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美术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2022-03-15 22:24李玉霞
文理导航 2022年7期
关键词:提高优化课堂教学

李玉霞

【摘  要】在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也需要改革创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美术教师不断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美术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作艺术作品能力的学科,在课堂实践操作中,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本文欲从美术专业角度和课堂教学实效及学生高考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验证,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寻求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提高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高中美术课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体验、思考、探究、创造和评价等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学习活动,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方面的价值观、品格和能力。美术课堂教学改革是在遵循以上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实践验证的,是共同探讨的结果。

一、优化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一)优化美术课堂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各科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和学生逐渐适应了新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流程,美术课堂也一样,是整个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也不能拖整个课程改革的后腿,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下的教学需要,新型的导学式、合作学习式等教学模式已经将其完全替代,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成熟。当下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实践应用,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优化美术课堂是时代的需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善思、求进、自律、抗压、果断和务实的综合性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培养必须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才能实现。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应用先进的美术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善思、求进、自律、抗压、果断和务实等综合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三)优化美术课堂是课堂教学的需要

现行高中美术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编写的,与时代的需要分不开,要想上好美术课,按课程标准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就要不断地改革和更新教学思路、模式和方法,灵活机动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改教学思路与方法,要不斷适应和满足学生各种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四)优化美术课堂是教师的需要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学生什么,教师就要满足和适应学生的这种需要。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时刻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方法,扩大知识面,以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体系,学习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满足学生需求。

二、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穿新鞋走老路

从各种形式的“五课”活动、与同行的交流和自己的上课实践中发现,美术教师上课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流程变化多端、层出不穷,如各种高科技教学手段、多媒体等。教师可深入思考,课后与学生交流,但是都发现课堂“热闹”过度,“深度”不足,表面上有学生的各种活动、师生交流展示等面面俱到,看上去,学生参与积极主动,师生配合默契,交流、活动形式多样,可在行动上浅尝辄止,留给学生的活动时间远远不够,处处不到位,师生课堂上兴奋积极,课后一问,不知所云,要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就要重新来过;还有的教师采用新模式上课,可总是放心不下学生,唯恐学生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师不停地给学生讲解、指导,甚至代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帮学生完成任务,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

(二)观念传统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社会的需求也跟着时代在不断更新,美术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但由于受现在的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相对滞后的制约,因此,唯分数论在教师、家长、学生、学校、社会上的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学生考试分数高,就一俊遮百丑,考的分数不好,一切都是空谈,谁都不会说你努力、付出了;这样,教师就在改革与传统的狭缝中进退两难,两全其美的教学方法着实难找。于是,为了分数、成绩,不管不顾,不断强化和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抢占其他教学活动,逼迫学生放弃许多兴趣爱好,甚至将学生培养成做题的机器。

(三)出发点偏离

高中美术课一方面要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另一方面,要为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和专业化学习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能因为不是考试课,就“边缘化”,甚至用文化课代替;而对那些准备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又过分强调其重要性,把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美术专业学习上,淡化了其他文化知识基础课的学习,结果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和绘画技能上去了,文化课成绩却上不去,达不到要求,学生还是无法上理想的大学。

三、造成弊端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师考核制度,用制度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教师教学程序本无可厚非,可具体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就有失公平性。因为美术课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需要,这些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得过且过,所以就不存在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而美术教师并不重视美术教学效果,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是好是坏都一样,何必吃力不讨好,这就形成了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敷衍了事的尴尬局面;教师对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单独“另起炉灶”,这些学生取得了好成绩,成绩、名誉、考核都上去了,并不在乎教师平时如何教学。因此,教师的教学敬业态度取决于学校的制度,这也是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不前之因。

(二)成绩

美术虽然是高中必修课,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大学的专业课奠定基础,可计划考美术专业的学生毕竟有限,美术知识掌握的多少、好坏不影响自己高考成绩和升学,因此,学生学习美术只凭兴趣爱好学习,教师教学也一样,是依靠对学生的责任,靠自己对教学的执着,对美术专业的认知与憧憬,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即使有,操作起来也非常困难。

(三)观念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观念取决于对此事物的态度。现行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很具体,美术教材编辑得全面、周到,对学生非常实用。但学生、教師、家长、学校的唯分数论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对美术学习的态度、花费的时间、精力等也都是有限的。

四、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美术是一种审美艺术,其知识不只是美术专业能应用,非美术学生也一样需要从美术学习中不断培育和提升自己的健康审美观念,用美术知识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用美术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其他学科上的相关问题;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华五千年流传和积淀的艺术成果,汲取精华,传承文明,充满自信;在美术知识的学习与技能训练中释放自己,获得快乐,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灵感,突破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个性的一片天地。因此,美术教师要摈弃以往的教学观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要用丰富的知识、熟练的绘画技能、流利的语言、灵活的思维、科学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方法感召学生,深挖美术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通过美术方法去解决其他各学科的具体问题,提高美术的实际应用效应,使学生通过美术课堂获得更多技能,提高他们美术核心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

1.分层教学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美术基础、学生作品评比等方式,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如专业组、兴趣组、欣赏组、绘画组等几个层次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根据不同层次对学生分配各自不同的学习任务,并提出不同的要求,力争学生人人参与,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干,都有不同的收获,有效避免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无事可干的局面,也逐渐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对美术的认识观念。

2.把课堂移到教室外

由于美术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室里上课学生已习以为常,但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这样,教师就可到操场或校外上课,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结合实践课堂和操作课堂,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学生的具体实践与应用,让学生亲自体验或感触美,学以至用,学习效果自然会提高。

3.以活动代替上课

根据学校和班级课程安排,在年级、班级、学校里举行绘画展、书法展、手工制作展、墙报比赛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比赛,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在学校的各年级学生中组织美术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对美术的认识。

4.把乡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组织到乡村社区,搜集整理当地有影响的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把这些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用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代替部分教材内容,使学生既感兴趣又感到亲切;既认识和感受了乡土文化的艺术魅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自觉地应用美术和创造美。

5.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美术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与语文的写作、与数学视图、与英语读写等都有联系,教师应通过深挖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具体联系,用美术方法去解决其他学科的具体问题,以提高美术知识的应用率,通过其他学科认识和理解美术的相关知识与理论体系,相互加深理解,共同提高。

(三)创新教学模式

以往“传递-接受”“示范-模仿”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美术课也与其他学科一样,应打破以往常规教学,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组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或感悟美术知识与魅力,提高学生审美、应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优化中需注意

(一)注意教学的实效性

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效率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一定要重视,一堂有实效的课才是好课,是生命课。

(二)注意与教材结合

为了追求课堂教学模式的完美,使学生感兴趣,课堂教学中放弃教材内容,这不可取,教师要以教材为准绳,要为教材服务。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而教学效率才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标准,只有重视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才能长期被教师和学生所认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26.

[2]杨锋.浅谈音乐对创造活动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2005(4):126-127.

[3]张春鹤.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相长[J].新课程(中学),2016(8):114.

3280500338228

猜你喜欢
提高优化课堂教学
重卡车门关闭力优化及验证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