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帮”对浙中地区建筑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2-03-07 09:07胡俊吴姚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1期
关键词:浙中东阳工匠

胡俊 吴姚红

(1.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2.浙江省东阳市文物保护所,浙江 东阳 322100)

0 前言

“东阳帮”是一个以建筑业为主的工匠行帮,实际上包括了木匠、瓦匠、石匠、雕花匠、油漆匠、篾匠、锡匠、桶匠、棕匠、裁缝等各行工匠,是东阳亦农亦工工匠的代称、总称。①其主要活动于江南地区,是我国建筑史上著名的工匠帮派。当时与苏州的香山帮、宁波的宁波帮并称为三大建筑行帮。②

“东阳帮”行艺发轫于明朝,工匠施技紫禁城,发展壮大于清代,兴盛于晚清民国时期,开创了独有的组织及营造方式,现有遗留建筑多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名录,有的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得益于“东阳帮”的发展,东阳现代建筑业发达,被誉为“建筑之乡”,同时也带动了与之配套的红木家具、木雕艺术等产业的发展。截至2021年底,东阳已有7家特级建筑企业、72家一级建筑企业、197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东阳帮”的发展,对浙中地区建筑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既是浙中地区建筑产业发展历史的缩影,又奠定了浙中地区建筑产业发展的基础。

1 “东阳帮”的由来

东阳处于浙江中部,地理环境相对闭塞。其地貌可用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七山一水两分田”来概括。长期以来,东阳县域具有资源匮乏、土地硗薄、灾害频发、人多地少的生存环境特点,决定了东阳人必须向外寻求发展空间。③特别是唐宋以后,随着北方人士的大量迁入,东阳县域承载的人口急剧膨胀,生存竞争愈为激烈。

在传统农耕生活无法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只能另谋生路。所以,东阳人要么通过苦读,走仕途吃“官饭”;要么通过苦做,靠手艺赚“铜钿”。但受财力、智力及中试人数少等因素制约,科举入仕之路极为狭窄。因此,出门做手艺成为东阳人向外发展的主要途径,许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已加入手工业者的行列,开始从事泥木工匠等行业,进而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东阳帮”。④

“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不足的地理环境迫使东阳先民在看到生存与发展的先天不足的同时,注重实用主义的事功哲学,走出了一条重教育、重技能的生存发展之路。⑤“东阳帮”的形成和发展,究其缘由,其发端主要源于营建居室的需求。其发展则源于打破人多地少的环境制约,向外寻求发展空间。从个体聚合为群体,组织由松散到严密,管理由自发到纳入政府指导,遂使东阳建筑队伍由早年的个体组合,逐步形成当今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众多建筑集团和建筑公司。在长期的向外发展过程中,“东阳帮”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务实尚绩、精益求精的品性也成就了东阳“百工之乡”“建筑之乡”的美誉。

2 “东阳帮”的演变与发展

“东阳帮”的发展经历了从组织零散的萌芽时期,到活动增多、有组织、有规模的发展成熟时期,再到嫁接现代建筑的传续时期,后又进入改革开放后的鼎盛时期。

2.1 萌芽发展时期(16世纪至清代)

建筑帮派的形成,要追溯到南宋时期。宋室南迁,建设临安京城,需要从各地征招大批建筑工匠。当时,应招人数最多的是来自东阳、宁波、江苏南部地区的工匠。在长期的施工竞赛竞争中,东阳工匠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高超技艺,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和特有的木雕技能,赢得了一席之地,被称之为“东阳帮”。

据考证,宋明时期,不少“东阳帮”进京修建或修缮皇宫。宋代东阳人杜幼节曾监理南宋皇城建造。明代东阳人张安畿主持建造明北京故宫三大殿。永乐十六年(1418),东阳人陆光大作为工程负责人,带着东阳工匠到北京参与皇城营造。“东阳帮”除参与宋、元、明、清各朝的宫廷建设外,其活动范围由周边各县发展至浙西和江西婺源、徽州屯溪一带,不断参与民间营造。由此可见,“东阳帮”在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成熟时期(民国)

“东阳帮”在浙赣皖等地开展建筑营造活动,呈现组织性强、规模大的渐趋成熟状态。咸丰后期洪杨兵燹,致江浙大量精美建筑遭到毁坏。江南战乱结束,建筑市场需求增大,营造行业人才紧缺,更多“东阳帮”工匠离开家乡谋生。在民国时期“东阳帮”离开家乡谋生的工匠人数达到高峰。

