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建设研究
——基于民办大学国际竞争力排行榜数据

2022-03-13 12:26王蓓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民办大学排行榜国际化

王蓓蓓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现阶段,尽管各界对大学排名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在民众心中仍成为大学外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大学因成立时间短、办学条件不足等原因,综合实力无法与传统老牌大学相比,但可凭借办学体制机制灵活等优势,培养国际竞争力,开辟发展新赛道。本文通过研究京领发布的“中国民办大学国际竞争力排行榜”,探索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建设的路径。

1 “中国民办大学国际竞争力排行榜”指标体系

“中国民办大学国际竞争力排行榜”是从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合作和国际化奖项4个一级指标,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交流、留学生等10个二级指标,中外合作办学数量、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数量、海外实习培训项目数量等22个三级指标来考察分析国内民办大学的国际化竞争力。

2 民办大学国际化排名情况

“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名榜”所有数据来源于民办大学官方网站、官方就业报告、国际化奖项与顶级论文官方网站等。因此,对于数据公开程度较低的学校,其排名可能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因京领官方数据资料的有限性,本研究仅对2018-2019年官方数据作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发现,2018-2019年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名榜中,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城市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4所大学稳居于Top10地位。

2.1 排名指标

在国际教育方面,“国际教育”这一指标在国际化竞争力排名中所占比重为40%。2018-2019年,北京城市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2所院校连续稳居排行Top10,且同时位列国际化竞争力排名Top10。因此,国际教育指标排名与国际化竞争力排名基本保持一致。

在国际化科研方面,“国际科研”这一指标在国际化竞争力排名中所占比重为 20%。2018年与 2019年相比,Top10的大学名单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同时,与国际化竞争力排名相比,北京城市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4所大学同时位列2018年、2019年的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与国际化科研排行榜的Top10。

在国际化合作方面,“国际化合作”这一指标在国际化竞争力排名中所占比重为20%。2018年与2019年国际化合作排行榜相比,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浙江树人学院2所大学连续位列Top10。但是,2所大学并未同时位列2018年、2019年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Top10,说明“国际化合作”这一指标大学排名变动情况较大,许多排名靠前的大学尽管国际化合作成绩突出,但其他方面表现较弱。

在国际化奖项方面,“国际化奖项”这一指标在国际化竞争力排名中所占比重为20%。2018年与2019年相比,Top10的大学名单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广西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3所大学同时位列2018年、2019年的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与国际化奖项排行榜。由此可见,在实际数据中,各大学的国际化奖项数据在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中影响较大。

以上数据可见,北京城市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2所大学在国际化竞争力建设中成效显著,下文将简要介绍4所大学的国际化典型实践。

2.2 国际化实践案例

2.2.1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立足于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构建师资培训、学历提升、素质培养“三维一体”的国际合作模式。为培养教师国际意识,学校专门开展“教师海外培训”项目。为扩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开展学历学位项目,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合作院校呈现“一二一”的比例组合,同时建立项目反馈机制,监督学生海外学习情况。为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学校专门安排外语语言文化实习实训、赴美带薪实习、香港报业实习、国际能力训练营等[1-2]。

2.2.2 广西外国语学院

广西外国语学院凭借语言类学科专业优势,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东风,实施“东进西出”的合作战略。“向东”与东盟国家大学合作,相继和泰国、印尼、新加坡等地大学签署教育合作协议,与东南亚国家实施深度合作,实行“3+1”的跨境培养模式与“3+2+3”本硕博立交桥快速通道。“向西”与美国康博斯维尔大学等美国签订交流合作协议[3-4]。

3 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建设的建议

3.1 引进与培养双结合,增强国际化教育实力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相关审批把控严格,民办大学办学实力与公办大学相比较为薄弱,民办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少、成果不显著;此外,中国民办大学的国内外认可度和影响力都相对较低,出国留学生比例和海外留学生比例也相对较低,造成国外学子“不想来”和国内学子“出不去”的难题[5]。

因此,在国际化教育方面,民办大学需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认识和管理,立足当前办学实际,结合现有学科优势与特色,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同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紧抓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影响力,以吸引国外人才,驱动本校学子“走出去”再学成归国,这种人才聚集机制可使得学校的实力更进一步提升,促使国际化教育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3.2 构建科研激励机制,提升国际化科研能力

在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中,国际化科研定位是顶尖学科和顶级论文,用“ESI前 1%学科数”“在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ESI高被引论文篇数”作为三级评估指标。目前,由于以上三项指标得分难度较高,民办大学在这方面整体非常薄弱,尚未有民办大学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就。

因此,若想在国际化科研中实现突破,民办大学需根据自身的王牌专业、优势学科,一方面配备高级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实施激励措施,对科研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及队伍给予相应奖励,以集中精力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奋力实现突破。

3.3 多渠道搭建平台,善用国际化合作巧力

目前,民办大学在国际化科研机构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国际讲座方面处于艰难发展状态,国家访问方面处于大力发展状态。

因此,要想提高科研合作水平,民办大学必须在立足国内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国际科研合作渠道,充分吸收、利用全球资源,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在国际化讲座与访问方面,可以组织开展更多出国访学活动,支持优秀教师举办高水平国外讲座,加强国际大学间的互动,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4 汇聚多方英才,为国际化奖项蓄力

国际化奖项主要是诺贝尔奖和其他重要国际奖项,当前国内民办大学在该领域也是空白状态。

因此,若想实现国际化奖项的突破,民办可以效仿一些公办大学,引进国际重要奖项获得者作为教授、客座教授或荣誉教授,拥有国际重要奖项头衔的顶级人才,不仅可以为大学带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还对学校学科的建设、学术开展以及人才的培养都有着加速推进作用。

猜你喜欢
民办大学排行榜国际化
多源流理论视野下我国营利性民办大学的政策过程及未来思考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民办大学国际化教育50强出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夺冠
排行榜
排行榜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