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包装工艺学》课程实践研究

2022-03-13 07:30李永慧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工艺学产教融合

李永慧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0 引言

2019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审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实施方案通知,表明将继续推进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深层次的探究。产教深层次的结合是国家的一项教育战略性举措,能够加快教育、人才和产业三者之间的融合发展,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保障。

产教融合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市场的需求发展的一种培养优质学生的重要教学模式,它以真实的产品生产为前提,在学校教学课程体系中融入专业实践教学,让学生学到在真实实践中可以运用的知识技能[1]。产教融合是目前高等院校包装工程专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目标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2]。

1 《包装工艺学》课程背景

1.1 《包装工艺学》课程概况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包装工程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在学校“一体两翼”整体学科规划和办学理念指导下开设的特色专业,依托视觉传达设计学院的背景和优势,该专业将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艺术素养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具有专业实践性与服务社会能力强的特点。

《包装工艺学》是包装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也是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囊括的课程内容范围广泛,教学内容既包括工艺学的物理、化学、生物、气象环境等理论基础知识,又包括通用包装工艺、专用包装工艺和包装工艺规程的制定[3]。

技术构成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包装工艺技术构成是一款包装设计能够产品化、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使产品在激烈的包装市场竞争中得以存活和保持优势的关键。结合学校包装工程专业特色,在《包装工艺学》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发挥自身对审美及设计能力的认知和提升,增强他们对包装工艺各方面因素与市场需求的实践运用能力。

1.2 师资团队建设

为促进产教融合,学校包装工程专业在专业教师梯队建设方面,每年选派专任教师出国访问和学习、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了解最新研究方向,与国际知名包装印刷公司进行沟通,以便熟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聘请行业一线或企业包装部门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不少于4 人的兼职教师库,创新兼职教师制度,让他们在参与教学与科研教改活动中了解人才培养中的不足和提出改进的意见,推行校外行业专家与校内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并且学校利用一切机会邀请本专业出众人才,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在行业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或社会实践工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4]。

1.3 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产教融合需要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专业理论来优化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与学校合作的包装企业的一线生产设备和必要的生产测试设备来充实包装工艺课程的书本知识和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应当在产教融合的思想下建立完善校内教学、校内实践及校外实践与教学基地群等多个培养平台。

学校支持包装工程专业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大力建设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提供实践的平台。包装工程专业现有包装技术专业实验室、印刷实验室、印刷工艺实验室、广告设计实验室和书籍装帧实验室,另外配有三维立体成型机、纸箱打样机和小型热转印设备等。同时依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金种子”孵化器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济南红霖包装有限公司、济南龙玺印刷有限公司、山东美术出版社、山东国际广告、通广传媒、继东彩印等多个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共享教学资源。为提升实习、实践环节质量,保持跟校外企业沟通企业生产的时间安排,在保证不打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与企业建立实践环节动态机制,合理安排实践时间。形成“每学年有学生老师进企业、每学期有业界精英来课堂”的校企教学互动的长效机制。

2 《包装工艺学》课程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2.1 《包装工艺学》课程特点

目前我国在工科人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毕业之后动手能力不强,空有理论,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这也凸显了目前教育在大环境下的专业针对性不强,脱离产业需求,无法跟上产业的发展并服务于产业[5]。产教融合可有效解决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少的问题。同时可以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各门专业课程之间也能很好地衔接与融合,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创新性思维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包装工艺学》是一门涉及技术更新较快的课程,普通大专院校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在包装工艺课程安排上,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建立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之上,达到学和用相结合的目的。利用寒暑假,教师不定期地走到企业中去,组织人员分赴企业开展调研,与企业人力高管和一线员工沟通交流,询问包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依据企业岗位需求来调整课程重点,加强专业课程与实训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2 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依托学院设计方面的传统优势,包装工程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学以致用,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坚持“巩固专业知识、侧重实践技能、健全个性发展、提升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期间包装技术与设计的全面技能。

此外,学习目标的明确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在有效的动力助推下,学生会具有强烈的自我存在感,进而自我价值相应得到提升[6]。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他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还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培养出更多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优秀人才。

2.3 包装的行业服务特性

高等院校是以高深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来服务和影响社会的,这种建立在知识创新和应用基础上的科研技术水平(或产品研发能力)是校企合作的重要资本[7]。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扎根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上。

包装行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市场中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上,是兼具服务业的生产服务型行业。如今包装企业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产品制造,而是致力于产品的开发、寻求新的市场、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包装行业在扮演市场重要角色的同时还要满足产品生产企业的需求,了解市场产品的流通过程,考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喜好,重视资源循环利用,并且兼具保护环境的责任,从而以最经济的方式设计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在新工科建设理念下,包装工程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更要主动服务于国家和行业的需要,探索人才培养新道路,加快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7]。

