。

用生活语言,还要特别注意人物的语言描写,什么样的人应该说什么样的话。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这样才能写出个性,凸显真情。

五、露内心真意

内心真意指的是人的深层意识,它与表层意识相对,是人最质朴、最本质的心理活动。它隐藏于思维的底层,在不经意间才会袒露出来。人类生活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现象,在许多场合,人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说、不便说,或者不该说、不敢说,这种心里想到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内心真意。写作时,人们的内心真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表现出来的往往是那些能够被一眼看到的行为举止,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当然流于表面,没有真情实感。要想作文有真情实感,就应当充分展露自己的内心真意,心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描写。如习作《为自己喝彩》:

晚上,我站在穿衣镜前细细地端详自己。虽然我有张“苦大仇深”的脸,但我也拥有别人没有的优点,我上进、奋发、勇敢,知识托举了我,我有什么好自卑的呢?

在这段文字中,“我”直抒胸臆,把平时不会、不敢对人说的话大胆地写了出来,具体、鲜明地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读来真实感人。

六、拟相应情景

前面说,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也许有的同学会问,如果从自己的经历中实在找不到恰当的材料,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经历过的类似的事做一定的加工和改造,使之符合作文的中心主旨。又有同学要问了,这些事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能不能体现真情实感呢?其实,虚构的故事也能有真实感,关键要注意两点:1.我们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这件事,但现实生活中必定存在,看别人经历过;2.模拟相应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呢?如果写的是一位老年男子,那么不妨联想自己的外公或爷爷,想一想他们平时的表现:假如爷爷遇到这种事会怎么对待?如果写的是中年妇女,那不妨联想自己的母亲或邻居的大婶,想想母亲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如果是她,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模拟生活情景,转换人物角色,可使虚构的作文立足实际,多一些真实感。

猜你喜欢
亲身经历竹子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增广贤文
和竹子在一起
When Life Cheats You
怎样写亲身经历的事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