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德育”成就“大成”青年

2022-03-11 09:54张德超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协同育人

【摘 要】江苏省宿迁中学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索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建构“融通大成”育人体系,形成“融通德育”特色。学校从课程学习、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以“融通”的方式为学生打造立体化沉浸式全域场育人环境,成就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大成”青年,培养“明德明智、大成大器”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融通德育;课程学习;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95-0007-03

【作者简介】张德超,江苏省宿迁中学(江苏宿迁,223800)校长、党委书记,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江苏省宿迁中学创办于1927年,其前身为周宣德先生创办的“第四中山大学区立宿迁中学”,1953年定名为“江苏省宿迁中学”,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培育校。近年来,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探索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建构了“融通大成”育人体系,形成“融通德育”特色。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以“融通”的方式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强化道德体验,丰富道德情感,磨砺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实现学生道德成长、知行融通,成就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大成”青年,培养“明德明智、大成大器”的时代新人。

“融通”意味着开阔的视野、系统的构思、差异的包容、学科的贯通、空间的营造和时间的规划。开阔的视野,是将本土行动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系统的构思,是将学校作为一个文化实践的系统,从心态、制度与组织、器物诸层面层层设计;差异的包容,是博采众长,从优秀学校的教育经验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博观约取,给予学校师生更多探索和体验的机会,以求厚积薄发;学科的贯通,是在课程结构上将学科、多学科和跨学科打通,围绕学生发展与未来社会需求,形成贯通性的课程体系;空间的营造,是在学校的建筑结构、教学空间、学习空间及活动空间上进行文化设计;时间的规划,是将学校的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现场学习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学校生活与学生发展相结合进行谋划,让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

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江苏省宿迁中学着力建设“融通”课程体系,包括“融善”“融悟”“融会”“融远”“融和”“融达”六大板块,形成“基础课程+选择性课程+学校特色课程+卓越课程”优质课程群,从课堂教学、教师队伍、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为学生打造立体化沉浸式全域场。特别是基于融通育人理念,从课程学习、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和协调机制等方面,探索道德教育新方法,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融通德育”特色。

一、立足课堂阵地,融通课程学习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环节。学校思想政治课程,融入思想、融入情感,以“具身认知”理念为指导,通过模拟故事情景、模仿生活事件、引领现场实践等策略,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情感体验。学校为师生创设共同发展的舞台,打造“思政+”课程群,课内与课外融合,社会热点与学科教学融合,统整目标、情境、问题、任务、活动和评价等要素,引领学生在情境分析和活动交流中进行问题探讨、观点交锋和思维碰撞,从而更深刻地感悟真理力量,坚定政治立场,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责任担当。

学校创新开设校本思政课程。例如:每周一举行主题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每周两次学习“放眼看世界”时事课程,洞察国内外时事,了解国际风云变幻;每月一次“家国人生”影视课程,围绕家国情怀、红色经典、高尚人生、传统文化等主题,让学生在观看、思考、感悟优秀影视作品中收获成长。学校还开设大成文明微讲堂,促进学生在自信表达中提升自我,明辨是非。

学校全方位整合思政、语文、历史等学科资源,充分发挥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彰显学科思政育人价值,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学校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项目化学习为方法,注重思政课程同其他课程的资源互补与共享,形成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实现多维度、融合性、立体式育人。如挖掘语文、历史等学科中的人文关怀、社会伦理内涵,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在历史学科开展“我讲你评学党史”活动,让学生在讲评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地理学科开展“家乡文化生活”研究性学习;在化学、生物等学科,则注重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学校还以一批德育课程基地为依托,如民族文化融合课程基地、天文气象课程基地、“秀强玻璃”孝善文化德育课程基地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具化德育载体,融通校园生活

学校为学生开放式、实践式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与融通、固化与升华,进而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实现知行合一、知行融通的教育目标。

一是物化学校文化,创造生活情境。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呈现,体现着学校的理念和人文精神。学校根据校园布局和校容校貌实际,充分挖掘、建设、丰满并合理利用校内特有资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如围绕“立德树人”主题,学校建设了明德园、润德园、浴德园、梅(美)园;建设京东艺术楼和美育课程中心,为学生搭建接近艺术、亲近艺术,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进而提升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四有四做”文化长廊,引导青年学生做爱国先锋、敬业楷模、诚信标兵、友善模范。校园建筑还实现了“跨区融合”,教室与实验室融合,教室与转角书吧融合……区域环境立体多变,触发了师生良性的环境知觉。

