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 ,如何做好评估

2022-03-17 21:19李美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7期
关键词:双减评估小学

李美阳

【摘要】“双减”的目标是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让学生回归校园。面对这种变革,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在心理及行为上随之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些行为上的变化是否恰当呢?本文就阅读卡尔·D.格里克曼等所著的《教育督导学:一种发展性视角》中的教学评估部分内容,根据阅读所思并对小学评估进行调查研究,就如何做好形成性评估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双减;评估;小学

一、研究背景

“双减”政策落地之前,学校评估一般以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的内容也是以所学知识,反复训练则可以大幅提升分数的。此种情况使得教师心理及行为如下:根据月考或平时的考试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反复训练,让学生形成记忆,再进行测试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地会这种题型。学生心理及行为如下:平时课堂没认真学习没掌握也没有关系,后面临时抱抱佛脚就行了。家长心理及行为如下:我的孩子还是挺聪明的,只要认真就能考好,小学阶段还是比较容易,实在不行就报个辅导班吧。

无论教师、学生抑或家长皆以分数定结论。也正因这些心理及行为,孩子们没有正视自己的学习,机械反复的训练成了主要的学习方式,而学习习惯、技能、思维训练反而被忽略了。“双减”则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减少机械重复性的作业,二是规范校外培訓机构,禁止给学生无限加码。

二、“双减”政策下,家长对评估的反馈现状与分析

“双减”政策中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的书面作业时间及考试次数。各学校的执行力也是杠杠的,广东省的双减成绩单就非常令人满意:广东省义务教育学校14885所,100%的学校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100%的学校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94.93%的家长对学校的减负提质工作非常满意,94.72%的学生对学校的减负提质工作非常满意。尽管如此,在我所下发的142份调查问卷中,有42.96%的家长是希望学校公布学生成绩排名的,52.11%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呈焦虑状态的,同时有47.89%的家长希望通过刷题来巩固所学知识。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家长们对“双减”的实质理解还是不到位的,同时也能从侧面看出家长对“双减”是满心期待,但也担忧的,仅有的一次两次卷面测试还没有分数,家长们的担忧也是情有可原的,从很大程度上来看,家长们只看到减负——减少了作业,减少了考试。增质也是需要让家长们看到,接下来就评估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三、“双减”政策下,教师对评估的创新范例

卡尔·D.格里克曼等所著的《教育督导学:一种发展性视角》中的教学评估部分提到: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都是必要的,两者应该分开,重点应该放在形成性评估中。对比之前的月考,我们的形成性评估应该多元化;对比之前的期末考试的试卷,现在的期末质量检测卷内容应该更加灵活,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检测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及技能。

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估用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家长看,让家长从根本上意识到双减中的“增质”。下面就五年级上册数学形成性评估的设计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一)小小设计师

上学期在学习完《位置》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出喜欢的图案,并用数对表示出来,最后的成品展示在教室内,也将学生的作品拍成图片制作成视频发给家长看。这个形成性评估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创意得到了发展。

(二)计算评估

各种计算题型,比赛的形式计时完成,批改后让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算理。这个形成性评估检测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说一说算理也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算。

(三)数学知识手册的制作

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小组合作完成本册书的单元知识总结。这项形成性评估是同学间互相督促互相学习的很好的机会,培养孩子们总结归纳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孩子们胸襟开阔、勤于思考等素养都得到了提升。展示形式:评奖后,将作品展示在校园,并制作视频给家长欣赏。

(四)图形面积的推导

多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准备学具,合作讨论并说一说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为什么是这样。这样的形成性评估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推理能力。

四、“双减”政策下,如何做好评估的建议

如何做好形成性评估?让家长将心放回肚子里,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

(一)加强政策宣贯

在执行一项政策之前,需要让执行政策的对象了解政策,并清晰政策落地的原因及目的。无限的猜测只能让事情发展得更糟糕。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应清楚政策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方向对了就不会走弯路了。

(二)有效的家校沟通

当三方目标一致了,沟通起来就没有那么多的阻力了。老师们是在扎实地做评估,不是搞花样,在老师们用心呈现时,家长们的肯定则是鼓励。

(三)掌好舵——教学督导人员指明方向

刚讲到方向一致,但影响方向的重要成员有教学督导成员,督导成员影响学校的总方向,他是指挥官,他的指向是往哪,则学校领导要求他们的老师们往哪。所以,指挥官与学校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学校清晰明白方向在哪里,勇往直前,而不是兜兜转转,那么一切都清晰明了,教师们也能大胆放心地去做,不用忐忑前行。

(四)充足的时间——提质的前提

“双减”的简称可以用“减负提质”来说明。孩子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完成探究作业,它也是需要足够的时间的;教师们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则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备课和参加自我提升的教研活动。那么,作为家长、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减负减的是机械学习方式,增的是各技能素养的提升。所以,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孩子们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同样的,教师们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校领导在想办法提升老师队伍各方面的素养,就像对待学生一样,也要给足老师们足够的时间,提升计划要做全面,万不可各种提升活动挤占了老师们的备课教研时间,以至于形成性评估都成了花架子,这样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以上是我就“双减”政策下,要如何创新、如何务实地做好评估的一点浅见,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教育厅.一起来看广东“双减”成绩单.2022.教育资讯.http://edu.gd.gov.cn/jyzxnew/zwdt/content/post_3766978.html

[2]卡尔·D.格里克曼等,教育督导学:一种发展性视角[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郑晓玲)

3354501908274

猜你喜欢
双减评估小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