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功能·路径

2022-03-16 05:17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家文化育人文化

吴 静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文化育人”这一新要求[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我们要贯彻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化,特别是“家文化”的认识,努力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建设。当前,高度重视“家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挖掘“家文化”中的育人因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家文化”的内涵

我国“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绚丽的瑰宝。广义的“家文化”涉及个人之维、社会之维与国家之维这三个维度的价值观要求,是整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撑。其外延不但包括精神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狭义的“家文化”主要指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化。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扩大,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决定了家庭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

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家文化”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特有的文化范式。在“家文化”的范式下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组织,可规避马克思所提到的“市民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分裂的风险[3]。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家文化”的内涵是在传统“家文化”理论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激发师生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的内生动力,涵养师生家国情怀的文化[4]。伴随国潮复兴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传统文化正以更生动、更时尚的方式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优秀的“家文化”如何更好地为年轻人服务,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成为教育领域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2 “家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2.1 “家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

“家文化”的首要功能是培养后代子孙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立德之道、立身之道和立世之道。其一,“家文化”蕴涵“修身观”“治家观”“处世观”等核心思想。其中,“修身观”主要体现为志在圣贤、勉学成人与修养身心三方面,并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治家观”主张“以礼法齐家”,从而把道德标准、价值原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处世观”以“仁民爱物、民胞物与”为原则,处理人我关系与物我关系。这三者思想将教育规律与个人的成长成才规律相结合,不仅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统一,而且涉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为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提供了丰厚的价值引导。其二,“家文化”作为优质的育人载体,蕴含了脍炙人口的家教故事,以家训典籍和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涵养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点,有助于推进教育内容的具体化、生动化,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培育学生崇德、向善、家国天下的德行和情怀。

2.2 “家文化”的凝心聚力功能

根深土长,成家立业,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老有所依等,都表现了人们对家的眷恋和依赖。家凝聚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是中国人精神依托和物质依靠之根。人们对家的依赖和凝聚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源于精神上的依赖。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人们会在变化的现象世界追求超越本能的永恒。在竞争力激烈的“加速度”时代,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脆弱,因此,“家”无疑是“超越永恒”的存在。“家文化”的精神信念长期地滋养学生的知识素养,一旦学生理解、认同和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这种文化就会成为学生精神力量的黏合剂,增强学生的集体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其二,源于物质上的依赖。目前,我国仍处于马克思提到的“人的依赖性关系”的社会,即“家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前途和命运。学生遍布社团、班级、宿舍等各个群体中,其物质上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这些“小家”带来的精神上的依赖性的影响。因此,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营造“家文化”的育人氛围,有助于唤醒、发掘和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增强学生“爱家、爱校、爱国”的情感。

2.3 “家文化”的传承创新功能

“家文化”的传承创新功能主要展现为家风文化和家学文化。其一,家风文化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情操、道德面貌、价值观念和生活作风的综合体[5]。因此,中华优秀的家风文化会流风余韵,代代传承。例如,“礼乐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孔氏家风,“读书传家继世长”的何氏家风,“笃学修行”的颜氏家风等,经久不衰,家风不坠。梳理名人大家的治家理念,把握优秀家风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点,对培育师生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二,家学文化特别重视思想与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高校应借鉴“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精神,将国家与社会,学校与学院,甚至是师长师姐或同辈群体中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学术成果、技术创新等传播给学生,发挥各界优秀人士的传帮带作用,助力优秀文化风气与思想成果在传承中创新。

2.4 “家文化”的规范行为功能

家训也称家教文化,一般是长辈对晚辈的教导和训诫,也有晚辈对长辈的劝谏,还有同辈人之间的规劝与鼓励。因此,“家文化”的规范功能主要体现在家教的教化意义和规范作用。《颜氏家训》《包孝肃公家训》《朱子家训》《钱氏家训》等经典著作,虽然在年代、家庭情况与教化侧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大多体现着“爱国”“公廉”“勤俭”“仁善”“师友”等思想。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的成功都与自身的家教密切相关。周公告诫侄子周成王“天子无戏言”;房彦谦笑谓儿子房玄龄“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岳母勉励儿子岳飞“勉事圣天子,无以老媪为念也”[6]。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表现为对家庭成员的品格教养与行为准则的指导和规约,而且是中华民族优秀价值理念和伦理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当今,开展大学生思想工作,应当汲取家训文化的正面经验和教化智慧,把握“育德”和“育才”两个维度,使学生自觉遵守家庭、学校、社会所要求的行为准则。

3 “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3.1 培育精神文化,深化家之“德”

第一,加强师德文化建设,赋能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教师是“家文化”建设的领头雁,应当与学生建立“家庭共同体”,画好思想政治教育“同心圆”。首先,教师应“修德立家”,给予学生“家”的温暖,把学子当孩子,坚守关爱学生的初心与使命。其次,教师应“修业传家”,提升育人能力素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与感染力。最后,高校必须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其打造多样化的学习平台,通过抓理论学习、抓职业竞赛、抓业务考核等,让辅导员在专职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第二,重视学生劳动教育,勉励学生升华自我。一方面,高校要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特色“家文化”育人体系。劳动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也是新时代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将《孔子家语》《论语》等经典著作中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劳动教育素材,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发挥以劳树德、以劳益智、以劳明理、以劳化人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可利用校园广播、报刊、融媒体等载体,搭建特色“家文化”媒体平台,弘扬劳动光荣的主流价值。

