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阳沟水库土坝坝体滑坡处理及安全监控

2022-03-16 12:37王宇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坝顶土坝坝体

王宇平

(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90)

1 工程概况

太阳沟水库位于明水县东部树人乡双山村境内,距县城东南36km,水库拦截太阳沟上游来水,太阳沟是通肯河上的支流,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40km2,坝址地理坐标为E126°15′,N47°09′。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

水库枢纽工程由土坝、泄洪洞两部分组成。

太阳沟水库现状大坝为均质坝,坝顶高程171.76-172.32m,最大坝高5.97 m,坝长145m,坝顶宽度5.8-8.0m之间,迎水坡坡比为1∶2-1∶1.3,背水坡坡比1∶1.8-1∶2.0,上游坝坡不平整,受风浪淘刷及冻融破坏有110m长坝段普遍形成小陡坎。坝后为天然草皮护坡,坝体背水坡桩号0+046-0+108段,2/3坝高处出现大面积滑坡现象,滑坡长度62m,没有马道,且无排水体。

水库泄洪洞位于大坝0+135处,进口为混凝土基础,洞身为坝下埋钢管型式,单孔,钢管管径Φ325,输水洞由闸室段、洞身段、消力池段、海漫段四部分组成,总长58m,进口底高程为169.18m,目前,泄洪洞破损严重,洞身锈蚀严重,球阀闸门与启闭螺杆断裂,泄洪洞出口消力池边墙及底板碎裂、破损严重。该输水洞已不能正常运行[1]。

2 设计依据

2012年11月,黑龙江省水利厅对太阳沟水库安全鉴定进行了现场核查。同意核查专家意见,大坝安全类别综合评定Ⅲ类。

3 滑坡分析及处理方案

2013年4月,坝体中间段,背水坡2/3坝高处出现大面积滑坡现象,滑坡长度接近60m,落差1.3m,接到报告后,水务局立刻组织人手对其开挖非常溢洪道,降低水库水位,缓解险情。2013年6月,设计人员到现场踏查,水库管理人员指出滑坡越来越大,并对滑坡段进行实地测量,坝体滑坡桩号为0+046-0+108,滑坡长度62m,见滑坡图片。

经过现场勘查、调查、进行复核计算,分析滑坡原因如下:今年春季桃花水较大,输水洞无法运行,太阳沟水库超水位蓄水,水位为建成后的最高水位,最高水位距坝顶1.2 m,导致下游出逸点较高,坝体含水量较高,土体接近饱和,由于冻胀破坏,在冻层和非冻层之间直接形成渗流通道,另外,根据现场滑坡断面的土质,发现背水坡部分坝段填筑不均匀。水稻田靠近大坝坡脚,大坝坡脚土料常年处于饱和状态,容易出现滑坡[2]。

在滑坡底部(距坝顶3.0m)现场挖了一个土坑,一锹下去就见水,过了1min,坑内的水量明显增多,见1min前后图片对比。经分析,土坝上游无护坡和防渗膜,坝体填筑不均匀,今年春季桃花水较大,输水洞无法运行,水库长时间超水位蓄水,致使含水量较高,土体接近饱和。

图1 滑坡照片

针对土坝防渗拟定两种处理方案:方案一:对大坝上游面采用黏土回填,回填边坡为1∶3,最后铺设20cm厚混凝土板防渗,下铺15cm粗砂垫层及土工膜一层;方案二:对大坝上游面采用黏土回填,回填边坡为1∶2.5,最后铺设20cm厚混凝土板护坡,下铺15cm粗砂垫层及土工布一层,对土坝滑坡段做70m的垂直防渗;

经过比选方案二的效果比方案一要好,但投资要比方案一高出约20万,投资太大,不经济,因此选定方案一。

针对滑坡的情况,下游滑坡段总的处理方案是沿滑坡段将土坝滑裂面以上部分挖除,彻底清除滑坡体,考虑2013年出现大面积滑坡现象,按稳定边坡1∶3.0挖到稳定断面,再对挖除面修整成台阶状,按照土坝的填筑要求重新进行填筑,碾压,压实度为96%。

另外,稻田靠近大坝坡脚,大坝坡脚土料常年处于饱和状态,没有持力层,容易出现滑坡。本次设计针对这一情况,在坝后桩号0+040-0+115修建贴坡排水,长度为75m,结构形式采用干砌石40cm,下铺碎石20cm和下铺粗砂20cm及一层无纺布[3]。

4 土坝观测

如果该水库有观测系统,可能滑坡的程度会更小,因此,为了防止水库再次出现险情,需对水库设置观测系统。

4.1 观测项目

①坝身表面位移观测;②水位;③坝身浸润线及坝基渗透压力。

4.2 坝身表面位移观测:

位移观测直观可靠,是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必设项目,包括垂直位移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根据规范要求,位移监测横断面一般≥3个,断面布设在最大坝高,地形或地质条件复杂坝段和其它关键位置;观测纵断面一般≥4个,通常在坝顶上下游两侧。

1)垂直位移观测:

太阳沟水库大坝无任何位移观测点,故本次设计需要增设水准校核基点,起测基点,垂直位移标点。其中垂直位移标点直接用来监视大坝垂直位移情况,由附近的起测点来测点,而起测基点的变化则由水准校核基点来校核。

大坝垂直位移监测点:

太阳沟水库大坝垂直位移观测面共设3个横断面和4个纵断面,在大坝最大坝高及左、右坝段各设一横断面;沿坝轴线方向布设4个纵断面,第一排位于正常蓄水位以上的上游坡(169.70m)处,第二排布置在坝顶坝轴线处,第三排布置在下游坝坡距坝顶1.2m(170.8m)处,第四排布置在下游贴坡排水体上侧168.93m处,工作基点分别设在每一排测点两端的岸坡上。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坝体垂直位移观测。

2)水平位移观测:

水平位移的测点分别为工作基点和水平位移标点,采用视准线法观测。

太阳沟水库大坝水平位移测点与垂直位移测点,按规范要求共用同一观测点。

这样共计12个位移测点,8个工作基点和2个校核基点。

4.3 水位观测

选择在泄洪洞及大坝台阶处设水位观测站进行水位观测,设置水尺2处

由于土坝上、下游边坡较缓,全部为1:3,坝体填筑土料为黏土,渗透系数较小,上游坝坡铺土工膜,且坝后有贴坡排水体,因此,坝体渗流观测项目可不设置。

5 结 语

工程除险加固后,水库保护下游村屯1个,人口135人,耕地200hm2,水库设计灌溉旱田6.67hm2,坐滤水种面积133.33hm2,养鱼水面8.67hm2,年产鱼9万kg。但这些效益是在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因此,土坝观测是保证水库不出问题,安全运行的前提,通过观测,知道哪里出现问题了,就处理那里,可以避免大的事故发生,重视和应用观测系统,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猜你喜欢
坝顶土坝坝体
基于贝叶斯参数更新的高土石坝坝顶开裂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
坝下深部煤层开采坝体移动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水库管理过程中土坝渗漏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内蒙古武川坝顶北魏阴山皇家祭天遗址
梅山水库连拱坝垂直位移监测资料时空分析
深厚覆盖层上高心墙堆石坝坝顶开裂特征及原因研究
水利工程土坝渗漏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劈裂灌浆在水库土坝中的防渗加固技术
土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