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提质需“七度”

2022-03-15 02:06陈闽旭
读写算(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评析本题双减

陈闽旭

“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提质需“七度”

陈闽旭

(福建省福州第十六中学,福建福州350000)

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大背景下,作业如何减负提质?教师就要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作业设计,努力让作业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优质载体。做好“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需“七度”,即,取材生活,增加数学作业的温度;文化自信,提升数学作业的高度;实践体验,加大数学作业的力度;释疑探究,拓展数学作业的深度;合理分层,创设数学作业的梯度;学科跨越,拓宽数学作业的维度;情感关怀,坚定数学作业的态度。

双减背景;作业设计;作业提质;七度

“双减”背景下,学科作业的设计减负、提质、增效,这就要求教师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向教研集备要质量,向创新设计要效益。笔者认为,做好“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需“七度”。

一、问题提出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提到“双减工作”之一:“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作业承载着“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从以往的教学过程来看,作业的主要作用是检测教学质量,诊断学情和改进教学。为让“双减”平稳落地,如何从作业设计层面入手,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精选精筛精编试题,以达到控量提质、创新增效的目标是当前一个重要议题。

二、精心设计作业,提升数学作业的质量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如何设计高质量的初中数学作业呢?作业承载“五育并举、启智润心”的育人功能,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作业设计提质需“七度”。

(一)取材生活,增加数学作业的温度

设计作业时,可以从学生们熟悉的选取素材,从熟悉的领域探索未知的知识,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丰富数学经历、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价值与趣味,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略解:A。

图1

评析:本题设计从日常居家常备的“人字梯”入手,从数学建模出发,抽象出等腰三角形,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考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和三角函数余弦的定义。

(二)文化自信,提升数学作业的高度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适时开展数学文化熏陶非常必要,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要善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史料,适时渗透文化内涵,激发学生数学兴趣,体验数学家的治学严谨,感受数学美,了解数学先辈卓绝的数学成就,增强文化自信。

例2.(2021·江苏·八年级)在《九章算术》中有一个问题(如图2):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它的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10尺),中部一处折断,竹梢触地面处离竹根3尺,试问折断处离地面()尺。

A.4 B.3.6

C.4.5 D.4.55

略解:D。

图2

评析:《九章算术》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卓越的数学学习教材,本题设计从数学阅读、数学建模、方程思想等角度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三)实践体验,加大数学作业的力度

劳动实践是五育并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中大量的数学实践性活动是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生活的重要载体。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体验,学生才能感知事物的变化,感悟知识的形成与逻辑推理,推进数学思维的发展与素养的提升。

例3.(2021·青岛·八年级)小明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顺序折叠成纸飞机,当机翼展开在同一平面时(机翼间无缝隙如图3),∠的度数是________。

图3

评析:折纸飞机是每个孩子从小玩到大的游戏。本题取材于学生周边事物,解题时既可动手实践得出结论,亦可通过理论分析得解。根据折叠过程可知,在折叠过程中角一直是轴对称的折叠,理解折叠的本质是关键,本题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有助于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四)释疑探究,拓展数学作业的深度

探究是知识形成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一个途径。在作业设计时应多安排学生参与的探究性活动,既可以是动手实践探究,也可以是思维探究,展示数学“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新知识学习过程,展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图4

例4.(2021·江苏·七年级)动手操作:如图4①是一个长为2,宽为2的长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分成四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然后按照图4②所示拼成一个正方形。

提出问题:(1)观察图4②,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将数学作业设计为三个环节:动手操作、提出问题、问题解决,很好地诠释了探究性问题设计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每个环节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本题是数形结合的经典样例,能很好地发展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等素养。

(五)合理分层,创设数学作业的梯度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知识储备、思维模式、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应考虑不同学生的适度发展。合理分层、讲究梯度,通过层次性的作业,能让能力不同的学生获得针对性指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采取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体现阶段性、层次性要求。

例5.(2021·江苏·八年级)请您选择合适的A、B、C层次作业完成,可全做或选做。

图5-1

图5-2

图5-3

图5-4

B层作业:理解应用

①图中全等三角形有_______对。

②猜想,,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C层作业:拓展延伸

略答:(1)=;(2)=;(3)①3对;②2+2=2;(4)=

评析:本题作业考查几何变换综合题,学会利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本题在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后布置,可以按A、B、C三个层次落实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量,量身定制各取所需,真正实现人人获得适合的数学发展。

(六)学科跨越,拓宽数学作业的维度

《通知》:“鼓励教师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数学是科技大厦的基石,数学的许多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既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论证与应用的对象,在作业设计中,要适时予以关注与体现。

例6.(2021·长沙·九年级)下面四个化学仪器示意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答案:D

评析:从化学实验器材中寻找轴对称图形,明晰相关概念,化学中的数学视角。

A.72° B.74° C.76° D.78°

答案:A

评析:跨生物学科本题考查几何知识,熟练掌握几何性质是解题关键,本题很好地实现了数学视角下的生物观察。

(七)情感关怀,坚定数学作业的态度

教师的一句轻声问候或鼓励总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涟漪。在作业设计中,可以用适当的形式给予学生情感关怀,一句评语、一个目标,一段互动话语,也可以布置数学日记、手抄报等多样形式的作业,让作业成为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

例8.(期末作业)同学们,通过一学期的数学学习,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和体会。那么,现在给你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请你在下面的四类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A类题要求:(1)充分反映你们学校的特色,展示你们学校的形象;(2)定一个合适的标题,附一段短文,说明你所设计的意图

B、C、D三类题要求:(1)观点清楚,举例恰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150字

(A类6分)为你们的学校设计一个图标(校标)。

(B类6分)通过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你有哪些感受和收获?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

(C类8分)请你以《我眼中的100万》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D类8分)请你写一篇小短文,谈谈数轴及其用途,题目自拟。

看完这4道题后,你选择做______类题。

评析:该项作业与传统的数学作业不同,它更关注于学生自主地审视学习收获,可以是欣喜、是难过、是自豪、是不甘,也可以倾吐苦乐,或减压,或减负,或内省提升。

三、结语

作业改革事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们应实现从“用作业”到“编作业”的转化,结合教情、生情设计的校本作业,以作业作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载体,将作业设计得更加生动活泼,让教育生机无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08):29-34.

G632

A

1002-7661(2022)05-0168-03

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诊断性教学策略研究(FZ2020ZX009)”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评析本题双减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