第三,创建温馨家庭文化,营造和谐融洽氛围。一方面,激发“家”的情感,融洽家庭关系。创建班级家庭成员成长卡片,跟踪记录学生基本信息、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学业情况等,增强学生对班级的依赖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定格“家”的记忆,欢度家庭节日。高校应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机,坚持传承性、仪式感与多样性的原则,弘扬中华传统节日,培育学生“家和”“家礼”“家德”等文化素养。

3.2 构建物质文化,保障家之“居”

第一,将“家文化”注入校园景观。一方面,校园景观要注重积淀“家文化”的人文底蕴,打造丰富多样的文化场域。例如,设计“党史长廊”,展示党史历程、党史事件、党史人物、党史精彩故事等历史记录,涵养学生知党、爱党的良好风气;打造“师生之星长廊”,展示学校大师、科研先锋、最美教师、优秀学子等先进事迹,激发学生不断超越的信心与热情。另一方面,利用校史馆、博物馆等场所,开设“家文化”展厅进行校史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

第二,“家文化”走进班级风貌。教室作为班级固定的家,承载着传课授业、教学组织、心灵陶冶等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教室应满足学生的物质生活需要。在场所布置上要体现“家文化”元素,通过培植花草,保持室内卫生等,绿化、净化、美化教室环境,使学生在幽静怡人的班级环境中感受家的温馨与舒适。另一方面,教室应满足学生的心理空间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微妙之处在于学生自己创造周围环境,用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7]。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级标识、班级服饰等,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班级大家庭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第三,“家文化”融入宿舍建设。宿舍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主要阵地之一,对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构建和谐稳定的“家环境”意义重大。一方面,高校应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对宿舍问题的重视,可以通过建立宿舍读书角、健身室、文化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充分满足学生的精神及日常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高校应创设和谐融洽的宿舍人际关系,提升学生对“家”的信赖感与满意度,可以通过开展最佳学风寝室、宿舍设计整理等评优活动,鼓励同宿舍学生齐心协力参与比赛,增强宿舍小家庭的荣誉感与凝聚力,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3.3 建设制度文化,筑牢家之“序”

第一,指导是前提,创新“家文化”指导制度。一方面,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厚植家国情怀。“家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相通之处,例如,“家文化”中的“仁”“义”“中”“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意蕴。另一方面,以“外化于行”为落脚点,引导学生将知与行相统一,凝聚实践力量。“家文化”作为一种育人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认知和践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弘扬“家文化”,不仅要发挥教师的指挥棒作用,而且要重视学生知行转化过程中的自觉、自省与自律。

第二,服务是重点,落实“家文化”服务制度。在“家文化”理念下进行管理服务,尊重教育规律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不断提升管理制度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人性化。一方面,要做好“硬制度”与“软人文”的糅合,刚柔并济地推进育人工作。把学校管理从上下级“层层命令”的强硬管理模式,转换为更加柔和的家庭教育模式,突出高校管理的教育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完善服务育人体系,建立各级领导、老师与广大学生的密切联系。只有以围绕师生、关照师生、服务师生为工作重点,才能真正把高校建设成师生靠得住的“自家人”组织。

第三,规范是保障,健全“家文化”规范制度。一方面,要汲取“家训”智慧,构建互助、互进、互促的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完善校规、班规、舍规,既要体现“家训”的包容与温情,也要明确“家训”的严肃与规范。另一方面,要借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学校、班级、宿舍的管理精细化、规范化。例如,通过利用当前比较流行的SSM框架,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党建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奖助贷管理等智能化管理。

3.4 养成行为文化,践行家之“行”

第一,发挥榜样力量,催生育人动力。一方面,高校可以选树先进典型,强化大学生对“家”的认同感。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对道德行为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的选择。通过开展示范引领活动,有助于个体在道德实践中寻求自身与榜样人物的共同点,不断地向榜样人物学习,从而践行家之“行”[8]。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举办优秀校友经验分享会、学术之星交流会等,充分发挥校内外优秀学子的传帮带作用,搭建不同年级、不同学院学生之间交流分享的桥梁。

第二,创新实践活动形式,丰富育人载体。通过实践性的“家文化”教育方法,创设多样性的实践活动,拓展道德行为外化空间。学生在“家文化”的特定情景中进行交往、体验、感受、劳动,有助于从获“家知”,到生“家情”,再到实现“家行”。一方面,高校可以开展学家训、传家风、写家规、晒家书等“家文化”活动,举办“我的校园我的家”等竞赛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风气。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采用“浸润式”教育方法,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更加接地气地学习“家文化”。例如,充分利用地方城市资源,通过鼓励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地方“家文化”,走近地方“家名人”,在潜移默化的体验中深化对“家文化”的认可。

第三,强化行为规范,保障育人效果。一方面,可以借鉴“斯金纳强化理论”(也称“行为修正理论”),以奖励、认可、表扬等正强化手段,提高学生“正能量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培育学生“家知”,凝聚学生“家情”。另外,高校可以加强院校公众号、微博、抖音、“家文化”建设专题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将“家文化”中的育人素材注入融媒体传播中,提升“家文化”的时代性、吸引力和感召力。

4 结语

古往今来,“家文化”薪火相传,在道德培育、人格塑造、情感凝聚、行为规范等方面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家文化”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生动载体,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宝库,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支撑。推进“家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围绕“文化育人”的主旨,在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四个维度,凝聚学校、教师、学生、媒体四位一体的育人合力,发掘优秀“家文化”的现代价值,更好地发挥“家文化”培根铸魂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家文化育人文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家文化”在现代化新型国企公司的探讨与实践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他们用“五招”育人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