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良知,思考

2022-03-16 03:24吴正兵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宗白华衬托扬州市

吴正兵

偶读宗白华先生的《清谈与析理》,且不谈魏晋清谈的争议性,宗白华在文中说:“‘析理须有逻辑的头脑,理智的良心和探求真理的热忱。”这三点正是我在写作和教学中一直追求、倡导的。

我们写议论文,时刻要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将写什么。在写例子和论述的时候,尤其要保持清醒,选好最能衬托论点的论据,不要将论述写成人物自传,也不可堆砌自己的素材库。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字分寸感。

之前看到引起仿写热潮的一段话:“你要写风,你就不能只写风。你要写树梢的弯度,你要写湖面的波纹,你要写树叶婆娑的声音和它落地的路径,你要写云朵向哪走,飞沙往哪飘,炊烟在哪散,要写屋檐边悬挂的铃铛响,要写轻舟与竹筏轻轻漾,秋千轻轻晃,要写人们的不听话衣角和发梢。”

描写事物,单单只描写它本身是贫瘠乏味的,所以需要配角的衬托,需要从这一事物的各个角度着眼而后着笔;抒发情感永远直抒胸臆是令人疲劳的,所以需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仅要写心境,还要写环境、景物。由此及彼,当我们论述一个观点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其他素材来帮助议论和说理,以前人的真知灼见和古人今人的例子烘托出这一“主角”。从观点的各个方向剖析它,追问自己“这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如何这样或者不这样”等直击核心的问题。只有自己清晰明了,落在笔端才会是健全的文字。

我很推崇一些哲学名著,哲人们往往辞约而旨达,在其中蕴含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探求真理对于我們来说似乎遥不可及,但其实每一次的深入思考都是探索真理的过程,因为重点在于“探索”,而不是“务必要探出真理”。

一篇议论文,一定有出发地和目的地,无论过程经历了什么,须停靠必要的港口之后,到达彼岸。

作者简介

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校长,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文化教学课堂比赛特等奖、扬州市高中原创命题大赛一等奖、邗江区“百千万工程”课堂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三十多篇论文发表于多家核心期刊,指导数十名学生作文发表于《作文与考试》等杂志。

猜你喜欢
宗白华衬托扬州市
扬州市出台《扬州市氢能产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扬州市查处一起非法经营汽油案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现代美学艺术学所照临之莎翁——宗白华论莎士比亚戏剧
老妪都解未必解——浅谈《观刈麦》中的几组对比、衬托的作用
扬州市
宗白华美学思想渊源研究评述
宗白华著作的出版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