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赴华师附小和小北路小学开展“双减”工作主题调研

2022-03-17 07:16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8期
关键词:华师校本双减

本报综合消息  1月25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傅湘龙,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海东,教学教材研究室主任曾令鹏和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教研员,院办公室、院评估室有关负责人一行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开展关于“双减”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及校本教研开展情况的专题调研。

首先,调研组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调研时,领略了学校“五园八馆”的风采,了解了学校汉字数字博物馆对促进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随后,调研组听取了校长张锦庭关于“双减”及校本教研的工作报告。张锦庭从保障、减负、增效、内驱和引领五大方面介绍了华师附小的情况。他表示,学校能够建立落实“双减”政策的各项制度,营造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创新语数英体音美等学科的教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拓宽体育艺术等教育途徑,创新育人环境和模式,帮助每位学生减负提质增效;持续开展校本研修,以“人文融入,科研引领”为战略,更好发挥“校本示范校”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三名工程”“6+1教育集团”“送培送课”的示范引领和辐射推广作用。

傅湘龙、李海东、曾令鹏和语数英教研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华师附小的“双减”及校本教研提出指导建议,希望华师附小能够更有效地整合资源,在推进“双减”落地方面探索形成更多值得借鉴与推广的经验,争当全省基础教育标杆。尤其是要做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引进“5G+智慧教育”新理念,探索“伴随式数据使用”新方法,建设各学科创新实验中心,为“双减”后育人模式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希望学校的语文教育要抓好低年段的生字书写、拼音学习和识字教学,中高年段要布置有效的家庭作业、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外书籍,使语文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数学教育要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重视过程且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小学数学校本评价体系;英语教育要提升教师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尤其是探索跨学科实践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随后,调研组对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进行了调研,对学校的校本教研进行指导,建议语文学科要高度重视语文书写的重要性,学生书写需要从一、二年级抓起。数学学科要做知识统整,探索家庭书面作业之外的作业形式创新,如,讲数学小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小实验、数学运动会等,着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建立梳理校本教研的功能定位、主题内容,加强教研成果转化,科学开展教研评价。英语学科要重视一、二年级的口语课,引导学生有意义地去听、看、读;三至六年级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探索“双减”后作业设计创新,减少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建议在目前良好教研机制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课堂反思积累,引导每位教师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教研思考。

傅湘龙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小北路小学在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方式方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他强调,学校要坚决落实好“双减”政策要求,要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开拓教学思路,下功夫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减负提质”路径措施,充分发挥百年老校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欢
华师校本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华中师范大学: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