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元融通、三段递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推介

2022-03-15 19:30卜福民谢兰曼沈年华简祖平马忆君秦海锋张铁峰
职教通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融通名师园林

◎卜福民,谢兰曼,沈年华,简祖平,曹 健,马忆君,周 益,秦海锋,应 喆,张铁峰

针对园林技术专业工作岗位需求的新变化及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过程较长等特点,苏州旅游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双元融通,三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增设“园林古建”现代学徒制项目,校企协同研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分阶段人才培养链

在对苏州及周边地区213家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和专业教学内容等分析,校企双方共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通,在人才培养的纵向层次上由浅入深,分段递进,循序渐进,不断逐层进阶,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适应城市更新、精细化管理,以及苏州古典园林保护更新等发展要求,发挥专业资源与人才优势,学校开设“园林古建”现代学徒制项目,完善园林技术专业覆盖面,培育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新专业。

(二)融合职业技能标准,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以校企开发的园林课程标准为指导,融合职业技能标准,在课程设计上,学校以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以工作评价制定教学考核,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通、与时俱进的校本教材,实现学习者个人发展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相融通。

(三)以教师工作站和“双师工作室”为平台,提升教学和技能水平

通过教师工作站实践教学平台,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学校与企业技能大师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在实践中更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教学和技能水平。2016年,学校将全国技术能手张喜平省级大师工作室、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沈柏平盆景大师工作室引入江苏省职业教育卜福民园林名师工作室,实施“双导师制”技能教学,对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引领,增强其学习专业技能的内在动力。

二、成果的创新点

(一)理念创新

创新了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新理念。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场所教育、技术技能创新传承和人才供需适应等理论出发,学校遵循职业教育育人规律,通过“双元融通”,将产业发展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融通;将行业标准及头部企业的资源和实践知识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发挥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培养优势。遵循学生的心智成长规律,学校创设依次进阶、逐级深化的成长环境,通过“三段递进”的“学习进阶”,构建一致与连贯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生态系统;通过“三互”交融,建设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通过“五化”“六结合”路径,促进教育生态与产业生态、社会生态的融通。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创新

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学校将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与职业要求、职业标准、生产实际、生产现场、人才需求等相融通,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

创新了“1+1+X”技术技能教学的新模式。通过企业大师工作室和职教名师工作室的融通,专业教师与行业大师、技术能手等结对形成“双导师”,青年教师与学生(徒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等条件与双导师(师傅)双向选择,签订培养协议,确立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建立“双导师”和多名青年教师、学生的学习共同体,为青年教师和学生向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方向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路径创新

创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新途径。专业技能导师制着眼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建立技能培训菜单,实施差异化技能培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培养模式,解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瓶颈。

创新了专业名师培养的新平台。名师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建立教师工作站和“双师工作室”,制定学研制度及传习制度等,从“个体需要、名师引领、平台搭建”三个维度,以技能教育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双师的传教帮带、经验分享和共学共研,培养职教名师。

猜你喜欢
融通名师园林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