富春江、钱塘江流域水运发达,严州及下三府经济发展水平高,成为“东阳帮”从艺核心区域,人数超过宁绍帮。不少工匠开创帮会及建筑营造厂以承接项目。康熙、乾隆时期严州集聚匠师多来自南马、画水、南市等南部街镇,建筑带有苏州、杭州、徽州及东阳的烙印。富阳老房子多由东阳人造,新登地区一半以上三合院、四合院由东阳人建造。

清末,上海成为“东阳帮”另一重要行艺区域。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上海开埠,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激增,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需求量大增,大批“东阳帮”挥师沪上,导致“东阳帮”与“宁绍帮”“香山帮”齐名。此外,徽州也为“东阳帮”行艺目的地。据考证,绩溪大批厅堂即为东阳市南马镇夏屠村名匠申屠秀仁主造。

2.3 传续时期(1949年至1978年)

由于之前的战乱,许多传统建筑惨遭损毁,修缮、重建项目增多,加上现代建筑新建,浙、皖、赣、闽等各地纷纷向东阳请求建筑工匠支援。东阳各地成立建筑工程队,四处承接建筑营造项目,参与修筑水坝、打洞驳坎、修建公路、筑基盖厂等工程。工程队成为东阳改革开放后各大建筑公司雏形。

此外,富阳、建德、桐庐、开化建筑的从业者基本以东阳籍居多。1952年东阳境内有建筑工匠24209人,其中木匠13148人、泥水匠8587人、石匠1087人。“文革”期间,因“割资本主义尾巴”,解散所有工程队。1976年后各乡工程队复又活跃,开始大量外出从事建筑业务。

2.4 鼎盛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

“东阳帮”从业人员大部分分流到现代建筑企业,东阳崛起为“建筑之乡”,建筑成为支柱产业。东阳传统建筑营造业吸收现代化的理念,开设建筑公司,以更具组织性、具备现代化设施的方式承建建筑以及古建筑等项目,走南闯北承接建筑项目,并积极拓展其他产业,不仅带动了红木家具、木雕竹编及仿古门窗等产业,同时建筑业产值也迅猛发展。截至2021年末,现有民营建筑企业451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7家、一级资质企业72家。“十三五”时期,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960亿元,实现税收近11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对全市GDP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12%左右。

3 “东阳帮”对浙中地区建筑产业发展的影响

产业的发展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劳动力基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文化及精神特质的塑造却是产业发展的至关因素。“东阳帮”是没有固定人员编制的组织,但素享盛名、历久不衰,在苏、浙、皖、赣等地区和北京皇宫的建筑界活跃数百年,留下了许多传世精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3.1 “东阳帮”的精神特质塑造了浙中地区建筑产业发展的品牌优势

人有人品,艺有艺品,人品往往决定艺品。“东阳帮”讲究师承,有严格的拜师学艺制度。师傅在教技术前,还要对徒弟进行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教育,端正其学艺态度,经过数年的磨砺熏陶,“东阳帮”培养的工匠往往具有良好的品性和行为规范。正因为“东阳帮”工匠特别注重自身的人品艺德,传承了东阳人诚朴为人、认真做事、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土布衫、霉干菜”精神,因而深得社会的信赖和赞赏。

在“东阳帮”的形成历史上,留下了诸多谚语式的古训,成为一代代东阳工匠遵循的规范。其中如“技艺为本”“让东家满意”“树名气三十年难得,败门风一日之事”等,告诫他们时刻牢记继承传统,注重质量,维护良好的名声与信誉。

追溯“东阳帮”的起源,从“老师班”“营造厂”,再到“综合社”“公司”,直到今日“集团”涌现,“东阳帮”的发展和传承深刻体现了东阳人“勤”“勇”“韧”“能”“义”的特质。南宋宰相葛洪所写的葛氏家训中就提到:“夫欲兴家立业者,必使男勤耕,女勤织,或利工商之所资,或利山泽之所产,皆为致富之本。”

东阳人之“勤”,在改革开放后走南闯北的“东阳帮”身上更为鲜明。以“勤苦”为黏合剂,东阳人“亲帮亲,邻帮邻,老乡帮老乡”,促进了东阳建筑业的发展。建筑领域拿下了总产值、纳税总额、特级企业数、创鲁班奖四个第一。

