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词看中国新气象

2022-03-16 03:24李木西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28期

李木西

策划  本刊编辑部

2022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三周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令世人瞩目。今日中国,无数时代风景线,气象万千。《中国热词》栏目以四个关键词勾勒出中国社会展现出的新气象。这些热词,书写着历史的波澜壮阔,又激荡着时代发展的回响。

热词一:先手棋

“先手棋”是棋类竞技中的专业术语,指的是走子次序中首先落子的一方。对弈中赢得先手棋,就意味着获得了开局中的主动性和先导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北宋时期围棋理论杰出著作《棋经十三篇》中就有“宁输数子,勿失一先”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多次就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进行系统部署。

主题素材

网络购物、智能家居、在线外卖、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消费场景,早已像柴米油盐一样,进入日常生活。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传统产业争相把“数字经济”作为长远发展的“先手棋”。日前化妆品“一小时送达”的新模式正式上线,多家化妆品品牌进驻外卖平台,实现产品“一小时到家”的用户体验。这项在新零售领域的重要举措,是传统化妆品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又一成果。

运用示例:若想在未来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科技创新必不可少,谁下好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传统化妆品企业创新“一小时送达”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就是加速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无论身处哪个时代,从事哪种职业,当代青年都要有“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都要有“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的担当,都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

热词二:烟火气

“烟火气”,原指家庭生活做饭过程中扩散出来,氤氲到空气中的炊烟和食物混杂的气味。加以引申,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家庭层面,烟火气是亲人团聚时的人伦温情;社会层面,烟火气是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二者都是平凡的、简单的,但贴近生活的本原,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

主題素材

在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有一家开了十多年的小包子铺,因涉及跨门营业等问题,一度被纳入整治范围。但周边居民认为,这家包子铺能解决日常的早餐需求,且已融入日常生活。街道倾听居民意见后,由社区规划师做整体把关,包子铺负责人、社区居民,甚至一些游客都对包子铺改造提了很多想法。最终,改造更新后的包子铺保留了下来。包子铺的去留选择,彰显的是人文情怀,更是对人的真实需求的尊重和关照。考验城市更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即是否保持了市井活力,能否看到更多保有“烟火气”的更新。

运用示例:张晓风曾言:“这是一个有情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许多别人的善意里活着的。”个体间相惜之温情,燃起暖暖的烟火气。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坚守医院旁的“爱心厨房”十九载,只为让患者吃上热气腾腾的“家的味道”,守护了温情人间的烟火气;寒冬腊月,疫情突发,送至医务工作者手中的暖水瓶与热粥,亦是吾侪以温情唤烟火气之明证。在这纷纷扰扰的尘世间,我们共面苦难,携手同行,此为造就个体间相惜温情之姿,而温情亦成全世间暖意,使烟火气不随匆忙步履消逝。

热词三:顶梁柱

顶梁柱是在传统建筑中,用于支撑房屋横梁的立柱。其含义可以引申为:最可信赖的骨干力量。

主题素材

2022年6月5日,中国航天员第9次踏上征途,这也是中国航天“顶梁柱”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23次冲向太空。此时,距离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已经过去了52年。“长征人”与时间赛跑,搭建着中国人探索月球、火星和建设空间站的梦想天梯。中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等“国之重器”均是由长征火箭送入太空。航天界常说:“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随着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技术攻关,中国航天面向的是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运用示例:面对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无参照样本、无完整资料的困境,老一辈航天人因陋就简,接续奋斗,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推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不断实现新跨越,成为中国航天攀登高峰的“顶梁柱”。从52年前“长征一号”火箭实现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的突破,到今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中国航天员再次进发浩瀚太空,无不彰显了擎起迈向航天强国的中国力量。

热词四:压舱石

船舱的底部一般都会有一方舱室来装“压舱石”,有了它,即使遇上大风大浪,也可以避免大幅摇晃和翻沉,从而提高航行的稳定性。压舱的这一道理,同样也适用于人生。长期处于舒适圈,缺少压力,就会处于相对漂浮的状态,限制住个人发展与成长的可能性。

主题素材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正不断提速。白鹤滩水电站勇闯世界水电“无人区”,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把我国水电设计水平、施工能力、重大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标志着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除了本身作为清洁能源的作用,水电的功能定位将由传统的“电量供应为主”转变为“电量供应与灵活调节并重”,对风、光等新能源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压舱石、稳定器。

运用示例:在里约奥运会半决赛艰难战胜荷兰队后,女排主教练郎平坦言,“我们真是一分一分地顶,咬着牙地顶,杀出一条血路来”。面对外界的质疑与不屑,面对对战世界顶级强队的巨大压力,如果没有“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目光坚定”的倔强,没有“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努力去赢”的执着,中国女排就不可能再次登上奥运之巅。正如船行于江海,必然会遇到急流、风雨,在心底适当装填几块“压舱石”,人生之舟才能满载星辉,行稳致远。

模拟文题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词”不同。热词,是一年中社会热点的精髓,近日《中国热词》栏目以“先手棋”“烟火气”“顶梁柱”“压舱石”四个关键词来描绘中国新气象。这些热词,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例文

时代的产物——中国热词

□北京一考生

近年来,一些中国热词映入眼帘。2020年的“逆行者”“云监工”,2021年的“强国有我”“碳中和”“格局”,近日的“先手棋”“烟火气”“顶梁柱”“压舱石”……层出不穷的中国热词背后是大国面貌,是人民样貌,是时代风貌。

2020年,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爆发,许多线下工作变为线上,风雨跌宕中,抗疫者奔赴一线,我们的重心在于修复自我;2021年,我们与他国携手共进,同舟共济,美美与共,我们的关键在于团结合作;2022年,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奔跑的姿態接续奋斗。由此观之,时代热词是一个国家面貌的浓缩,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冀,是人民的心跳、时代的脉搏。

热词,反映了时代,又形成于时代。时代的不同,造就了一代代人不同的生活物质条件,不同的心理需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缤纷绽放的文化圈。正如上个世纪,是“蘑菇云”“大哥大”为人所称道的时代;而如今,则是“奋斗者号”“互联网+”的天地。从“东方红一号”“两弹一星”到“北斗高悬”“嫦娥探月”,热词变化的背后,时代在变,但内在却又有其一致性—— 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和筚路蓝缕。正是这些精神伟力促成了时代的生机,而时代的生机又浇灌了正面热词的形成。

然而,揆诸当下,在积极正面的热词振奋人心之外,也有许多负面流行语愈演愈烈,“躺平”“内卷”“饭圈”等词语充斥在网络平台和新时代年轻人的口中,反映了在网络化、竞争化时代之下年轻人焦虑不安、纠结辗转的内心。这些词语,无论是正面热词,还是负面流行语,都有助于国家从宏观层面更切实深入地了解微观问题,从而在制度、管理等层面进行调整优化,譬如塑造对年轻人友好的就业环境和勉励机制等,使前进的方向不偏航,在时代巨浪中行稳致远。

李大钊有言:“以特立独行之我,立于行健不息之时代大机轴中。”中国热词是无数个体的共同发声,反映了时代风貌、国之气魄。我们应从这些不断变化的热词中认识自我,汲取力量,从而让“中国号”这艘巍巍巨轮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扬帆远航。

评点:文章具有思辨性,观点颇有见地。作者关心时事,能把握时代特征与热词的关联,既体现对这些热词的概括性思考,又准确建立了“热词”“个人”“时代”的关联。文章从正反两面论证了热词的作用,展现了作者对热词的准确理解和深刻洞察力。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