二是具身校园活动,丰富生活体验。活动是德育的生命,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学校立足学生成长和发展,多途径多渠道建构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如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生活素养培育、生涯规划指导三大主题活动,组织四大节日活动,即“阳光体育节”“心理健康节”“黉园合唱节”“大成科技节”。一年一度的阳光体育节,学校给学生搭建了丰富的展示青春与梦想的舞台,有太极拳、武术操、健美操等,也有田径比赛、篮球、足球、排球等,精彩纷呈。各项比赛都是在考量协作精神、顽强品质、集体观念、心理承受能力等精神修养。学校把运动场当作展示学生道德品質的一面镜子,果敢与迟疑、勇猛与懦弱、坚毅与气馁、积极与被动、竞争与合作、沉着与机智、同情与关爱在这里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走进自然天地,融通社会实践

我们带着学生走进自然,与自然相亲;融入校外实践基地,与社会相连,学生生活的整个场域都成为生命成长的体验场。学校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规律的意识,锻炼学生科技探究、创新的动手能力。

一是开展三大自然主题系列活动,包括“走进春天的田野”系列活动、“仰望天空”系列活动、“美丽中国”生态环保系列活动。以“美丽中国”生态环保活动为例,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态文明观,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的理念,如组织“可爱的家乡”“宿中的春夏秋冬”摄影大赛,组织“我为小树挂名牌”“我为校园添片绿”活动;邀请全球候鸟跟踪守护行动组到校开展守护湿地宣传活动,邀请中国野生鸟类拍摄第一人、鸟类专家周海翔在学校升旗仪式上做专题演讲,与全校师生共话环保。学校还组织开展“最美教室”“最美宿舍”“校园美容师”“垃圾分类”等评比活动,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组织绿色消费主题教育活动,践行低碳环保,培育创新意识。

二是创建六大校外实践基地。学校把真实的历史事件变成鲜活的教材,充分利用现场教学的情境体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带入感”功效,在“情景再现”中实现书本与现实的结合、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设计了宿北大战红色记忆、项王故里历史变迁、宿迁改革创新传奇、中国酒都产业文化之路、宿迁工业现代化之路、水韵名城精粹等6条研学路线,引导学生关心家乡发展,胸怀国家未来,成为具有发展力的时代新人。

四、协同“家校政社”,融通协调机制

学校打通校内外边界,从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等多个维度,凝聚协同育人力量,构建融通管理育人格局,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生活帮助和行为提醒,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在学校层面,实行全员导师制,建立教干联系班级、教师联系学生常态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以“新人杯”“五四杯”两项教学大赛为抓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融通大成杯”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新老班主任结对青蓝工程、大成特训营——班主任素质拓展等为载体,提升班主任融通育人能力。举办班主任节,展示班主任风采、观摩主题班会,出台《江苏省宿迁中学班主任荣誉勋章授予办法》,激励班主任立品高远,敬畏职责,做锤炼学生品格的引路人。

在家庭层面,开设家长课堂,邀请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及拥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家长,讲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传播前沿教育理念,分享成功案例和家教经验,引领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品格教育和道德成长,成为具有融通能力的合格家长、智慧家长。每年10月份,学校举办家长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进校园,体验孩子生活日常;进课堂,与孩子同上课,共思考。成立家长委员会,动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在政府层面,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创造环境条件,为学校人才招聘、编制管理等提供保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协调教育、财政、发改、公安、卫生等部门,为学校注入发展动力;将学校高品质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加大对学校建设和改造的投入力度。

在社會层面,开展百名校友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各领域杰出校友,走进校园,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卢秀强,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宿迁市黄河水上救援队队长王爱东先后受聘为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导师。学校还聘任宿迁市人民检察院领导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指导学生成长进步。

江苏省宿迁中学“融通”课程学习、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和协调机制等诸多方面,全面构建“融通大成”育人体系,全方位打造融通德育特色,培养了一批批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特长鲜明、具有发展力的“大成”青年,为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做出了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协同育人
精彩的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的幸福密码
爱上劳动,开启幸福校园生活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欢乐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