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新工科背景下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应用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

2022-03-16 15:5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测控创新型工科

麦 韬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0 引言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以培养具备实践型、创新型、独立型的技术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期满足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新工科教育教学的改革背景下,多所高职院校也正通过整合现代化信息化资源,融合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以期打造“创新驱动教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的专业课堂。本文通过分析当今高职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新工科背景下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最后通过探究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利用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 当今高职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以培养实践型、创新型、独立型的高职技术人才为方针,要求融合学科知识与现代化信息资源、云数据计算、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实现高职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而就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分析,由于高职院校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知识的讲解时,教学观念落后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此外,由于高职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繁多且枯燥,课本内容以长篇累牍的文字讲解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为主,内容缺乏创新,很难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的积极性。

1.2 高职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突出,实践过程缺乏创新型引导

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是一门与其他工科类课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相协调的课程。而针对当今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大多数的高职教师为追求教学数量而忽略教学质量,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只掌握理论知识而不会动手实践的现象日趋严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知识的讲解时,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大多以课本教材为主,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此外,由于高职院校对于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实践操作的重视度不足,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引导,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难以有新颖的见解。

2 新工科背景下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

2.1 有利于指引高职院校坚持“强化实践、培养创新”的教学方针

新工科是我国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所提出的新一轮教学改革。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教育”的教学模式,新工科改革的提出,既是我国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项新机遇,也是一项全新挑战。基于新工科背景下,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云数据计算、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具备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技术人才,有利于指引高职院校坚持“强化实践、培养创新”的教学方针。通过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测控技术以及仪器技术学科知识相融合,在激发学生学习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萌生动手操作的想法,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有效学习,以便更好地适应于今后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等相关工作。

2.2 有利于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就业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实现新经济下的社会变革,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的企业对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涉及测控技术的监测、仪器仪表的检修、电子工程的应用等多方面领域,对于国民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的繁荣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工科背景下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的创新型教学,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融合,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教学指导,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企业培养更多具备创新型思维的技术人才。此外,新工科背景下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的创新型教学在为高职院校其他专业提供教学借鉴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就业率。

3 在新工科背景下利用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1 创新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主要开设于机械工程学院,内设许多独立的专业。根据现阶段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通过在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开设创新型课堂,为其他高职类院校机械类专业提供教学借鉴。首先可通过创新教学内容,高职院校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通过趣味课堂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门将所学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其次,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最后,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基于新工科背景下,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云数据计算、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科研平台,实现课堂知识的活学活用,营造生动性、趣味性、多样性的机械课堂模式。

3.2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于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想培育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具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还应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以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为基础,紧跟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发展的前沿,明确在新经济时代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的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要求。减少课堂上的讲解时间,将大部分的时间与教学精力用于对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无损检测技术、检测仪表与过程控制、智能仪器设计、仪器与仪表新器件检修等课程,应引导学生根据模型进行实践动手操作;在智能仪器设计、测控技术新进展等领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创新。也可定期组织实践创新竞赛,对杰出者给予物质奖励,在激发学生积极参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3.3 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进行多主体教学资源协助

基于新工科教育改革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还应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创新教学的基础上,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校内提供的实践训练基地以及企业提供的先进化教学设备,坚持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的教学模式。将企业中用到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时反馈到教学中,针对企业的需求,及时有效的与其他高职院校的机械类专业进行教学沟通,实现校校之间教学互相促进、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进行多主体教学资源协助。此外,高职院校还应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在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定期组织下车间活动,让学生切身参与到企业实训的环境当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期打造适应企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高素质人才。

4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教育部所印发的《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基于新工科背景下,融合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综合性专业“机、光、电”一体化为基础,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相协调,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是我国当今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新工科背景下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专业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以“课堂理论+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具备实践、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期塑造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在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择业率和就业率,为高职院校其他专业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新工科背景下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有着深远影响,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测控创新型工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测控电路》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向着新航程进发——远望7号测控船首航记录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基于USB2.0协议的通用测控通信接口设计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