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理念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2022-03-08 01:47马黎
初中生世界 2022年44期
关键词:阅读课语篇新课标

■马黎

笔者有幸观摩了第五届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活动,在几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见证了江苏省青年教师的“后建构”课堂教学的成果。从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参加展示的几位教师的语音语调、板书等课堂教学基本功都非常好,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各位教师教学手段多样,除了用好教材外,还依据单元主题选择了适合的图片、视频等课程资源,渗透了新课标立德树人的理念。本次活动展示的两种课型不仅体现了阅读和写作在多种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看、听、说能力的特点,也聚焦了新课标发挥核心素养统领作用的课程理念。每位教师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上课的先后顺序来看:第一位教师的漂亮的板书和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引领;第二位教师对观点和事实之间逻辑性的强化,对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第三位教师把主题从文本引到学生身边,进行保护环境的价值引领;第四位教师对文本解读时的问题链的设问;第五位教师在阅读中给出学生安静的阅读时间和对词汇的处理。总的来说,课堂教学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目标:体现单元主题的育人导向

“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在展示课上,有的老师的写作课借用《共青春》这一主题曲的MV作为课前热身,MV中展现了不同年代、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形象。有的老师教授的阅读课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环境保护的讲话,激发学生谈论日常可做的环保行为,体现了义务教育新课标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导向。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优秀的青年,该如何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体现了学科课程的目标,即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课程核心素养。

二、课堂活动: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几节课都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活动观,课堂教学实施满足了“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的标准。在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中,老师们通过活动创设主题情境,如第一节阅读课有关污染的视频导入,激活了学生已有的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在已知经验和单元主题之间建立关联,形成学习期待。而在应用实践环节,教师在学习理解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分析、运用等实践活动。如写作课第二课时,教师梳理topic sentences和后面example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应用于实践。在迁移创新活动中,第三节阅读课上,教师在读后活动中要求学生对南京绿色生活进行描述,这是对习得语言的迁移。在第一节写作课的写作阶段,教师给出了中国历史、母亲节等情境,让学生推荐young star award,这也属于学生的迁移创新活动。课堂教学中,这些逐步递进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达到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活动情境:联系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

五节课中,教师都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导入话题,使学生在课本情境中体验语言,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言。教师依据单元主题和教学内容设置的教学情境,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和他们已有的知识,有效地整合在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中。如下午第一节课上,教师通过大家熟悉的图标,导出阅读语篇谈论的国家——瑞士。下午第二节课中,教师以教材中瑞士人民和政府的有关环境保护的行动为例,设计任务让学生谈自己和南京政府的环境保护行动。这些都很好地将教材的主题情境迁移到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与探究主题意义的真实情境,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学习体验,主动成为主题意义探究的知识建构者和运用者。

四、课堂实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五节课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引导等方式,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尽管五节课是两种课型,但老师们都很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在阅读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语篇的题目和图片对语篇大意进行推测,根据上下文情境猜测词义;在写作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topic sentence,details,example的写作框架。同时,课堂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间的互评;特别是写作课中学生进行全英文评价,并由学生给出分数。在阅读课中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这些都显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启发者,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几节课都令人感受到交际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真实的交际是指师生、生生之间用英语进行真实的交流,衡量交际真实性的依据就是看交际双方是否存在着信息差。笔者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真实交际中信息差的设计。如在阅读课上,学生要阅读文章前,教师问学生“Why do people call it a green country”,那学生和他们要读的语篇之间的信息差就会变小,如果学生对内容很熟悉,可能就无法激发阅读课文的动机和兴趣了。又如,教材上讲到了新能源的利用,但并没有提及开发新能源的费用高,而只是说新能源花费少。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新能源开发需要花多少钱,就没有信息差了。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上指出新能源花费少这一点,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对新能源开发的费用做实证研究,给出答案。这不仅是义务教育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综合实践类作业。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教师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语篇研读涉及语篇的主题、类型、构成,语篇是如何表达意义的以及如何使用语篇达到交际的目的。这两种课型都涉及语篇,但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教师对语篇的解读基本都是introduction,main body和conclusion三个部分。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What),语篇传递的意义是什么(Why)和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How)这三个角度来解读文本,如在写作课上帮助学生解读为什么要写推荐信这个问题。语篇是学生在世界环境日写在blog上的,读后可以看出,其写作目的是为了呼吁大家保护环境,结尾应该是呼吁大家保护环境而不是总结;之所以写瑞士,是因为这个作者是在瑞士的一个中学生;正因为要呼吁大家保护环境,才出现了类似“What have you done for the environment”这样的句子。教师应强化对语篇的解读,充分认识到语篇在传递文化、促进思维方面的作用,以理解、创设语篇内涵为中介,进而将语篇内容合理转化为教学内容,凸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猜你喜欢
阅读课语篇新课标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用问题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一堂组文阅读课的感悟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