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的故事

2022-03-17 12:18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和氏璧赵王宝物

“和氏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块美玉,关于它,有“和氏之璧”与“完璧归赵”两个密切关联的成语,前者出自《韩非子·和氏》,后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同学们有感于“和氏璧”凄婉感人的历史故事,开始了一场故事接龙……

名字由来

佳乐:春秋时代,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荆山采到一块璞玉,他先后向楚厉王、楚武王献宝,都因为当时的玉石工匠不识宝而被诬为“欺君”,先后被砍去左右脚。后来,楚文王当政,听说卞和一直啼哭,便命人去询问。卞和说:“我并不是为失去双脚而哭泣,而是为没人识宝而伤心。”楚文王于是又派玉工将此璞玉琢磨鉴定,发现果真是块宝玉。文王大喜,因为是卞和所献,故称此玉为“和氏璧”。

流落赵国

曼曼:楚文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300余年,楚威王不如先王那么珍爱这块宝物了,一次,为了表彰有功之臣,就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一时高兴,拿出玉璧供人观賞,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却不翼而飞。到了公元前283年,赵国宦官缪贤偶然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缪贤把此物献给赵惠文王,这时正是战国时期。

完璧归赵

舒燃:赵惠文王得到和氏璧的事很快让秦王知道了。秦王派使者对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赵王想,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这时缪贤建议道:“我有个门客叫蔺相如,非常聪明能干,就派他去秦国处理吧!”于是蔺相如来见赵王,说:“大王,我到秦国会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缺地带回来。”赵王同意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喜爱,还拿给众臣看,但就是不提用十五座城交换的事。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诚意,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璧上有个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拿回和氏璧后,蔺相如立刻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看来大王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如果大王现在硬要逼我把玉交给你,我就将自己的脑袋和宝玉一块儿撞碎在柱子上!”秦王连忙阻止,并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这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不相信他的话,又说:“和氏璧是天下闻名的无价之宝,大王要想得到这块宝物,得举行隆重的仪式才行。”秦王怕和氏璧有所闪失,只好答应蔺相如的要求,并派人送蔺相如到驿馆休息。蔺相如到了驿馆后,就叫手下化妆成生意人,偷偷地从小道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见蔺相如机智勇敢,是位难得的人才,又怕被世人笑话,没有为难他,便放他回去了。

3684501908205

猜你喜欢
和氏璧赵王宝物
端午节里的“避邪宝物”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首届“赵王杯”全国小小说征文启事
和氏璧
冠军诞生记
消失的宝物
美玉和氏璧
完璧归赵
那些穿越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