3 产教融合下《包装工艺学》教学实践方法

3.1 学科交叉融合

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包装工程专业“工”“艺”结合的特点,以及包装印刷企业及行业的发展要求,结合包装行业发展特点及需求,在《包装工艺学》课程中渗透更多的艺术设计理念,达到艺术设计效果,让学生在掌握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融入美感的设计,通过工艺的设计提升产品质量,为产品带来更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工艺设计[8]。

3.2 包装工作室模式教学

我校包装工作室的学生由2~4 年级学生组成,此时学生已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工作室的教学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包装技术、设计等多方面技能。教师会通过自身及学校的相关资源,积极带领学生参加企业实践、课题项目和国内外设计竞赛,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项目制思维融入常态学习中,并引领学生完成整个项目的流程。

3.2.1 实践教学真实项目引进

工作室模式下的课堂可对接企业公司项目,仿照企业模式建立小组团队合作,企业负责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师生通过到企业进行实景参观、调研、访谈,对同行业中的多个企业的视觉形象进行考察等形式,完成前期资料的收集,了解企业设计意图;确立设计定位及设计策划,明确设计目标,进行创意、设计、表现,完成最终的设计方案[9]。一旦设计被企业录用,企业将会以奖学金的形式奖励学生。

3.2.2 课题项目引进课堂

将教师承接的课题项目引入到课堂实践中,为教学过程注入活力。教学实践为课题研究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根植于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让教师改变教学科研功利化、庸俗化的误识,让科研与教学接轨。

如在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中,将改进老字号产品包装课题内容融合进课堂里。理论知识重点是介绍老字号产品包装设计的常见问题,如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匠心技艺的传承、如何做到文化自信、环保材料和工艺的运用等。实践环节中积极与老字号企业对接交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包装改进的实践过程中,真正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相结合,为学生就业提供了经验和工作积累。图1为部分学生的作品。

图1 部分学生老字号包装设计作品图

3.2.3 赛教促学

课堂案例教学环节中,教师会选用优秀获奖包装作品作为案例讲解,案例大都选自“世界之星”包装设计大奖、Pentawards 包装设计奖、红点包装设计大奖等。包装设计的各种赛制的评选标准紧跟行业潮流(图2 是“世界之星”包装设计奖评选标准),还有部分比赛会设置多个具体的商业实践命题。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大赛,如全国大学生包装结构设计大赛、山东老字号产品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等,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地创新产品,为将来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4]。图3 为学生获奖作品。

图2 “世界之星”包装设计奖评选标准

图3 学生获奖作品

3.3 引入创新性的设计思维方法

3.3.1 明确设计原则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信。将设计思维学习框架应用到《包装工艺学》课程中,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活力,设计出有创意的包装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或用户体验。

在《包装工艺学》课程教学中,将设计思维的五个步骤(同理心、定义、设想、构建原型和测试)应用到项目作业中。包装工艺设计不再是将科学知识和艺术表达简单地叠加,一些设计能力如共情能力、统筹能力、可视化表达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都在解决包装工艺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提升,而这些能力对产教融合的深入进行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3.3.2 构建设计原型

在包装工艺课程中,构建包装工艺设计产品原型是课程中的关键部分,在此实施环节中,鼓励学生用创造性工具给自己赋能,将创意想法变成可供测试、优化和改进的实际产品或服务。但多数高校的《包装工艺学》实践课堂中因加工、场地、学时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包装加工物粗糙、印刷与材料选择不匹配等问题,使包装成型环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有学生去找专业的制作公司,但大多因制作原型的费用过高,不得不舍弃一些能为包装增加附加值但加工费用较高的工艺技术。因此,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产教融合能更好地将学生的创意想法变成有形的产品,同时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条件。

3.3.3 创新课程考核方法

包装工艺设计作品的评价,以表达准确性为主导,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应过分地解读作品的表现形式。教师提倡消费者为作品打分、学生之间互相打分等评比方式,让学生以消费者身份亲身参与到打分环节。学生会更乐意去接受他人的建议,他们会认真看评语并思考自己得到的反馈,进行反思改进,同时也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吸收和借鉴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化为己用。

4 结语

坚持需求导向,贯彻产教融合理念是新时代做好新工科建设的关键,保障了专业建设与企业最新技术的同向、同轨、同步,促进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因此,利用好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全面增强和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是今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长效模式。

猜你喜欢
工艺学产教融合
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多元化教学研究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青年马克思的工艺学笔记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