东阳人之“勇”,表现在勇气、担当上。东阳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一旦认定目标,便勇往直前无所惧。2002年,东阳三建的10多名管理人员与200多名工人背井离乡,来到非洲西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开启了海外发展之路。公司高标准完成了首笔海外业务,获得阿尔及利亚总承包资格,先后承接了阿尔及利亚政府704套住宅工程项目以及当地机场、法院、污水处理厂等上百个工程项目,用勇气和实力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东阳人之“能”,体现在手巧,能工巧匠,走南闯北。“一把砖刀一把锯,哪里赚钱哪里去。”为了养家糊口,许多人凭着一技之长出门揽活。以建筑工匠为核心,以东阳传统手工业匠人为主体,形成了全国三大建筑行帮之一的“东阳帮”。从宫廷官舍到民间建筑,都有东阳匠人智慧的结晶。改革开放之初,东阳就有十万建筑大军走南闯北,很多当年的建筑工人后来都成长为企业家。如今,全国各地都有东阳建筑企业的身影。

东阳人之“韧”,体现在要求高,追求极致,要干就能干好。东阳人骨子里始终有着一股追求极致、不甘居人后的精神,干就要干到最好、干就能干到最好。东阳人的追求极致,在建筑业上体现明显,在代表中国建筑工程领域最高荣誉的鲁班奖上,东阳建筑企业已累计创鲁班奖46项,排名全国县市级第一。

东阳人之“义”,体现在践义行,行善举。据说,清代末年,歌山林头人郭仁海在嘉兴首次承揽工程,为牧师樊启忠建造一幢别墅。即将竣工之时,一位木工因不小心引起熊熊烈火,新房顷刻化为灰烬。郭仁海兄弟硬是凭日积月累的信誉赊来砖木、沙石、石灰等重建别墅。郭仁海从此声誉远扬,在杭嘉湖地区承建的工程应接不暇。讲道义,重责任,是东阳人优秀品质中的重要部分。东阳人走南闯北,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用有形的物质力量、无形的精神财富,奉献社会、回报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轻利重义,又带来更大的商机,促成更多的合作。

3.2 “东阳帮”的技术创新缔造了浙中地区建筑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技艺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具的改良而不断发生变化,其传承的连续性将影响着产业链的运转,只有不断进取、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技高一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谓“一招鲜,吃遍天”的年代已经过去。因此,产业链条的稳定性及其技术创新直接影响着循环经济模式下产业的发展,决定了产业能否顺利成长、壮大与成熟。如果说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那么技术进步则是促进产业经济能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早期的工匠,往往一身两任,兼设计和施工。据传,“套照”技艺就是“东阳帮”摸索总结出的特艺,不仅解决了榫卯的精度、相交构件榫肩与柱身交合严实、柱侧脚及柱脚截余问题,而且保证了梁枋与柱子的结合严丝合缝、牢固美观。⑥东阳工匠在自我创新的同时,还善于吸收兄弟行业的技艺诀窍,为我所用,加以创新,不断提高和发展,使自己在竞争中笑傲群雄。

进入“老师班”和“东阳帮”时代。官宦之家、乡绅之家、富有之家建造房屋,有时不过提供某建筑作为样板或参照物而已,在房屋的规制、形式、装饰等方面,还是建筑工匠起到主导作用。建筑工匠在与东家的交互沟通中升华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水平,其根据东家的身份地位、特殊爱好和要求、财力、地基条件等做灵活调整,俗谓的“七分工匠,三分东家”。虽说“匠随主便”是手艺人遵循的通则,但规制和样式必然受当地大环境,即地形、用材、风俗和社会思潮的制约和影响。“东阳帮”作为手艺工匠群体,却能顺应地俗民情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创造制作了形态各异的精品佳作。例如,其独树一帜地把东阳民间的传统工艺“清水白木雕”应用于建筑装修装饰,将建筑外形和结构融于美学之中,成为东方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⑦在造园艺术上,“东阳帮”则运用“盆中天地”“芥子纳须弥”等原则,巧于借景表现诗情画意,独具匠心地创造了诸如“气象鹿”“世外桃源”等神奇妙景,往往小中见大,引人入胜。

另外,马头墙的诞生也是“东阳帮”艺人的又一创新。据“东阳帮”师傅朱钨金的故事传述,马头墙的原始功能是为防止泥筑的围墙不受檐头水冲刷,它源于砖瓦材料在东阳问世之前,也就是说在汉唐之前。史实佐证了东阳有马头墙的历史记载,比龙游的火墙、徽州的封火墙都要早千年以上。⑧因此,马头墙的发源地无疑是浙江东阳,其原创者应该是千年前“东阳帮”的老前辈。

