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相对剥夺感在我国学生群体中的研究现状

2022-03-16 15:55苏岁岁吴若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群体个体情绪

苏岁岁,吴若天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扩大所伴随的使个体产生的相对剥夺心理问题突出,相对剥夺感是通过社会比较产生的主观群体心理,相对比较后的不满和心理的失衡导致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而学生群体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教育领域开放性的影响下,青少年群体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心理敏感性高,易产生攀比心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家庭地位的学生在学校群体中通过与其他同学比较,这种比较会使个体在主观上将自己定义为弱势群体,便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心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干预,极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低自我认同等消极心理[1]。因此,对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干预措施的梳理很有必要,为以后学校干预相对剥夺心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1 相对剥夺感的概念

相对剥夺感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于 1949年在二战期间对美国士兵的研究中提出,后由社会学家莫顿依据参照群体理论对相对剥夺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同时关注到相对剥夺感中的认知和情感层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古尔认为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是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出现了不一致的认知[1]。

国内相对剥夺感的提出可追溯到古代的孔子,目前对相对剥夺感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的群体包括农民工、非营利机构员工、学生群体等,其中学生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流动儿童。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郭星华、熊猛等人从认知、情感成分对相对剥夺感的定义: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参照群体进行横向或者纵向比较,而感知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体验到愤怒和不满等负性情绪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绪体验[2][3]。

2 国内相对剥夺感在学生群体中近年的研究现状

2.1 国内相对剥夺感在儿童群体中近年的现有研究

相对剥夺感在儿童群体中的研究近年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群体中。例如,马建平等人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水平的提高,进而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导致出现学习投入的降低现象[13]。个体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受自我效能感高低的影响,留守儿童通过与群体比较知觉自身获得的父母关爱较少、生活质量水平较差等,易诱发个体产生负向情绪体验,如孤独、焦虑、抑郁等。抑郁情绪的体验往往会伴随个体产生大量负性自动思维,将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错误归因,不利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12][13]。流动儿童由于感觉到社会不平等的存在,极容易对周围人甚至社会产生敌意,最终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同样,张樱樱等人的研究同样表明低学校归属感的流动儿童相较于高学校归属感的流动儿童而言,对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感认同低,在学习方面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少,问题行为的发生率更高[10]。有研究者对有关单亲儿童相对剥夺感的纵向研究中发现,相对剥夺感负向预测各时间点上的心理适应,同时个体体验到的抑郁、孤独、社会焦虑等负向情绪水平会随着相对剥夺感的体验增加而越高,其自尊水平越低。此外,也有实证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儿童通过与双亲家庭儿童进行不合理的社会比较,会体验到自身接收到的社会支持资源减少,如父母的陪伴爱护少等,从而诱发抑郁等情绪体验和低自我认同[3]。

2.2 国内相对剥夺感在大学生群体中近年的现有研究

相对剥夺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近年研究主要涉及的变量有攻击性、心理压力感、自尊、社会支持等。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是在我们与群体比较后产生的,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在校大学生有机会与社会群体接触,因此容易产生相对剥夺心理导致校园暴力破坏事件的发生,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大学生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多次体验到自身的利益被剥夺时,便不利于心理发展和人格的健全[7],同时大学生个体通过比较知觉自身处于不利地位时便会导致心理压力的增加,同时诱发的不满情绪也会导致心理压力感的增加[1]。同时存在父母婚姻不和谐的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显著高于父母婚姻和谐的相对剥夺感[6]。此外,韩磊[8]等人研究发现,随着相对剥夺感的提升,因比较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也会有所增加,在刺激情景下,个体采取身体攻击、语言攻击、愤怒和第一等不同形式的攻击都会有所增加。也有研究者从主观幸福感对相对剥夺感进行讨论,发现上行社会比较倾向和相对剥夺感在羞怯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效应[9]。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在地域、社会地位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存在差异,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心理。但是目前关于相对剥夺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研究主要涉及负性情绪和攻击等领域的研究,尚未关注到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因为相对剥夺感作为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同样也具备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以后的研究可以尝试相对剥夺感与积极心理品质间的研究,如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3 相对剥夺感的干预

国内关于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研究,目前较注重理论和群体现状的研究,在相对剥夺感的干预和疏导方面有所欠缺。为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和干预。

首先,相对剥夺感产生是社会比较的结果,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认知取向;引导学生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选取合适的参照群体,这样将会减少学生的负性情绪体验,有利于个体的更好发展。

其次,针对已经产生高相对剥夺感体验的学生,应注重对其不公平感、不满意感、挫折感以及愤怒感等不良情绪进行合理的疏导,避免出现情绪失调,并且向学生科普情绪调节的方法。

最后,学校、社区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关注一些自身处境不利群体的心理疏导,如农村留守、贫困儿童、转学儿童和单亲儿童等,在高校应该关注到贫困大学生,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和情感关爱。

4 研究的局限性和思考

相对剥夺感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该领域的研究也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以后研究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相对剥夺感作进一步研究。

以往研究大多以普通人人群、大学生和成人作为研究对象,缺少对青少年儿童相对剥夺感的研究,可拓展对特殊群体以及青少年相对剥夺感的研究。其次,相对剥夺感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横向研究上,为解释相对剥夺感对学生群体心理的影响机制需要纵向研究不断地扩大研究视角。最后,关于相对剥夺感在学生群体中地研究集中在消极效应的影响方面,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剥夺感积极效应的研究,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相对剥夺感,探究其积极影响机制。

猜你喜欢
群体个体情绪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