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2022-03-14 12:17付成青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意义核心素养

付成青

摘要:在当前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已经备受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广泛重视和关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用创新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  意义  策略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意义

从概念上来讲,核心素养通常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与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各种品质与能力,也是学生适应社会、满足社会未来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教学价值。

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可以为小学生全面普及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受传统应试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过于重视成绩,而忽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培养,导致一些小学生在无知或者不知情的状况下犯了各种不该犯的错。教师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不但能够生动化、趣味化、系统化地教导道德与法治各类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小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法治观念。

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品德与行为习惯。在当前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大多数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和生活质量普遍提升,从小就被父母过度溺爱,一部分小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想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创新化、趣味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进而让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充分认识和感知到自身一些行为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一)借助提问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所有学生来讲,“兴趣”在每一门学科教学实践中,无疑都是一个最负责、最贴心的“老师”。鉴于此,教师应充分借助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各种新鲜事物和未知领域充满兴趣的特点,运用提问教学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点燃小学生探究各种新鲜知识的欲望。

如在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教学法播放一段小视频“乱扔果皮纸屑,违反社会公德”,进而让小学生立体化、直观化地从视频内容中感受到各种违反社会公德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视频教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刚刚观看的视频内容中,这些不道德、不卫生、不安全的事情经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你们认为这些行为对社会将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小学生会认真思考与自我总结,并且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并针对各种违背社会公德与公民道德的行为进行批评、总结和反思。在提问教学法的引导和探究下,小学生对本节课必然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增强社会公德观念,从小养成爱护公共环境的良好道德行为品质,有效培养自身学科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

(二)采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在新时期教育大环境下,教师应采用当前最流行的情境教学法创设不同的情境,以生为本,让小学生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绝对主体,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创设的各种优质情境,有效培养自身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判断意识。与此同时,小学生也能够通过感受与探究各种情境,深刻体会到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进而能够自我改进和自我修正。

如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信息万花筒”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互联网+”时代的小学生如何接受健康绿色的信息,正确运用信息化技术而全面开展。现如今,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小学生从小接触电脑、手机、笔记本等智能设备,如何养成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时代各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并且能够形成一定的信息判断意识和甄别能力,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书本知识与情境创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列举出小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的各项规则,让小学生熟记在心,或者借助多媒体电教室教导全体学生如何绿色上网,如何分辨与抵制不良信息的浏览与传播,如何正确选择各种电视节目、网络视频节目等。在各种较为真实的情境中,小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提升了自身思想意识与是非判断能力,进而有效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够明辨是非。

(三)借助优质体验活动,增强学生亲身体验

在当前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主体方向和教学宗旨就是全面培养小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法律法规意识。鉴于此,教师除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创新化教导和渗透之外,还需要积极组织各类优质的教学实践活动,讓小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行为体验。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不同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游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研究法等不同形式,增强师生交流与生生互动,进而让小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一些道德与法治常识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四通八达的交通”一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一日小交警”的体验活动。教师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近距离观察交警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结合交通安全标志、标识,如红绿灯、斑马线、路标、指示牌和交通警示LED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学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在开阔小学生视野的同时,切实加强了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进而有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高与夯实小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另外,优质体验活动不一定要集中在校园之中,教师还可以开展校外优质体验活动。如“风儿轻轻吹”这部分内容便十分适合开展校外实践体验活动,教师可以抓住学校组织学生春游的时机,组织学生在户外开展“与风儿一起玩耍”的活动,或组织学生开展“寻找风”的活动。在春游活动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在优质体验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家庭的力量,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带给学生更加全面的优质体验。因此,在开展优质体验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例如,在教学“吃饭有讲究”这方面内容时,便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学生掌握餐桌礼仪,而单纯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更多的还需要家长的监督。因此,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开展文明用餐活动,引导学生注重餐桌礼仪,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在恰当的时机合理运用有效的方法,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以讨论交流法为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情况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学生对很多内容都不陌生,这便为讨论教学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内容,引导学生围绕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内化知识。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帮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得到启发和发展。

如在教学“吃饭有讲究”时,教师可以先播放视频:“妈妈将饭菜端上桌之后,一个小朋友依然在看电视,在妈妈的多次催促下才上桌吃饭,并且吃饭过程中也在看电视,同时和妈妈抱怨饭菜不好吃,没有自己喜欢吃的肉,只有自己不喜欢吃的蔬菜。”看完这段视频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视频里的小朋友做得对吗?如果做得不对,都有哪些地方不对呢?”学生对视频里的内容并不陌生,甚至很多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做出视频中小朋友的行为。针对这一话题的讨论,学生能夠有话可讲,有的学生说视频中的小朋友没有饭前洗手;有的学生会说视频中的小朋友不应该边看电视边吃饭;有的学生会说不应该等妈妈叫,而应帮助妈妈端上饭菜并主动吃饭等。学生针对视频中的内容展开积极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当所有学生阐述完看法后,自然明白了吃饭应该有哪些讲究。这样,学生可以结合反面案例自主探究正确的饮食习惯,并且在日后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除了灵活应用讨论交流法之外,教师还可以将故事教学法引入课堂。很多小故事中都蕴含着大道理,而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借助故事向学生展现那些抽象的道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也对学生起到了有效的启发。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教师除了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故事之外,还可以利用教材之外的故事展开教学。教师选用的故事要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的故事不仅有趣,还更具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如在讲解“我爱整洁”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讲一讲动画片《邋遢大王》的故事,还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播放动画片段,让学生认识到邋遢的坏处,自觉养成热爱整洁的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创新化实践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应当作到以生为本,不断钻研,积极寻找更合理化、科学化、综合化的教学策略与途径,让小学生能够在优质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确保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在未来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22).

[2]贡保才让.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育界,2020(45).

[3]郭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19(27).

[4]曹铃.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探索[J].名师在线,2021(31).

[5]陈淑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1(31).

(作者单位:滨州市沾化区富源中心学校)

3941500589282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意义核心素养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