进入20世纪90年代,建筑企业纷纷转型升级,由公司向企业集团转化,实施“科技兴业、集约经营、多元发展”方略,努力推进管理现代化,加速二次创业进程。“东阳帮”,东阳建筑人,也由被动地为生活所迫转变为以创牌立业为人生目标。从为了生活,到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和人生目标,无疑是一个重大转折,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东阳建筑业不仅辐射全国,而且面向世界。东阳建筑人已基本退出施工现场的一线操作层面,开始瞄准技术管理、品牌输出的高端阵地。东阳建筑业遵循“优化结构、拓展基地、争创品牌、做大做强”的思路,精心规划,严格管理,大胆创新,迈开了从粗放型经营到集约型管理转型的步伐,着力于向建筑施工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延伸,使建筑业真正成为本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3.3 “东阳帮”的传承发展奠定了浙中地区建筑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东阳独特的地理资源环境,形成了东阳男人不读书就学手艺的成才观。东阳民谚“千钿万贯,手艺防身”,既是长期以来东阳人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东阳人凭一技之长向外发展的职业规划。源远流长的建筑文化作为东阳的主流文化已深入社会方方面面,引领着东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东阳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使“东阳帮”技艺得以薪火相传,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也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支持。

首先,“东阳帮”技艺的传承逐渐促成了东阳境域匠种的地域分工,各种手工业专业村不断形成。⑨“东阳帮”工匠的技艺大多是师徒传承、口传心授,徒弟多为子侄或本乡本土的家族子弟。当工匠形成一定的队伍以后,就竞相仿效,成为风气。亲带亲,邻带邻,年深日久,就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手工业专业村。例如,在湖溪镇前山何最多时“300把斧头出门”,1950年尚有“240把斧头出门”。歌山镇大园村“100把斧头出门”,1910—1970年有木匠104名。六石街道蟠松民国大批木匠落脚香港,称作“香港村”。横店镇山景头为泥水专业村。歌山镇大园村1910—1970年有泥水匠65名,瓦匠19名。横店镇湖口80%男劳力从事石匠业。横店镇牛背弄为“石艺之村”,石匠100多人。虎鹿镇虎峰村龙山为东阳牮屋发源地。南市街道文祥村代出漆匠。虎鹿镇燕山、蒋村桥、吴宁麻车埠、六石街道蟠松多假山匠人。

其次,东阳自古以来就有“兴学重教、勤耕苦读”的传统。东阳素以“教育之乡”著称于世。自古就有兴学重教之风,县学久盛不衰,历代乡村贤达创书院、建义塾、办民校蔚然成风。著名的有南宋的石洞书院、横城义塾,元代的八华书院,明代的荷亭书院,清代的东白书院、白云书院等。朱熹、陆游、吕祖谦、魏了翁、陈傅良等一批学界鸿儒曾来东阳讲学论道。新中国成立后,建筑业得到飞速发展,但建筑业人才困境也逐渐凸显,建筑企业普遍面临着技术工人、管理工人断层,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低、缺乏有效的职业培训、流动秩序混乱等诸多问题。此时,东阳市政府顺应时代需求,先后兴办了金华市城乡建校、东阳市技术学校、广厦职业技术学院等培养建筑产业人才的大中等院校,近20多年来,为社会输出建筑类毕业生约6000人,较好地解决了建筑业企业人才需求的矛盾。

另外,东阳人素有勤奋好学的品性,也促进了技术人才不断增多。苦教苦学是东阳教育的立身之本。明代开国文臣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所述“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就是东阳苦学精神的生动写照。正是这种苦教苦学,使东阳世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建筑企业现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3000余人、技术工人62326人,二级以上建造师7215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4.47万余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关键岗位人员持证率达100%,一线工作持证率达90%。东阳建筑队伍的人才结构比例的不断优化,奠定了浙中地区建筑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中、初专业技术职称布局合理的人才架构体系。

4 小结

“东阳帮”及其营造技艺与浙中地区建筑产业的发展是一种典型的共生模式。“东阳帮”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人才储备、技术创新、文化精神保证了浙中地区建筑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究其原因,人才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文化精神则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东阳帮”艺人敢为人先,锐意进取,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技艺推动了浙中地区建筑业的发展,使“东阳帮”营造业成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同时,浙中建筑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使得“东阳帮”在国内乃至世界建筑行业中具有了较大的影响力,使“东阳帮”精神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注释

①王仲奋.东方住宅明珠:浙江东阳民居[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46-47.

②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东阳帮与东阳民居建筑体系[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7.

③王庸华,周江跃.人文东阳[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④王庸华.东阳市志[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3.

⑤韦锡龙.卢宅营造技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⑥王仲奋.婺州民居营建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⑦丁俊清.浙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⑧⑨洪铁城.经典卢宅[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浙中东阳工匠
古韵东阳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人大代表约见制度的东阳实践
在“商”就要在“言商”上有新作为——浙中新报着力做好“商”报道的探索与实践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地方媒体如何讲好本地故事——以《浙中新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为例
工匠赞
东阳:大树底下长出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