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

2022-03-17 01:13武晓慧宁晓霞蒙树勇
科教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概论学时教材

武晓慧,宁晓霞,兰 凯,蒙树勇

(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主要的授课对象是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例如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眼视光技术等医学技术专业及药学、药品营销、卫生管理、卫生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医学英语翻译等专业,课程内容涵盖了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肿瘤学等各二级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结合我校“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办学定位及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临床医学概论”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相应专业所需的临床技能、并结合工作实际处理与临床相关的问题。“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开课专业广,课时量较大,学分较高,但在授课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一梳理,并将近年来进行的一系列创新性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经验供参考。

1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常见问题

1.1 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的相关基础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的学时设置只相当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1/4-1/3,讲授内容被极大压缩,部分专业直接被压缩为几十学时的“基础医学概论”,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不牢固。“临床医学概论”学习中需要的许多基础知识甚至没有学过,严重影响了后续临床课程的理解和学习,学生学习时普遍表现吃力。教师不得不花费时间去补充讲解基础知识,讲解临床知识的时间则被挤占。加之部分专业如检验、影像、眼视光等“临床医学概论”课程课时量和学分设置较大,总学时达到130学时,每周安排6到8学时,学习新课任务繁重,学生疲于复习旧课,没有时间预习新课,导致学生普遍感觉难以消化,学习效果较差。由于学生基础薄弱,难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推理,课堂互动一般只停留在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高阶性的临床知识应用能力难以得到培养。

1.2 学生对本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显示,在开设“临床医学概论”的一些专业,如医学英语翻译、卫生管理、卫生法、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不少学生认为本课程的内容与其将来从事的工作相关性不大,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课程学习不重视,付出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较少。部分学生因学习困难或跟不上,甚至放弃学习,在课堂上看其他科目的资料,甚至干脆打起游戏,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据统计,这些专业的期末考试不及格率一度保持在20%-30%。

1.3 “临床医学概论”高质量教材缺乏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如《内科学》《外科学》等实现了稳定的更新,目前已经连续出版至第九版。主编及编者均为业内领军专家,教材质量得以保证,配套资源也比较丰富、规范。但“临床医学概论”课程重视程度较低,缺乏规范教材。现有教材版本种类有限且陈旧,内容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后,高质量的教材匮乏。导致学生的教材内容与教师讲述的内容常不尽一致,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惑。

1.4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繁杂而学时相对较少,教师多,管理困难

“临床医学概论”内容包罗了多个临床二级学科,而课时相对较少,制订教学大纲时,只能在每个三级学科选取最常见的疾病进行讲解;课堂理论教学时间偏紧张,没有时间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对人类疾病的整体性认识。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例如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常由不同的老师代课,一门课可能由十几位老师轮流代课,学生需要频繁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且教师人数众多也增加了管理难度。

1.5 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缺少接触临床机会,难以培养学习兴趣和对疾病的直观认识

由于目前学生规模较大,见习资源有限,难以保证临床见习,见习课主要以病案讨论等形式在教室进行,很难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使学生形成对病人和疾病的直观认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学习深度仅停留在纸面上。

2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探索

2.1 实行教师组长包干负责制

本校的教师团队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改革中精心编制了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行教师组长包干负责制。具体做法是一名内科学专业的教师作为教学组长,教学组长对所带班级的教学质量负责,做好教学过程管理,并承担诊断学基础和内科学全部学时的教学工作,以及期末考试的命题、组卷和试卷分析工作。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业学时较少,主要是配合做好教学和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一般来讲,由于目前医学学科分科较细,一名内科学教师通常只能承担三级学科,例如呼吸内科或消化内科的教学内容,但是根据以往教学经历,频繁更换老师不利于学生适应教师的风格,在管理方面也会带来较大困难。这就要求担任临床医学概论内科学部分的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对诊断学基础和内科学各个系统常见疾病均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可以无障碍进行授课。我们加大了师资培养力度,通过教师在医院各个科室轮转、全部系统集体备课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知识水平的完备性,培养了一批可以胜任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师。

