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2022-03-08 01:47柳毅顾一峰
初中生世界 2022年44期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时代

■柳毅 顾一峰

一、“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一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先锋和新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有力引擎。“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影响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等产生深刻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观念、实践方式等层面提升信息素养,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新要求。

二是培育新型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时代需要全面、创新、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准确把握时代新人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重要的培养内容。基于此,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促进和带动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从而适应未来社会对人员素养的新要求。

二、“互联网+”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一是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教师要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熟悉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资源,这将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结合,也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敏感度,能够准确筛选、整理、利用信息,摒除负面信息,使信息资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是创造性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师收集完信息之后,还应对其进行创造性使用。各学科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将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挂钩,使其更好地为学科教学服务。

三、“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是从教师层面来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同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破解了学生在传统学习中存在的诸多弊端,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实现了动态化学习,深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是课堂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实施。

鉴于此,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信息素养对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提高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变革深度融合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一方面,转变教育观念,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出的新要求,完成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到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转变;同时,加强学习,掌握前沿的理论知识、应用技能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掌握丰富的信息化教学形式,充分借助网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课前,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让教学更加因材施教,制订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课中,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开展更具互动性的教学活动;课后,可根据学生的课堂学情数据,有的放矢地进行反馈评价,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二是从学校层面看。“互联网+”时代,学校应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迫切性,并采取相应的行动。首先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更新教学设备,着力建设“智慧校园”,提供多层面的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等。其次,必须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育与提升,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通过专家讲座、课堂观摩、交流研讨等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从理论、实践等层面为其信息素养的发展提供平台。最后,应建立更加灵活、完善的信息化制度,多种途径深入挖掘信息资源,并建立与其相契合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摒弃“唯成绩论”,将教师的信息素养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例如借助“一师一课”的模式,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进行考核;将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作为其职称考核、晋升的重要指标,从机制层面带动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这场教育变革的最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双重变革”,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教师。因此,教师要顺势而为,以信息素养的提升为着力点,成长为知识技能复合、研究和实践能力俱佳的新型教师。

猜你喜欢
互联网+智慧时代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