2.2 弥补教材不足、编制校本教材

针对目前《临床医学概论》的教材较少,且出版时间早,不符合本校学生学情等情况,我校于2016年组织各个学科的专家,编写了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教材,并统一了各个专业的教材版本,出版了第一本教材。2021年,针对一些疾病名称的更改、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新变化,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临床医学专业9版教材、部分疾病的最新指南、卫健委新冠肺炎的防治指南等,编写了新版教材。新的教材对常见病的阐述,尤其是对基础知识如病因、发病机制的阐述更加详细,利于学生自学。针对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和现代化教材的发展趋势[1],教材中还附加了增值服务,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查看相关章节的习题、案例或其他的附加材料,极大增加了教材的信息量,且控制了印刷成本,减轻了学生购书负担。

2.3 大胆改革,只讲授重点内容

“临床医学概论”这门课程涵盖内容多,课时相对不足。我们把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点总结出来,让学生自学,课堂只进行提问,不进行讲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对于较难的知识点,课堂进行重点讲授,还要进行案例分析等应用性教学活动,以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果。本门课程授课对象有影像、检验、药学、卫生管理、医学英语翻译等多个非临床专业,如果采取统一授课内容和重点,很显然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在不同专业,采取不同授课深度,侧重点也根据专业有所不同,实现了精细化教学。例如,在药学专业,重点讲授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医学检验专业注重讲授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英语翻译专业不要求对疾病掌握的深度,但要求增加广度,为以后从事医学文献翻译工作打下基础。市场营销专业侧重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药物,使得将来的药品宣传工作具有专业性。有了这些重点的区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自信心和自学能力得到提升,本门课程确实有价值、对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有帮助,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自然得以提升。

2.4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信息传输更加高速、便捷;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医学原理通过生动直观的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

同时利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2-3]等交互式学习平台,给学生发放作业与学习清单、与学生课堂互动、实时反馈和评价,课后交流互动和讨论,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增进了师生的情感联系。这些平台还为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提供了便利。以往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方式的考评方式变得多样化。课堂小测验成绩、上课抢答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均可记入平时成绩。通过增加平时成绩比例,调动了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

2.5 实施翻转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

学生课时有限,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4],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成就感和获得感,我们设计了部分学时的翻转课堂活动[5],一般为每学期20%的学时。课前给学生提供视频进行提前学习,课堂上开展学生讲授内容、分析案例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把学过的知识用起来,学活学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案例一般选用典型病例,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课堂上通过观察同学对内容的讲解、案例的分析,老师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薄弱环节。经过教师的补充和完善,解决这些薄弱环节和难点知识。对于人数较少的班级,可以采用辩论模式或者竞赛模式,阐述不同观点。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不仅改变了“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学生感觉到本门课程有一定的挑战度,但可以胜任,切实感受到自己具备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增强了获得感,也有一定的趣味性,为之后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

2.6 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临床相关知识和能力,增加学生的课程认可度

除了内科案例的分析,招募学生扮演标准化病人,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可以进行问诊和查体,练习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增设一些实训中心可开设的项目,例如包扎止血、心肺复苏,妇产科保健知识、分娩处置、儿童窒息急救、神经性疾病的康复训练、传染性疾病的防护服穿脱等实训课,让学生感受到本门课程的实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AR技术、虚拟仿真实训设备的应用等,替代部分临床见习,加强了实践环节的培养。

3 结语

经过以上改革措施的综合运用,我校“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效果逐步向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业成绩和获得感不断提升,经与改革前的考试成绩相比较,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5.6%左右。“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未来还有较大进步空间,要培养更加优秀的师资力量,安排学生医院见习,深切体会病患痛苦,不断增强对本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师生共同努力,在教和学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概论学时教材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教材精读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材精读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教材精读
青铜器辨伪概论
教材精读